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恋】老井,永不干涸的守望(散文)
我想,如果山不那么高,路不那么陡,土地不那么贫瘠,人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山有着最熟悉的步伐,特别走向老井的过程,人们不用看路,亦能行走如飞,似乎每一个足迹,都有特定的姿势,而这种姿势早已印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其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孩童时代走向老井的渴望。
桂西山区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让水资源匮乏,山里人对水十分珍视,甚至有“一滴水一滴油”的说法。于是,老井边总是热闹的,尤其是傍晚,取水的人们络绎不绝。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走向老井边的那条路,有着最熟悉的脚步。我认为,大山的贫困应该有着多种缘因,水资源的匮乏也算其中,我曾看见一位年轻母亲守在一口小井边取水的过程,水的溢出过程相当缓慢和艰难,而年轻母亲背上的小孩,应该是很久没有洗脸了。喀斯特大山主要特点山洞多,不藏水,于是,每一口井或每一个取水处,都是生命之源。
村头的那口老井呈弓形,它的深度是造成大人无数次阻止小孩到井边玩耍的原因。可是,井中拖曳着一条漂亮尾巴的小蝌蚪却又让一群小孩欲罢不能,我就是其中一个。捞蝌蚪成了山里孩子一道不是很光彩的童年,因为蝌蚪长大后就变成青蛙,青蛙可以吃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于是,我们反复将小蝌蚪捞回和放生,这一过程就显得毫无意义,而且总是背着大人干的,还要遭受训斥的风险。我认为,大人之所以不允许小孩捞蝌蚪,一是因为蝌蚪是友好的,二是因为老井是深险的。我对老井心存畏惧,在捞蝌蚪的过程中,我要征服老井的深度,而在几次征服的过程中,险些要了我的小命。我曾几次掉入井中,尽管最后都神奇般地爬了出来。
如果说背着大人们捞蝌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那么,到井边看人们取水是允许的。虽然我找不到看人们取水的任何意义,或许就是单纯地喜欢井边的热闹。如果这样解释,我应该是个孤独的小孩。大山的日子,有着太多的孤独,山里的童年,总是在寂静的村庄中一天天度过的。于是,有大人陪伴的日子,是幸福和不可多得的。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模仿,包括那哈哈大笑的方式。
山村的早晨,总是在一片鸟语声中醒来的。当东边的天空开始露白,母亲就要起床了。这是山里人一代又一代的共同遵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也就成为山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子。然而,孩子们对早起有着诸多的不自然,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找不着妈妈和懂事的孩子不知所措时。桂西山村偏远贫瘠,有限土地往往分散到最深角落。早起,可以缩短从村庄走向土地的距离。所以,山村的早起,成为一种注定。
我总在想,如果土地就在门前是件多么幸福的情景,不用早早地担着农家肥走向边远的土地,也不用每晚担着收获的粮食披星戴月。可是,怪石嶙峋的大山,何来一片整齐的土地并陈列于家门口。于是,山村的日子,经常是不断地走向土地和不断地从土地走回家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也让村庄大部分时间处于门户紧闭现象。如果一定要扑捉村庄的热闹时刻,可以在早晨和傍晚的瞬间,而老井边便是最佳的扑捉处。
分散的人们总会向老井聚集,除了取水,还有洗衣服的、杀鸡宰鸭的、休息纳凉的……这个时候,有了大人的陪伴,小孩便可以自由地走向老井边,捞蝌蚪便成了孩子们最激动的时刻。一直想不明白,当捞蝌蚪渐渐成为一个不断捞起和放生的过程时,为什么小孩依旧不断地走向老井边?我在不断地寻找理由。
取水是山村傍晚一道忙碌的风景线。男人们从土地上劳作归来,第一件事便是到老井边挑水,一根闪动的扁担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两端的水桶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晃动着,晃动的姿势决定着挑水的功夫,不会荡出一滴水的功夫,便是挑水的好手。于是,在挑水行走的过程中,步伐就是一种舞蹈,这种舞蹈是从老井边走回家的一种自然生成。男人们的交流方式,往往是在短暂的取水过程中完成的,或一边行走,一边谈论着地里的劳作,或干脆放下水桶坐在老井边的大石头上哈哈大笑。对于孩子们来说,听大人讲话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听大人们的交谈,就会知道玉米该如何催肥,稻田该如何除草,甚至遇见一条大蛇该如何捉拿等。
