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松米米的轮回(散文)

精品 【流年】松米米的轮回(散文)


作者:山地731828829 探花,17416.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63发表时间:2021-05-13 15:51:03

【流年】松米米的轮回(散文) 北风吹来了冬。
   我打电话给老母亲叮嘱多穿衣服,说,周末我要回来。老母亲说,冷嗖嗖的,来做什么。硬要回,你买点嗑松来看看你小婶,她越发不行了。
   小婶五十岁后身体就没好过,病怏怏的,现七十多了吧。她儿子会木活,儿媳磨豆腐卖,这让小婶寡白的脸上常挂着笑容。
   放下电话,想着老母亲的嘱托,我不免有些五味杂陈。
   小婶爱吃嗑松,那些年的一幕幕仿若昨天。
   火塘在进门的右边,红红的炭火像小婶的脸一样红。地上有一碗嗑松,棕色,坚壳,扁圆,新鲜。小婶背后是板壁,板壁那边是婆婆家。本是一大间,分家后用木板隔开,将一大间隔成两半,便是两家人。
   小婶喊着我小名说,小石头,我与你一样也是属兔的,不过你是本地兔,我是外来兔。我不懂,回来问我妈。我妈说,你生在这儿,她是嫁过来的。
   我觉得小婶嗑松籽很神,像耍魔术。她塞进嘴里一颗嗑松,白白的牙齿轻轻一咬,咯喳一声,松壳破开,吐了出来,不多不少一模一样两片。我做不到,试了不知多少次。要么松壳分成几片,要么是大小不一的两片,或很多片。我很郁闷,问我妈,我妈生气了,说,针尖大的事也问,她比你大两轮,你长到有她大,你就能了。那一瞬间,我巴不得立马长大,有小婶一样大。
   小婶嗑松籽出了名,别家没有嗑松,她家有。街上的人说是松籽,小婶叫嗑松。她常嗑出松米米给她儿子吃。她儿子两岁,她对我说,小石头,我儿子有你大,我就不给他嗑了,让他自己嗑。常嗑松籽好,炼牙齿,少牙病。小婶说这话时,露出的牙齿白生生的,像外面正下着的雪。朵朵雪花飘飘落落,屋里也比平时亮了起来,火塘中央的炭火烧得更欢。小婶面前有一个小簸箕,她吐出的松壳落在簸箕里,一片片的,大小一样。棕色的,是壳面;白里透黄的,是壳内。像故意摆放的,看起来很规整。再看我面前小簸箕里的松壳,大大小小,颜色不一,有的还带有白点。我知道,白点是松籽肉。小婶说我浪费,松米米都磕碎了,粘在松壳上,还责怪我不会过日子。多香的松米米,可惜。我很吃惊,小婶吐出的松壳干生生的。我吐出的松壳,是湿的。是我的口水,我低下头。小婶一定是看出我的心思了,咯咯笑,说,嗑松籽要把握力度,咬轻咬重都不行。嗑松不是扁圆的么?要侧放在牙齿间,不要平咬。咯喳,咬成两半。
   我试了好久,直到外面雪花不再飞舞,大地睡成了白茫茫的姿势,我还是做不到。小婶笑了,摇摇头,说,小石头,你看小婶。她把一粒嗑松放在上齿和下齿之间,扁圆的嗑松侧立在整齐的两排白色中间,像一颗子弹头。咯喳,两片松壳飞了出来,落在簸箕里。松壳里的松籽,留在小婶嘴里。小婶得意的神色,让我觉得她就是神。
   更多的时候,小婶嗑出的松籽并非自己吃,是放在一个印有小猫小狗图案的小花碗里。松籽米米呈椭圆形,白白的,大小均匀,像一粒粒大米。小婶用筷子捻起一粒,放进她两岁的儿子嘴里,说,吃吧,松米米,圆又圆,香又甜,妈妈儿,天天吃,长身体。小家伙嘴巴咂得吧嗒吧嗒直响,很享受似的。
