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悟】渐渐消失的街头巷尾(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悟】渐渐消失的街头巷尾(随笔)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9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8发表时间:2021-05-12 19:55:15
摘要:渐渐消失的街头巷尾,不过是在老友相聚时,才会谈起的话题,才会忆起旧日街头的故事,谈起巷尾的琐碎。

【宁静•悟】渐渐消失的街头巷尾(随笔) 如今的城市,对比起来越来越像“双胞胎”“多胞胎”,看起来也越来越千篇一律。钢筋水泥筑起高楼大厦,圈起一个个居民小区,一个个商业街区。
   清晨,人们从高楼林立的小区走出,辗转又走进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开始一天的生活。傍晚,人们反向操作,辗转又回归于广厦万千。漂亮的建筑,精致的布局,绿树鲜花,吃的、喝的、玩的、用的,林林总总,功能齐全,但好像缺点啥?
   及至有一天,与老友闲聊,提及儿时的街巷,才发现曾经的街头巷尾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正在渐渐消失。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平地而起的高楼并不多见。记得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连港务局,在市中心盖起了两座高层职工楼,有电梯的居民楼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大家把这两座一模一样、并排排列的高楼,取个名字叫“姊妹楼”。这对楼刚建好时,休息日里,大家竟然呼朋唤友地去看“姊妹楼”,那个心情大概就是尚处在萌芽期的羡慕嫉妒恨。
   除了“姊妹楼”,老大连的民居结构,大多是坐北朝南、一街一巷排列。我家所在的民权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宽街,街旁是两层的红砖楼房。由此向北排列的第一条小街是民权北一街,虽说名字叫“街”,但比民权街要窄许多,可以称为小巷,巷子两侧是一层平房。接着排下去的是民权北二街,又是一条宽街,差不多与民权街一样了。依此类推,一直排到民权北七街,一宽街交错一窄巷,二层楼夹杂着低矮的平房,两者之间便构成“院子”,有胡同七扭八拐地穿插其中,可以称之为大连的“宽窄巷子”。
   有街有巷,自然有街头巷尾,而那些街巷中的故事,就像小河淌水,涓涓汇入生活的大河。街头是老何头的阵地,他在那“崩苞米花”,一声声“砰”响,肆无忌惮地散播甜香的味道。巷尾是另一个老爷子的战场,他在那“掌鞋”,各色的鞋子经他缝缝补补,又能穿三年。大妈大婶们也是街头巷尾的主力军,树阴下做针线活、带孩子、唠家常,时不时端着自家做的好吃的,送张家、送李家。
   固守阵地的之外,还有流动大军穿插在街巷中。摆张小板凳,街头避风处理发的,挑着个小火炉熬糖稀、捏糖人的,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倘若是冬天,还有敲梆子卖豆腐的,拎着小洋铁桶卖带着冰碴海蛎子的……街头巷尾就像一个大晒场,邻里之间,家长里短,沿街叫卖,无遮无掩地晾晒街头巷尾。
   那个时候,放学后,我最喜欢和同学小成一起去他家。小成妈妈是山东人,一口浓重的山东腔,搭配一手绝好的手艺——摊山东煎饼。燃烧的煤炉先要用湿煤压在火头上,用火钩子均匀地插几个眼,这样炉火,才叫不温不火。沉重的鏊子平整地放在炉子上,擦点食油,舀上一勺玉米糊,一个竹子做的摊子,灵巧地转一圈,接着小铲飞快地沿鏊子边一转,一张煎饼就上手了,趁热吃,香香的。那个时候,家长似乎不太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街巷上没有机动车,从没听说有人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放学忘带自家钥匙的,双职工家长还没下班的,不是张家收留了,就是在李家玩得很嘿,或者像我一样去小成家吃煎饼。
   街头巷尾中最快活的,莫过于孩子们。他们尽情玩耍,弹玻璃球、打烟纸牌、踢毽子、跳皮筋……如果小伙伴聚集的人数较多的时候,我们会玩一种“打枪,不许动”的游戏,类似时尚体育运动真人CS,堪称经典。规则是把“参战”的人分成两拨,一拨人藏到七扭八拐又四通八达的胡同里,另一拨人悄悄从胡同外摸进去,把“敌人”找出来。无论守方,还是攻方,谁先发现对方就说一声“不许动”,被“不许动”的人相当于“死亡”,必须自觉地退出游戏,等待重新开局。有一次,我作为攻方队员,正蹑手蹑脚地前进,突然传来一声“不许动”。我瞧瞧偏厦子上,没人。看看厕所那边旮旯里,也没人。正奇怪呢,低头一看,这家伙居然藏在鸡窝里,一身鸡毛,正得意着呢。实在是太过隐蔽了,我有意告知己方队员,但最终没有说出他的藏身之地。因为,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他被“打死”在鸡窝里。
   十多年前,在省城参加一次培训。主办者把我们拉到一个山头,玩起真人CS激光镭射野战。我扛着枪,跑到一块大石头下,斜依石头晒太阳。正美着呢,被对方发现,几个人“毫无人性”一阵乱枪把我“打死”。瞧着他们得意的样子,心里说“没有鸡窝的野战,都不是好野战”。
   作家在冯骥才在《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一文里写道“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城市也一样,也有从出生、童年、青年到成熟的完整的生命历程,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保存在它巨大的肌体里”。的确,城市需要记忆,城市的记忆需要保护。
   往事如烟。渐渐消失的街头巷尾,不过是在老友相聚时,才会谈起的话题,才会忆起旧日街头的故事,谈起巷尾的琐碎。
   真的怀念那些街头巷尾度过的时光。

共 18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好文笔,不过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在作者笔下俨然玉壶光转,旖旎风景。城市钢筋水泥森林,冷冰了人际,僵硬了生活,失却了昔年热情活络的家长里短,邻人温情。时代社会结构之调整,相应地带来了人们日常行为方式、习惯和人的心态变化,思想感情变化,生活文化变化。传统的街头巷尾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那些就像小河淌水涓涓汇入生活大河的街巷中的故事不见了,老何头们的固守阵地还有熬糖稀、捏糖人等的流动大军不见了,堪称经典的类似时尚体育运动真人CS不见了,只剩下没有鸡窝的野战都不是好野战的真人CS激光镭射野战。往事如烟,逝者如斯。过去的时光让人留恋,崭新的时代文明有待我们每一个人去接受,去适应,去拥抱,历史是不会放得过谁的。【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5-12 19:57:44
  生活散文,文艺美文,先生高手,不胜景仰。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2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5-12 20:05:21
  开头设疑,篇末点题,宛转斫轮,堪称大手笔。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5-12 20:08:30
  谢谢编辑,点评超赞!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5-12 20:09:26
  过去的令人留恋,新生的让人适应,前者人之常情,后者时代进步之必须,人类社会就是如此循序演进的。不知此说当否?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5-12 20:19:36
  是的,回忆过去,并不一定要回到过去,只是希冀那亲情邻里、快乐无忧的情景重现,然后珍惜当下。
5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5-13 09:19:29
  乡愁,人类思想感情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6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05-13 10:23:21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7 楼        文友:庄云红        2021-05-13 19:06:19
  拾起我们撒在成长路上的细碎,把玩着那些乐趣、情趣、童趣,令人忍俊不禁,上一辈人街头巷尾生活画面,已经被现代生活方式掩藏在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现代人享受着数字时代的快乐,60后们回忆着被现代人叫做线下的快乐。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