当然,孩子们最喜欢陪着大人们到老井边杀鸡宰鸭,原因是山村的孩子们难得吃上一次肉,杀鸡宰鸭的情景是老井边一次次的等待和期盼。贫穷和劳累,总让山里人们脸上挂满着疲惫和忧虑,惟有节日,人们才会卸下终日忙绿,操办等待许久的晚餐。我想,很多孩子和我一样,陪大人们到老井边杀鸡宰鸭并不是要学习杀鸡宰鸭的技术,而是看到大人们脸上露出的节日喜庆。
老井绝对是个休息纳凉的好地方,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古木参天的大石山脚,而且旁边还有一丛高耸入云的楠竹。山村的夏天闷热难耐,而老井清凉的井水会散发出阵阵寒气,驱赶着夏天的热浪。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老人常说“热得很,去井边坐坐”的原由。于是,晚饭过后,老井边又迎来又一群热闹,除了老人,还有顺带挑回一担水的男人们。
曾经,我认为山村的日子会一直重复着,我会像老井边的人们一样,长大后就会在傍晚时分担着空桶哼着小调走向老井,然后将空桶扔下老井中,再用强有力的胳膊满满地提起一桶水,两只水桶重复一样的动作后,就挑着一担水,扁担“嘎吱……嘎吱……”地响着,走在那条一代又一代人重复行走的路上。于是,我在不断地研究老井,包括它的深度以及将水桶扔下老井的过程。研究的目的,是如何让挑水和打水的姿势潇洒自如,让走向老井和从老井走回的过程更有艺术。
我觉得,到老井边挑水不仅仅是傍晚时分的一项力气活,更是山里人演绎日常生活的一种表演。如果扁担闪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是一曲在大山响起多年的音乐旋律,那看似轻快的挑水步伐就是一种舞蹈。当扁担闪动发出的声音和脚下迈动步伐进行最佳结合,是挑水功力深厚的象征,而这种深厚功力,自然引起一方崇拜,这或许是小孩们不断地走向老井边的真正原因。
不得不说,傍晚挑水并非一件情愿的过程,实属情非得已。没有谁愿意从劳累的土地上走回家中后,再担着一双木桶走向老井。山里人一直在思索让水流动的办法,比如让水从山里流进家中。于是,一个全新叫法在山村首次提及,那就是“自来水”,这可是一个大胆的提法。当然,这个大胆的想法注定会让老井落寞一段时间。因为,老井是无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流的。老井的水源有限,只能用木桶印装而不能用水管流淌。
其实,除了老井,山里还存有另一取水处,那里有源源不断的山泉水,只不过,有着源源流水的地方,往往离家很远,由于更远,溪流只是老井水源不足的补充。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会舍近求远。在“自来水”没有提及前,山村的取水方式永远是扁担的不断闪动和脚下步伐的高度配合。
“一打开水笼头,水便‘哗哗’地流出来。”这样的话语在取水艰难的山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于是,人们高度响应政府号召,运石、挑沙、安装水管……为子孙造福。老井不再热闹,扁担闪动发出的声音不再从老井边一路闪回,以至最后,老井真的成了休息纳凉的地方,枯叶一张接着一张落入井中,井水变得浑浊不清,井中小蝌蚪的尾巴也不再挥洒自如,就连井边那块平地上也疯狂地长满各种杂草。
这是老井的第一次落寞,再无人来人往的繁忙,再无走来走去的热闹。老井悄然隐退在大山脚下那个安静的角落,溢出的井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刻度,原因是没有人去取水,水量自然不会减少。在人们的不断谈忘中,老井俨然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和热度。
如果说老井完全被遗忘是不可能的。“自来水”并没有像想象中完全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居住位置的高低让水压自然不能平均分配。于是,海拔较低的人家有充足的用水,海拔较高的人家却经常断水,再说,用水的人家较多,涓涓细流无法满足水笼头的“哗哗”流淌。
一边是甘甜的山泉水,一边是铺满枯叶的老井水。于是,山村出现了奇特的用水习惯。山泉水人饮,老井水畜用。老井不被遗忘的底气,来自它仍然能提供畜用和洗漱的水源,人们时而会挑着一双木桶走向老井,然后在扁担的闪动和脚步的迈动中,上演傍晚时分的挑水故事,尽管热度大减。
大山的闭塞和遥远让山里人实在无法忍受跋山涉水和肩挑手拿的日子。当国家实施易地搬迁后,山里的人们又纷纷响应号召,不断地搬出大山。人去楼空,曾经热闹的山村渐渐荒芜,小路上的杂草不断地长向房舍,走向老井的那条路彻底失去了扁担闪动发出的声音和人们脚下那看似轻快的步伐。
每次回到山村,我都会到老井边走走看看。我无法揣摩离开山村的人们在想什么?但我发现老井里的水从未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