   天放晴,山上白色换成了绿。小婶问我敢不敢跟她进山剥嗑松。我来劲了,大声说,敢。我妈说,你小婶在树上摇松包的时候,你站远一些。我妈告诉我,小婶嫁过来之前,读到小学三年级就回家做活了。后来,成天在山上剥嗑松,送到后所大庆煤矿卖,一个季节下来,挣的钱能买很多新衣裳。你小婶是山上野大的,村里人叫她野丫头。
   小婶挎上背箩,里面放了一把镰刀、一把砍刀、一双手套。我也背着一个小背箩,放了一把小锤,我妈不给我带刀。路上,小婶哼起了歌,好听,像村里广播里唱的一样。
   嗑松山,山高林深。来到半山腰,翠鸟飞腾,松涛朗朗,好闻的味道阵阵沁入鼻腔,是那种淡淡的松香味。小婶选的日子很好,星期天,村小放假。小婶说,你在读书,不能耽搁。小婶来到树下,手脚齐攀,爬到树上,像一只猴子那般自如。如果小婶像大婶一样胖,是爬不上树的,大婶走路都会喘。大婶与小婶有矛盾,不讲话,我从不去大婶家,她吝啬。有一次我跟我妈去大婶家借东西,我发现大婶用脚把地上的一袋嗑松挪进长条木凳子下面藏了起来。小婶不一样,我去她家,她把收好的嗑松拿出来,叫我嗑了吃,走时还抓一把放在我衣袋里。
   小石头,离远一些。我抬起头,小婶已爬到树顶。一片一片蓝镶在枝蔓间,晃动着我的眼睛,也晃动着挂在树枝上的一个个松包,也晃动着我与小婶的希望。我赶忙跑开,小婶仿佛是一只猴子。猴子屁股是红的,小婶脸是红的。小婶双手抓住树枝,使劲摇了起来,一群鸟腾地飞起,往远处掠去。咚咚咚,一个个松包掉在地上,滚了几滚才停下。
   小婶又爬到另一棵树上。
   很快,地上密密麻麻堆满了松包。
   够了,小婶从树上下来,笑眯眯的,说,小石头,快把你的小锤拿出来,找开口的松包敲。你敲的,归你。
   开口的松包早已成熟,不用费劲便能把松籽敲出来。我用小锤一敲,亮晃晃的松籽滚了出来。
   小婶蹲下,用刀把还未开口的松包从中间砍开,里面棕色松籽完好无损。小婶一抖,松籽滚落进背箩里。刚出松包的嗑松,有金黄的,有棕色的,有橙黄的。有的嗑松不出来,小婶戴上手套,使劲掰。
   我没有小婶能干,抓住开口的松包,放在小背箩上方对撞,松籽落入背箩里,发出嗒嗒的响声和新鲜的香味。再没有松籽滚出来,我拿起小锤,狠狠砸下去,躲在里面的松籽又滚了出来。我说,看你躲,看你躲。小婶咯咯咯地笑,走过来,把我敲过丢在旁边的松包,切开。果然,还有松籽藏在里面。
   有的松包还是绿的,小婶说,这种松包,还没成熟,硬敲,嗑松也不出来的。我说,咋办呢?小婶朝我神秘笑笑,说好办。她捡来干枝,抓起一把干松毛,来到空地上,从口袋里掏出火柴,哗啦一下,红红的火舌子窜起,凑近,燃着松毛,放上干枝,再把泛绿的松包放在干枝上。火越燃越大。一阵噼啪的响声,松包裂开。小婶不断把开口的松包从火堆里抓出来,趁热切开,然后抖一抖,松籽嗒嗒掉了出来。
   我也学着小婶的样子,忙了起来。终于,所有落地的松包被我们掏空了,小婶站起来,扯断一枝松毛,把火扑灭。
   树枝间隙透来一束束红光,小婶走了过来,说,小石头,你剥得多少?我得意地提过小背箩给小婶瞧。
   小婶朝我竖起大拇指。不错,有半背箩,你看我的。小婶说着提过她的背箩。天啊,神了,满满的一背箩。小婶捧了两捧松籽,丢入我的小背箩,说,我的太满了。说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看看你的脸,黑不溜秋的,像小黑花猫。我也笑了,指着小婶的脸,说,小婶,你也一样,黑不溜秋的,像大黑花猫。咯咯咯的笑声吓跑了晚阳,我跟着小婶下山了。
   小婶,明年我们再去。我说。
   小石头,明年呀,好啊。不过以后你长大远走高飞了,还会跟小婶去吗?
