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


作者:望月舒文 白丁,1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12发表时间:2021-05-12 14:09:38
摘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漫长的200年历史光影中,源港村每临大事均由族长召集众人共商村是,秉公裁决,依规行事。源港村的人们“渔耕读樵”,走过沧桑岁月,历经风雨坎坷,始终尊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秉持“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历代源港人恪守乡规民约,敬天爱人,和谐互助,繁衍生息,安享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潜心经营着这片孝悌贤良桑梓地。

【家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 源港村是一个隐秘于深山幽谷中的世外桃源。在航拍镜头俯瞰下的源港村群山拱秀、绿水环绕,阡陌纵横,屋舍俨然,星罗棋布,就如镶嵌在大山深处的绿色珍珠,云蒸霞蔚,仙雾缭绕,欲神欲仙。
   源港村,隶属江西省浮梁县经公桥镇,因位于赣皖交界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因两条分别由西湖乡桃墅村和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发源的河流在此相会而得名“撞源港。
   相传山村始祖计氏六十七世祖天才公见这里山秀水润,便在此安家立业,并把村名取为“撞源港”。后来一位私塾先生觉得村子对面群山起伏犹如笔架,是天造的文案,且“撞源”与“状元”谐音,应把“撞源港”改为“状元港”。虽然“状元港”没有被正式命名,但百姓心中的“状元港”一直心心念念。源港村十户人家九读书,自古以来崇书尚读的传统代代相传,从未改变。
   源港村自古建有祠堂两座,一座在上村,一座在下村。
   上村的祠堂叫“爱敬堂”,建于明朝中期嘉靖年间,距今470年左右。二堂上有“文元”匾额是康熙47年,即,1708年冬月为本村计日广(字德润)考中举人而立的。
   二堂中间“爱敬堂”匾额,既是祠堂名称又寓意族人要爱幼敬老,和睦相处,训勉后人继承祖宗之家风。祠堂戏台右方木桩上,有块木刻对联,由于年代久远,上面字迹依稀可见,“寝庙新营绪隆京兆”这8个字,但没有下联。听说村里为此在全市楹联界征聚了两幅下联“笔峰长峙翠染源溪”,“宗风长盛泽惠源溪”,把源港的人文地理都概括进去了,叹为佳句。也有游人乘兴附和:“源港故里枫华桕丹”可谓别有新意!
   下村的祠堂叫“继述堂”,相传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270余年。“继述”之意为:继承传统,遵循礼教。用它作为祠堂名称,就是希望子孙继承祖先优良家风。
   值得提及的是港元村曾一度成为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主战场之一,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的牺牲。1934年10月,国民党49师和新编七旅部队与粟裕抗日先遣部队在此打了一仗。当时这座祠堂被白匪军占领。红军从河对面山上打过来的,久攻不下只留下。现在祠堂的墙上还留着很多的弹孔。战争的创伤并没有消弭源港村的传统文化,反而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大放异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漫长的200年历史光影中,源港村每临大事均由族长召集众人共商村是,秉公裁决,依规行事。源港村的人们“渔耕读樵”,走过沧桑岁月,历经风雨坎坷,始终尊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秉持“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历代源港人恪守乡规民约,敬天爱人,和谐互助,繁衍生息,安享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潜心经营着这片孝悌贤良桑梓地。
   在平淡的日子里,源港村发生过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氤氲着祠堂的香火。有九旬老妪一惯助人为乐,每当发现留守老人有生病需要照顾的,她便手拄拐杖,步履蹒跚地前往探望,给病人端屎端尿,每有家里添人进口,她便前去送祝福。有战士王亮在源港村桥头奋不顾身救出遭遇车祸沉入水中的一家四口。有源港村带头人,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团结一心,扭成一股绳,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绿色生态优势,做好山水文章,注重绿色有机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特色种养业,帮贫扶困,带动村民致富。面对洪水灾害,村委会带领救援人员挨门挨户实施救援,连续几个昼夜马不停蹄,人不下鞍……
   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丰硕的成果,源港村现在已经是“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江西省美丽休闲乡村”“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并跻身于“全国文明村镇”行列。
   踏着古朴的青石路,走过象征吉祥的“玉”字街,盘桓流连在计氏宗祠,一股浓烈厚重的古朴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怀着敬仰的心情阅读廊柱上的文字,仿佛回到遥远的源港梓里,“源溪风水双河汇东,港迁宝地计氏天才”“继先信善此为孝子贤孙,述德常新何必掀天揭地”“鼻祖然府君十言得姓,开族天才公万代留名”。在这里,你会情不自禁地追溯计氏开山鼻祖计然公曾经的辉煌。计然公是春秋战国时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又是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因向越国敬献十策而助越灭吴,被赐计姓。正是计然公的67世后人炯七公(天才公)开族建立了源港村。
   经历过战火,忍受过饥饿,写满乡愁,孕育着希望与梦想,律动着时代的脉搏。昔日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如今已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206国道和景鹰高速穿村而过,及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互联网已经普及,连老人都玩上了抖音。
   在源港上村,正在筹建的村史馆,也有一副对联对联:“稼穑攸关根本计,农桑切系庙堂心”。这是新一代源港村政府立下的执政理念和奋斗目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源港村已经甩掉了以往贫穷落后的帽子走上了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钟灵毓秀风水居,源港明天更美丽!
  
  

共 19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展示了源港村的发展变化。位于赣皖交界处的源港村,风景优美,历史悠久,走过沧桑岁月,历经风雨坎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源港村已经甩掉了以往贫穷落后的帽子走上了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05-12 14:11:10
  优美厚重的散文,叙述源港村的发展变化。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望月舒文        2021-05-12 17:21:44
  欢迎赏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