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风】 朱德与恩师刘寿川先生(随笔.清风电子月刊投稿)

编辑推荐 【清风】 朱德与恩师刘寿川先生(随笔.清风电子月刊投稿)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43发表时间:2021-05-12 08:32:22

朱德同志革命一生与恩师刘寿川的熏陶密不可分,他曾在“文革”期间接见给一名外国作家时,说出:“我最崇敬的人是我的老师。”刘寿川先生是朱德的恩师之一,也是鼓励、资助朱老总从此走上革命道路的功勋之人。
   刘寿川是仪陇县铜鼓乡凌云寺村人,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弘文学院,曾加入同盟会。1906年初,朱德进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攻读,秋季以优异成绩进入顺庆中学堂学习。朱德在学习中,经常听到刘寿川先生在讲课中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揭露列强的侵略罪行。刘寿川先生发现朱德聪明好学,特别喜欢朱德,时常给朱德宣讲革命知识。朱德在考入云南讲武堂和去德国留学时,得到了恩师的大力支持。1926年,朱德被国民革命军委派到杨森部队任党代表,当恩师得知杨森投靠军阀吴佩孚,要对朱德下毒手时,便向朱德透露消息,并设法帮助朱德离开万县,临行时又送给路费盘缠。
   1908年春,恩师见朱德才华出众,亲自推荐朱德回仪陇县高等小学堂(今金城镇小学)任体育教习兼庶务。由于遭受地方反动势力的攻击,朱德毅然写下:"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在恩师的帮助下他投身革命。
   1950年4月14日,朱德同志亲自给恩师刘寿川复信:“我乡解放后,人民得以翻身,建设当有新的事业,社会必须改变,土地必须分配给农民,地主不得反抗。使农民人人有用地,从事生产,我乡即可繁荣。种棉、种桑、种桐树、种芝麻、种菜子,均可销国外及省外.....请先生提倡、自能改变旧貌。”
   1955年4月,刘寿川先生由省委统战部专人护送到北京参观。朱德委员长听到恩师来京特别高兴,百忙中,会见了恩师5次。回川后,先生不负朱德的重托,不居功自傲,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他的干部简历表上,有他亲笔:“我虽老,很乐于为人民服务,常有老当益壮思想。”老先生的确兑现了诺言,真正做到“春蚕到死命丝方尽”。1962年6月,老先生仍抱病出席四川省第三届人大代表会议,作出了《我省在今年农业战线上一定要打胜仗》的书面发言。1962年7月1日,刘寿川老先生病故,朱德委员长听到恩师逝世的消息,为恩师送了花圈,给家属发出了慰问电,并亲笔题写“恩师刘寿川先生之墓”的碑文。省委、省人民政府遵循先生遗嘱,用专车将老先生的遗体从成都运回仪陇,葬于凌云山麓,在青山绿水环绕中,老先生又回到了哺育之地。
  

共 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这方面堪称表率。本文讲述的,是朱德元帅与他的恩师刘寿川老师的故事。而毛泽东主席与恩师徐特立的故事更为全国人民所共知。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在湖南省第一师范读书,成为徐特立老师的学生。从那时起直到中国革命胜利,毛主席一直尊徐老为师,与他保持了半个世纪的交往。毛主席与朱德元帅都是在恩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投身革命的。他们不仅是师生,还是革命同志。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没有老师,就如同不可能没有父母一样。因此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终身尊敬老师,终身向老师学习。感谢赐稿清风书苑,推荐发表共享。【编辑 陈 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21-05-12 15:39:29
   欣赏佳作,问好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飞瀑流云
2 楼        文友:胡绍阳        2021-05-12 18:01:25
  学党史、悟党性、办实事、开新局。将帅故里,德乡仪陇。
3 楼        文友:彩云伴海鸥        2021-05-15 11:14:59
  欣赏佳作,问候夏祺。
彩云伴海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