   小婶没说错,后来我进城读书,工作,再没有跟小婶上山敲松包。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每年冬季回家,小婶都会送一袋嗑松给我。
   这么多年过去了,岁月流逝也没有消磨小婶爱嗑松的嗜好。正好,朋友前几天送我一袋嗑松,我分出一半准备带给小婶。
   才进家门,老母亲迎上来,问我,我儿,嗑松带来没有?我举起袋子,妈交代的事忘不了。晚饭后,老母亲不让我洗碗,说,快去瞧你小婶。
   我来到小婶家。还是那老房子,墙体木房,只是重新装修了,刷白了外墙,漆了里面的板壁。堂屋是水泥地板,拖得干净。没有了火塘,不过换成了火炉子。长条凳子换成了沙发,面前有一个实木茶具,茶几上有一个碗。
   小婶斜靠着沙发,很瘦,头发凌乱,面色寡白,瘪瘪的嘴巴蠕动着。小婶好,我来看小婶,这是给小婶的嗑松。我说着把袋子放在茶具上。小婶望着我,立马笑了起来。我心里咯噔一下,顿时难过起来。小婶张开的嘴空空的,一颗牙齿也没有。
   火炉子里的焦炭烧得通红,红里透着温暖。我哥,坐,坐。小婶的儿子说,递给我一把小独凳。小婶的儿子小我六七岁吧,他也有白头发了。
   我进门时,小婶的儿子坐在小婶身边。他面前有一个簸箕,堆着松壳。他正在嗑松籽,嗑出来的松米米放在小婶面前的碗里,轻轻说,妈,吃。
   那一刹,我觉得自己穿越到几十年前。小婶嗑出松米米,放在面前的小花碗里,递给两岁的儿子说,吃,松米米,圆又圆,香又甜,妈妈儿,天天吃,长身体。

共 32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篇散文,通过“我”与小婶感情中最难忘记的一个契合点“嗑松”写起。嗑松是松籽,也是小婶的一个人生镜像,而嗑出的松米米,则是小婶对儿子的包容与爱。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来绘画人物的心理及此时此刻的自身动态,一幅幅画面在读者面前生动。将嗑松塞进嘴里——白白的牙齿轻咬——咯喳一声——吐出一模一样大小的松壳;用筷子捻起一粒——放进两岁儿子的嘴里——小家伙嘴巴咂得吧嗒吧嗒直响;爬树——摇树——松包掉落——用刀砍未开口的松包——松籽滚落……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也闻到了作者笔下嗑松的香味。“松米米,圆又圆,香又甜,妈妈儿,天天吃,长身体。”这是小婶给儿子吃松米米时唱给儿子听的,文章的结尾,作者又一次用了这句,完美与主题相连,读来动人。《松米米的轮回》,轮回的何止是松米米,那些优良的传承,母贤子孝的传统,在小婶的言传身教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散文主旨清晰,语言凝练,叙述开合有度,带入感强。亲情味十足的作品,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51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1-05-13 15:54:34
  一直以为,“小石头”是一个亲切的外号,原来,是最亲切的乳名。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3 16:06:45
  我外公取的。
   小时候不乖,背到山上拜起石头,取了小名石头,哈哈,惭愧啊!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1-05-13 16:07:55
  读着你与小婶摇嗑松的片断,眼前就出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迈着和谐的步调,相互帮扶着上山、摇嗑松、下山,真的好温暖呢!忽然就想到你发在朋友圈里的彩色蘑菇,铁锅架在红红的火苗上,咕嘟出的美味儿,想来,在采蘑菇的时候,你背上那个背箩上山,也能想起那时那刻的温暖与爱!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3 16:15:37
  是啊,听雪,说到我心坎里了。
   人生很短,一晃,小婶老矣。然小婶领我的一幕幕,仿若昨天。
   小婶如何待儿,如今,她儿如何待她,是传承,美德的延续。娃娃敬孝不及父母百分之一,父母情,永远感激不尽。
3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1-05-13 17:11:09
  山哥写的真好,有着浓浓的亲情,爱是松米米的轮回。小婶在山哥的笔下,活灵活现的,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小婶亲切、干活麻利,特别是磕松子,生动而有趣,小婶和作者去山上拾松包的描写,更是精彩,动态的笔调让人身临其境。很普通的题材,在山的笔下灵动而感人了,散文很好的体现了生动、朴实的文风,向山哥学习了,欣赏佳作,为山哥喝彩!
