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高山流水之谜,寓意何所思(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高山流水之谜,寓意何所思(随笔)


作者:上卿张娟 童生,56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98发表时间:2021-05-15 07:55:33
摘要:为写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段人间美誉的故事,我无事时宅在家里查了有关书籍,也许下笔不成文,但我心中真心喜欢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之便无憾。当然也祝福现实中的人们能有知音相陪,知音天下。

【看点】高山流水之谜,寓意何所思(随笔)
   风萧瑟,月如钩。
   在泰山经石峪的崖边有一座高山流水亭,传说是俞伯牙抚琴的地方。那里婵月清清冷冷,亭台时有凄凉。
   俞伯牙一个人坐看那高山流水,黯然伤神,若图有这世间唯一的情志,那便是抚琴三千,流水潺潺,望向山峰无尽的空茫,此生无悔,惟愿一曲新词酒一杯,听得细雨绵绵而不绝,禅意胸怀,这一世铅华春秋,便了然,了然……
   又一日,俞伯牙乘船来到一座岛上,他抬头望着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再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地歌。伯牙当时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他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无限忧伤之情。
   之后,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那日他是去寻成连老师的。而成连老师避其不回。真实想法是让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份超然的感受。伯牙寻师无果,虽心灰意冷,却把这种感受融于了音乐。
   伯牙到了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先是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
   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
   俞伯牙有意在官船上大声感叹:“为何荒野回声大?”山林中,钟子期高声回答:“只因山高流水长!”伯牙重整断弦,再弹一曲,子期合唱:“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伯牙也不理会,又弹一曲。子期急奔下山,隔船赞唱:“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一听,忙把子期扶到自己的上座,美茶相陪,酒肉款待,谈音论律。
   话长夜短,两人不觉聊到东方鱼肚发白。子期起身要走,伯牙难得知音,哪里舍得?硬要接他到晋国,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共操琴艺。
   无奈钟子期上有年迈二老高堂,下有兄弟姐妹,远离不得,只好约定来年中秋在集贤村钟家相会。
   ……
   俞伯牙回到晋国后,变的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他日思夜想:人上一百,种种色色,晋国有得,还有外国,单单不得知音人。
   他抱琴回到土生土长的楚国,一来为晋国求贤,二来寻找知音,那天,他把官船弯到汉阳的一座山坡下,面对汉江弹起“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曲还没有弹完,一根主弦陡然绷断。伯牙晓得弦断得蹊跷,必有知音到。
   你说那知音是个么样的人咧?他不是豪门公子,也不是一介书生,偏偏是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山野樵夫钟子期。他听到俞伯牙弹的“高山流水”,心合琴声跳,斧随琴声舞,不想,一板斧劈断一根大树枝,主弦就绷断了……
   俞伯牙胸怀钟子期之胸怀。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
   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
   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附记: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
   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必能“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得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列子•汤问》篇中曾有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为写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段人间美誉的故事,我无事时宅在家里查了有关书籍,也许下笔不成文,但我心中真心喜欢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之便无憾。当然也祝福现实中的人们能有知音相陪,知音天下。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26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在世,知音难求。皆因子非鱼,焉知鱼之志也。就如我们现在写文章一样,又有几人能够明白文中之真意?能够读懂你文章真意的人当可引为知己知音。钟子期只是一个打柴的樵夫,能够听懂俞伯牙的琴意,因而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病逝后,伯牙摔琴谢知音,表达了伯牙“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的志向。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1-05-15 07:57:33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表达的是知音难求的心境。文章对《高山流水》一曲的解读非常通透,欣赏了,问候张娟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1-05-16 08:10:06
  谢谢一楼,???? ???? ???? ???? ???? ????
回复1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1-05-16 08:10:51
  谢谢老师,辛苦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