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卧薪斋闲读《三国演义》笔记(5) (随笔)
吕布•陈宫•刘备
吕布英雄无比,但品德欠端,吕布自催汜之变,飘零关东,又因连杀两个义父,见利忘义、变化无常,把声名搞得极坏。无故诸侯不敢相容。那么,刘备偏偏要相让吕布、并让其驻军小沛呢?刘备者仁人也,因吕布退徐州之兵有功,故不忍吕布再度飘零不定。刘备“仁”义,志向远大,加上得以吕布相助,不能不使曹操,袁绍等人感到震惊。可就在,刘备收吕布,使自己处在了炉火之上,引来了不少和祸害,八个埋伏着以后徐州之失的祸端。这不能不说是刘备的一大失误。吕布听陈宫之言辄胜,不听陈宫之言而辄败、陈宫诚智矣!陈宫劝吕布重兵把守兖州,吕布不听;陈宫在濮阳劝吕布不可出战,吕布也不听,以至丢兖州,失濮阳,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境地。陈宫以其满腹经纶之才而投无谋之吕布,可惜!太可惜!陈宫为何不去投刘备呢?陈宫真让人不可理解!
不听忠言不好,多施“仁”也有麻烦,这个人世间的事情真是难办!为什么?因为人心难测,人性多向,很难把定。因此用好人实属不易!陈宫老实为吕布效力,结果也不妙,世间好人真的难做。
结义兄弟与军法
张飞不听劝告,酗酒闯下大祸,使吕布率陈夺走徐州。张飞酗酒失徐州,而刘备不仅不责,反而叹:得何足喜,失何足忧;马谡自负不听王平之劝而失街亭,诸葛亮却不徇私情而挥泪斩马谡,关公立军令状却在华容道上放生曹操,诸葛亮本来将军法外之斩关羽,无奈刘备以桃园结义之名而跪清孔明从宽处置,待关羽戴罪立功,此乃兄弟之情重于军法也。刘备待关羽、张飞真可谓情深厚谊,但这种兄弟之情不可掺杂于公事之中,更不该把兄弟情分看作公之大事更重。因此,刘备对关羽、张飞的这种特殊待遇,助长了关羽的傲慢自负,也助长了张飞蛮横要强,关羽傲慢到连军师孔明都不放在眼里。原因就在于刘备对关羽的特殊恩宠。可以说正由于桃园三结义,关羽、张飞给刘备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也正由于刘备对关、张二人的特殊情份,关羽、张飞给刘备造成了不少的重大失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一句话使关、张二人俱泣。也说明关、张两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真耶、假耶?
结义弟兄很好,为自己壮大声威势力。可是在军法面前能人人平等吗?说得容易,做却很难,一旦不能法律平等,那旁边的和世间的人将有何感想?
袁术•孙坚•孙策•
袁术使孙策连攻泾县陆康,得胜而归,不仅不赏,反而宴席之间甚为傲慢。袁术不赏者,惜爱官爵;袁术傲慢者,是待孙策为侄辈。袁术如此之襟怀安能为之大事矣!孙坚月下放声大哭者,恨不能继承父亲孙坚之志矣,可谓大孝!孙策其实与父亲孙坚相比英雄过也!孙策以玉玺为当,向袁术借兵三千,名为跨江救吴军,实为过江图大业。过江后他招揽江东人才的周瑜、力聘张昭、张竑二人,吸引将钦、周泰二位勇将,计降太史慈,率兵击败刘繇,下江东安边抚民,进兵讨伐白严虎,平定会稽,真可谓一鼓作气,大有平扫江东之气势。玉玺得而孙坚亡,玉玺失而孙策霸。成大业者以收人才、结民心为重,而不在玉玺不玉玺。孙坚之,不若策之弃之,策之英雄殆过其父。
孙策不仅善于招揽人才,而且知人善任。孙策新得太史慈后,太史慈欲辞别去收拾余众,孙策约定明日日中相会。诸将曰:“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孙策曰:“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恰到第二天中午,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众皆服孙策知人矣。作为主将,应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应多从战略全局上考虑问题,这正是孙策高于父亲孙坚的地方。如此看来,主将的胸怀、情怀对成大事有决定性作用。
袁术为报刘备攻伐之仇,具粟20万石送吕布,得物便喜有的吕布不动兵助玄德。但是吕布考虑到小沛一失徐州危的实际情况,随后点兵来救刘备。吕布射戟辕门。使刘备、袁术各自罢兵。袁术攻刘备不成,反而白送了20石粮米。后来,袁术贿赂不成,又求吕布女为媳,此乃“疏不间戚”之计,意在取刘备也。陈宫明知是计,恐有所变,故劝说吕布连夜具办妆整,令宋宪等送女前去,乃为吕布着想也;尔陈珪一言揭具要害,乃以女为质、取小沛,小沛失,徐州牧迫使吕布将女追回。陈珪一为刘备,二为曹操,使不想使徐州落入袁术之手。世间的人既要得到好处,还要假装好人,所谓“中庸”。连吕布也学习玩弄手段了!两个姓陈的谋士都很高明,但是也有失足的时候!做人啊,真的很难!
