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黑人白话之五十一(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黑人白话之五十一(随笔)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54发表时间:2021-05-05 09:14:56
摘要:既然是五四青年节,就尽量和四五十岁的弟弟妹妹一起过。品酒,看电影,逛青年公园,吃“八大碗”。只是走路有点多,竟有一万多步。

◎《黑人白话》
   黑人佩服施一公,施一公佩服饶毅,当然,黑人就更加佩服饶毅。一个有学识的人令人佩服,一个既有学识又有良知的人就更加令人佩服了。所幸,施一公和饶毅都是这样令人佩服的人。
  
   ◎《黑水白沙》
   儿时,我们管二本町胡同叫二门丁,在我们心里,那一带的商业面貌及其繁华程度,就是营口市的沈阳太原街或者上海南京路。
   1958年初冬,我和弟弟随着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父母,来到被民政干部说的天花乱坠的营口。实际情况是“一天马路两个岗楼,一个公园几只毛猴”,二本丁就在那一条马路的西头。开始几天,我们全家就住在二本丁附近的东亚旅社,当天晚上就在那里被虱子和跳蚤咬的没睡好觉,特别做为南方人的母亲,从来没遭过这个罪。
   1964年的夏天,我们家从营口市的东部搬到了中部,离二本丁比以前近了许多,每逢节假日,我们经常兴高采烈的去逛二本丁附近的小楼饭店、四远香糕点、少年之家、人民电影院、红光理发馆、申江浴池、新华百货、美大照相馆……一去就不愿意回来,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总之,那时候一提二本丁,大都和吃喝玩乐、改善生活联系在一起,是个特别令人向往的好去处。只是有点怕那里的野孩子,这是后话。
   1968年的秋天,我进入十二中学,不久又参加了校文艺宣传队。此前我在红旗小学(干部子弟小学)上学时的同学,大都住在学校附近的红楼、灰楼、海关大院,再往西去那些爱打仗的孩子们我们都叫野孩子——惹不起躲得起,当然也包括二本丁胡同一带的野孩子。我们宣传队里官位最高的就在二本丁胡同东边,脾气最大的就在二本丁胡同里面,功夫最好的就在二本丁胡同南头,还有好些厉害丫头也在二本丁胡同附近。前不久,十二中宣传队的老同学聚会,一男生和一女生是当年二本丁胡同的老邻居,借着酒劲那男生悄悄对女生说:“小时候我对你印象挺好的”,女生的回答更干脆:“那你咋不和我妈说呢?”
   如今,二本丁胡同已经在营口的版图上彻底消失了,但是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永远存档的底片。
  
   ◎《黑水白沙》
   五十年前(1971)的五四青年节,黑人是纺织厂最年轻的机修工人(17岁),积极报名参加厂团委组织的五四火炬长跑活动。四十年前(1981年)的五四青年节,黑人是团市委最年轻的青工部长(27岁),认真组织全市青工技术大奖赛活动。三十年前(1991)的五四青年节,黑人是监察厅最年轻的处级干部(37岁),在省党校青训班中加入五四读书会。二十年前(2001)的五四青年节,47岁的黑人撰文《走进夕阳》,随着新世纪的脚步,走进中老年人的队伍,从此告别五四青年节。今天又是五四青年节,病后的黑人身体正在恢复阶段,抑或某些器官机能的改变带来精神多巴胺与文化荷尔蒙的重新组合,内心深处竟然萌动着一股青春的力量,想起来也想去做好多年轻人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就像昨晚和一些小朋友欢聚时震惊四座的笑声和歌声,原来青春不止是生理年龄的符号,五四青年节亦可称为“吾至青年界”:人过五十四,长跑折返点,身心获自由,重回青年团。方才和月牙儿商量好了,把外孙交给他妈妈——今天要去换个头型,今天要去看场电影,今天要去见位女友,今天要去吃顿小吃……吾至青年界。
  
   ◎《黑人白话》
   在苏轼的朋友圈里,也有拿苏轼不当朋友的人;或者先是拿苏轼当朋友,后来又不拿苏轼当朋友的人;当然也有变来变去,最后又拿苏轼当朋友的人。无论怎样的人,上到皇帝下到乞丐,在苏轼眼里都是好人,都可以留在朋友圈里,这个朋友圈没有拉黑、删除和屏蔽功能。所以苏轼的朋友圈堪称世界最大,历史最大,襟怀最大,乃至一千年后我和我的朋友还有许多非朋友也都在苏轼的朋友圈里。苏轼大家,已非文学。
  
   ◎《黑人白话》
   五十年,从孙女到奶奶,一直喜欢她的人和戏。方青卓,一个用生命演戏的美丽女人。
  
   ◎《黑人白话》
   去过海城大悲寺,也和寺中居士走过交谈,情况的确是这样,截至目前为止,黑人还没有看到这样绝对不收钱财的寺庙和只乞素食的僧人。莫非他们真是中国最后的修行者?
  
   ◎《黑人白话》
   既然是五四青年节,就尽量和四五十岁的弟弟妹妹一起过。品酒,看电影,逛青年公园,吃“八大碗”。只是走路有点多,竟有一万多步。
   (原创首发)

共 16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十一的《黑人白话》又有新的内容,儿时的二本丁胡同给作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五十年前1971年的五四青年节,作者是纺织厂的机修工人这一路走来,内心深处竟然萌动着一股青春的力量,充分体现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只要心态年轻,年纪只是个数字。人生需要这种心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作品感情真挚,笔调明亮。文字不多,但颇为精粹,不错的随笔。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1-05-05 09:19:43
  感谢支持社团,祝创作快乐。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1-05-05 09:48:48
  一个刚刚“刑满释放”的人,是很难躺在床上睡觉的,即便外面下着小雨,也希望披着雨雾去闻草木清香。如果从此倍加爱惜生命和时光,那么,“刑期”多久都值得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