永远红梅
回复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3 17:14:36
  红梅,你要多批评啊!
   散文,你可是写得很好的,我得向你学习。
   看到红梅佳作频现,我替你开心。佳作发表,意外惊喜。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与红梅共勉!
   十多年的文学交流,我深知红梅从未放弃,我敬佩你。
4 楼        文友:在昨天等你        2021-05-14 09:22:09
  情感细腻,叙事生动,语言极具灵性。
回复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4 09:55:03
  谢谢文友行家点评,也请批评,祝你周末快乐!
5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1-05-14 11:27:47
  诗词大家叶嘉莹教授说,写作无禁区。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入文。关键是你如何写?读山地的这篇文章,再一次证明了叶嘉莹教授的论断。
   每每读山地的文章,我有一个切身的感受:轻松,愉悦。当然,这是因为文字的精炼优美,情感的真挚感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松米米的轮回,小文题,大境界。是的,这轮回的不仅仅是松米米,轮回的是母爱子孝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佳作欣赏。
   问好五阿哥!写作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4 12:37:40
  叶嘉莹教授说得好,生活无处不文章。来自于生活里的文字,烟火袅袅。谢谢明月点评,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期盼明月批评,以便有所提高。与明月共勉!
6 楼        文友:风逝        2021-05-14 20:40:31
  一幕幕场景,很温馨,让人看到了母慈子孝,看到了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的传递,看到了山地选材的视角的敏锐。只是……山哥说坏话不怕大婶看到吗?偷笑……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6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5 07:52:46
  哈哈,小婶常与我开玩笑呢!
   谢谢妹子的建议,我去看看。
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1-05-14 21:22:58
  生活细节的捕捉,语言的简练生动,现实场景的景致描摹,亲情的深入刻画,都使散文有滋有味。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7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5 07:54:01
  老哥,得向你学习!灵感枯绝,有时有欲望,下不了笔。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5-14 23:58:44
  山哥的文字总是有温馨家园的感觉,每每读来如乡间轻曲。小婶是个勤劳贤惠的人,很亲切。山哥怎笔细腻,特别是采松子,嗑松子的形象描绘真是入神了,像演影一样在眼前真实的呈现。山哥的文字是把自己放进了生活里了。唯有在生活里,才有这样的生动的画面。就如山哥说的,写作从生活出发,自然出发,抵达万事万物中去,抵达万千生灵中去。这篇散文睿智,亲和也宽厚。读山哥文字的背后,俨然藏着一位写作者的体察与深情。我一向很喜欢山哥人间烟火味的文字,因为这样的文章最慰凡人心。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8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5 07:57:52
  谢谢素心温暖的鼓励,还希望你批评!
   点评深入我心,正是如此。作者的词汇来自于生活,且只能来自于生活。
   打嗑松,剥嗑松,磕嗑松,我都深有体验。所以写来得心应手,那场景就在脑中。
   我喜欢这样写。
   与素心共勉!
9 楼        文友:康心        2021-05-15 10:18:13
  爱像一粒种子,在心里种下了,多年后仍会在心原上生长繁衍。小婶对小石头的爱,对儿子的爱,对生活的爱,感染着身边的人。岁月无情人有情。她老了,病了,小石头和儿子长大了,变强了,但爱仍在轮回中繁茂着。读这样温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变暖。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9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5 10:46:48
  你归纳了我的主题,这正是我要表达的。谢谢康心温暖的点评。
   与你共勉,同在一片蓝天下,交流文字。
10 楼        文友:清鸟        2021-05-15 19:34:52
  磕出来的轮回,皆因有爱。这篇文章之前读过一次,今日重读,仍然感触颇深。本篇散文以松米为背景,衬托渲染小婶的人格魅力,不仅影响了“我”,同时也将这份优良的传承回报在自己身上,老有所依。将这份轮回书写成文,效仿之风会如花盛开,利于社会安定和谐。问好山哥,祝愉快!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0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5-16 07:55:45
  鸟儿安好,谢谢点评。
   正如你说,一种精神的传承。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