刘备孙坚创业比较
本来刘备和吕布的关系处于白热化状态,可以说是即将一触即发。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行事鲁莽的张飞抢劫了吕布卖来的一半好马,惹起事端,迫使刘备撤离小沛去投奔了曹操。至此,与孙坚几乎一同起事的刘备,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二人,手下无一位谋士,地盘无寸土,而孙坚孙策却已尽占江东地面,文有谋臣,武有武将,兵多将广,地沃粮多。两者相比,人们不禁为刘备深感忧虑。从刘备桃园三结义,到刘备弃小沛投曹操,之所以无尺寸之功者,乃没得也。刘备的这段经历,正好充分说明人才在军事斗争中的特殊作用。刘备光是靠关羽张飞打仗,没得文人谋士,所以难得成立起家业。由此可见没得文化的军队就是难以成功,值得寄人篱下。
曹操对刘备的两样态度
曹操曾使用“二虎竞食”、“驱虎吞狼”之计,意在消灭刘备。然而,刘备来投曹营后,曹操却反其道而行之,不顾荀彧、程昱等高参的劝说,不仅不杀刘备,而且以兵三千,粮万斛送与刘备。荐刘备领豫州牧。这是为何?曹操毕竟是一代英雄,他欲图大业,仗信义而招俊杰,况刘备以困穷而投,若杀之是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故曹操宁叫吕布、表术杀刘备,必不自杀于刘备,以免自己残残害贤良之名也。可见凡是想成大事的人物,都在随时研究对待人才的策略。
兴亡与好色
张锈弃众投降,曹操却因奸污张济之妻,而逼迫张锈反叛,结果险些是曹操丧命。董卓爱女人,曹操亦爱女人。但是董卓死于吕布之手,而曹操没有死于张锈。董卓死是有失于心腹猛将之心;曹操不死是乃得心腹猛将之助也。齐桓公好色,但是他能以管仲为用不失为称霸。吴王不用子胥,虽无西施国还是要灭亡。吴王若用子胥,虽有西施又奈何?汉高祖刘邦好色,虽有妻妾成群,仍想尽取天下美女而享用,但仍然对刘邦夺取天下无害。蜀宫中无倾国之美人,刘惮竟为俘虏。可见英雄都爱美人,兴亡成败,关键在于能用人与否,又哪里在好色不好色呢!但是记住:别人送来的美女是不能要的。
曹操的人情诡计
曹操为得到邹氏的欢喜,竟然说:“吾为夫人故,特纳张锈之降,不然灭族矣。”这样大的人情卖与妇人,不能不让夫感恩戴德,真是酒后狂言。曹操与邹氏每日取乐,竟然流连忘返不想归期,可见美色之于人之厉害!曹操的一场风流事,居然使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命丧黄泉。后来,他又假装祭奠典韦,大哭而奠之,曹操并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实乃感典韦以死相救,非典韦曹操早死成了刀下鬼了!可见曹操这人真的会掩人耳目,作假都做得漂亮。
小人物造假骗倒英雄
吕布使陈登到曹操处求封徐州牧,不仅没有求得,反而陈登被封分广陵太守,赠禄二千石。吕布大怒,欲斩陈登,然而陈登的一席话,说得吕布破怒为笑,这是何也?陈登说:“吾见曹公,言养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陈登说:“曹公美曰,不如卿言,吾待温侯,如养鹰耳、孤免未息,不敢先饱、饥则为用,饱则乃去”。这是说曹操还要依仗吕布残并袁术、袁绍、孙策、刘表、刘璋、张鲁等诸侯军事力量,从而表明了曹操不仅看重于吕布,而且还要和吕布一道夺取整个天下。因而,吕布剑掷曰:“曹公知我心也”。其实,这些都是陈登编造的,目的是稳住吕布,以为后来夺徐州杀吕布而腹线。
一部大《三国演义》,就是从小处来看,都很有智慧。所以世人必须多多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