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心泊,港湾(散文·清风书苑月刊卷首语)
生命宛若一剂浮尘。个体生命的繁衍生息,皆源自尘埃,又归于尘土。
人行世间,心若随波逐流,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物欲横流,人事纷繁。年少轻狂,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誓与天公比高。郁郁不得志,辗转夜难寐,俯首意难平。若问其中味,心知肚自明。区区燕雀也,怎知鸿鹄志?吐故纳新日,登顶问日时。
生命的色彩,点缀着超乎寻常的颜色。宛如迥然各异的彩笔,笔尖流淌的便是瑰丽绚烂的人生百态。
心静如水,必从容自若,波澜不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方显度量;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气如长虹,所向披靡,方显胆识。
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故而人的一生会伴随着不同的追求,比如财富、知识、情感、权利等。
财富的积累,又是一个极度漫长且曲折的过程。
古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莫“人心不足蛇吞象”,告诫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时,应遵纪守法,懂得知足。因为世间财富既虚无缥缈,又取之不竭,私欲过度膨胀,必然坠入罪恶的深渊,终将万劫不复。俗话说:“财迷心窍”,必然会使人迷失自我,从而沦陷,酿成不可挽回的恶果。金钱财富,不过是身外之物,仅是一种标记符号,或许离开了它的使用价值,它将变得一文不值。皆为镜花水月、雾里看花,浮生若梦,荣华富贵转头空。
历史遗留的惨痛教训,不胜枚举。贪图财富之人标榜:“富贵险中求”,为了财富,泯灭人性,奸淫掳掠,作奸犯科。最终难逃法网,沦为阶下囚,尝尽牢狱之灾的苦楚。纵使流下伤心悔恨的泪水,终归于事无补……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亦是人类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知识未曾普及到的地方,如同一块儿贫瘠的土地,缺乏营养成分的滋养,会皴裂、干涸、枯竭。
知识改变命运,是万千莘莘学子,用实践印证的真知。
“寒门出才子,高山出俊鸟,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大山里飞出金凤凰”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至理名言。禾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街道上不辞辛劳的环卫工人、工地上背扛千斤重钢筋混凝土的农民工……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们深谙知识的重要性。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们应保持“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浩然正气,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为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点赞。
知识,为人类文明变革带来了巨大力量,它是一个群体,乃至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印证了知识为一个民族、国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情感,人类七情六欲的总称。情感是人类最复杂的情绪,比如亲情,爱情,友情等。亲情,源于一个家族血脉世代相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家庭又是每个人情感的归宿。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都为人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载体……
封建社会,更有甚者,视生命为草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当我们欣赏着宏伟壮观的建筑遗址,喟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是否可曾想到他们曾付出的艰辛,甚至生命的代价。为了座座宏伟的宫殿,浩大的工程,他们曾是否有过自由?有过选择的权利?或许答案已经被封刻在了古迹的缝隙里。更有甚者,古代战乱频繁,又有多少无辜的生命埋葬地下?杜甫笔下:“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多么令人痛彻心扉的战乱写照。万骨枯,多么惨痛的字眼,纵使龙女泪尽,全球水枯竭,亦难申尽这千古不白之冤。
扪心细思,人生的来处与归途,犹如一条线段,可用直尺来丈量;犹如一条射线,如东逝的江水,潺潺流淌,只见来处,归途渺然;犹如一条一望无垠的直线,蔓延至地平线;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曲线,历经如戏剧般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走过四季的雪雨风霜,踏遍五湖四海的瑰丽风光,聆听鸟语花香的人间景致,尝尽世间的人情冷暖。嘴角轻扬一抹微笑,脚步轻盈驻足山巅,一览众山小,世间美景尽收眼底。
繁华落尽,洗尽铅华。街头巷尾,华灯初上,给心灵一个归处,还灵魂一份洒脱。返璞归真,任笔尖勾勒世间美景,任步履行遍名山大川。
心若停泊,处处港湾。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