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卧薪斋闲读《三国演义》笔记(6)(随笔)))(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卧薪斋闲读《三国演义》笔记(6)(随笔)))(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814.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4发表时间:2021-05-24 19:40:51

【袁术称帝】
   有俗语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此话是说人人都可以当皇帝。其实皇帝就是那么好当的吗?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袁术,你就知道当皇帝也是不好玩的了。
   袁术占据淮南,凭手中有玉玺,地广粮多,家为四世三公,的资本和名号就称起帝来了。号称奸雄的曹操颇有实力,尚且不敢称帝,倒是无谋袁术称起帝号。袁术不称帝则己,一称帝就成了众矢之的,大家具戮之的目标。吕布因拒婚而招致了袁术七路大军20万兵力的进攻。面对如此重兵的进攻。吕布,陈宫大惊,陈登却使计“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劝说杨奉、韩庭不为袁术所并,作为内应攻袁术,此二路军已为吕布所用,另外吕布又致书豫州让刘备来助,吕布分五路军与而拒。果然,如陈登所料,袁术大败而回淮南。
   袁术一当上皇帝,就受到众人的攻击,处处算计于他。结果大败,真是丢光了脸面。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那个皇帝不是好当的。即使轮到你当,你也要想想当不当的好,当不当得稳的这些问题。假如你没有当好皇帝的把握,那还是不当皇帝的好。中国历史上,还有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都算是当个皇帝的,可是结果都不妙。可见皇帝这个工作干好也不简单。
   【曹操的“奸”计】
   曹操、吕布、刘备、孙策四面攻打袁术于寿春,袁术留将守之,自己却打算过淮而去。曹操自带十七万大军,借孙策粮米十万斛,军粮不敷支付,令仓官王垕小斛散发,军士无不嗟怨。曹操恐军心变,又借王垕之首而压众服。第二日,曹操令将死战,军威大振,一举攻得寿春。军队不是好带的,主将不可不察,军中机巧瞬息万变、军士有怒,则军心变。军心变不为我用,反而倒戈反击。军中粮少,不得不以小斛发放。而曹操令小斛发放时,就已经想好了郭以定军心。此乃曹操不得而不为之。在军心将变的关键时刻,曹操的选择是适时机警的。这是“奸”的机巧。
   曹操割发代首已成为千古美谈。曹操十多万大军进伐张锈,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曹操下令:“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可是,因坐马受惊,曹操的战马踏坏了一片麦田。于是,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拔剑欲自刎,郭嘉力劝,曹操乃以割发代首。有人说:曹操割发代首是重罪轻罚。其实自刎不是目的,而目的是警示三军,不使百姓麦田免践踏,况曹操战马属失惊之后所致,可不予追究。“割发代首”足见曹操“奸”得灵活,倒显出他的身先士卒的领导风格了。
   曹操在攻取寿春时,曹操对吕布善言抚慰,封为左将军,安稳了吕布之心;待寿春战役后,曹操又私下对刘备说出了“掘坑待虎”之计。此计意在先取吕布、后收刘备,与“两虎竞食”、“驱虎吞狼”之计同出一辙也!
   曹操围攻张绣于城中。曹操骑马观城一连三月后,才传令军士于西门角上堆积柴薪,会集诸将。明示将从这里攻城,其它则在暗地里选准了东南角,因为东南角鹿角多半毁坏。真可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俗话说:“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需识诈人,”聪明的贾诩早就识破了曹操的阴谋,将计就计,令百姓装扮成军士重守西北角,而暗中藏重兵以待曹操攻东南角。因此,使曹操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将在谋而不在勇。贾诩知彼知己,决胜决负,谋略超人。曹操的奸计一旦遇到高人,那就会自损于自己的计策。可见玩弄奸计还要先全面了解好对手。
   曹操兵败至襄城,先祭奠韦,后祭长子爱侄,并祭阵亡将士。祭哭典韦不是为典韦,哭祭一死典韦,而活着的“典韦”就无不感动;先祭典韦,后祭长子曹昂爱侄,不是说曹操不爱子,而是表明自己先公后私的襟怀,祭阵亡将士者,使让全军皆知我曹操是不会忘记所有有功将士的。曹操的“奸”计,就是刁买军心和人心。此种计谋实在为上上策,“假公济私”的人往往就有冠冕堂皇的借口。
   【论战争】
   一部《三国演义》大小写了数百场战争,但是到地什么是战争?除了拼兵力、实力、战术等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作战。那就是心理战术。战争往往是一种心理战。曹操知袁绍欲兴兵犯许都,即日回兵,张绣率兵追击,贾诩曰:“不可追也,追之必败。”果然,张绣刘表两军大败而退。贾诩说:“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果不然,请斩吾首”。张绣引兵追击,曹兵果然大败。这是为何?这就是作战双方在心理上的相互琢磨,正如贾诩后来说的:“将军用兵,非曹操对手,曹操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故知必败;既破我追军后,必轻本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你看这段论述多好!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乃千古妙论。妙就妙在郭嘉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兵等十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优劣,从而得出了曹操战败袁绍不难的科学结论。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不仅科学分析了曹操,袁绍两大军子集团的优劣,而且为后来分析把握战争双方战略发展趋势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方法,也指明了作为主将应该加强素质修养的主要方面及其途径,对事实领导科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指挥战争的智慧者都要善于分析把握对方的心理,从而做出决断。实际上,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也是一场战争,心理作用的发挥很重要。
   袁术攻打吕布,曹操则助布以攻术,这是恐怕吕布与袁术相合也,待到吕布破了袁术的七路大军后,曹操又约刘备共伐吕布,是知道袁术与吕布不能再相和,而害怕齐备与吕布又联合起来,可谓老谋深算,信不可及。其实老谋深算就是把对方的心理全部猜透把屋准了。
   【这个故事编得很蹊跷】
   刘安杀妻当野味给刘备享用,刘备不胜伤感。曹操以金百两赐于刘安。这是为刘安安排人也,刘安老母在不曾吃得野味,偏要给身居豫州之任的刘备吃野味,故刘安居心不良,分明有野心,既杀妻为刘备,又何必受曹操所赠百两之金,显然是另有企图。刘备败困途中,刘安可尽家中所有给刘备吃,吃素也好,关键在于心诚,何必一定要杀妻充当野味呢。以我所见,刘安今杀妻以供齐备享用,必将杀母来侍奉比齐备更有用的人。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穷苦潦倒,饥饿至极,他手下的一个人名刁竖,立即把儿子杀了让齐恒公吃了,以取得了齐恒公的无比信任。齐恒公作了国君后不久,刁竖等阴谋篡位,将齐恒公活活饿死在陵林之地。俗话说“虎毒不吃子,”虎若吃子,必有他图。可惜的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竟然为了美化刘备,编造出了这样一出恶作剧,不能不令人感到很蹊跷,这个刘安到地想干啥?读三国演义的人要值得深思。
   夜读三国演义,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休闲,读读想想必看那些无聊的电视剧要受益多多,真是平添智慧。所以,我近来坚持看《三国演义》,觉得越读越新鲜!
  
  

共 26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袁术称帝的不明智,告诉我们,德不配位,才不配名,不可强为之。曹操是个大才,罗贯中带着偏见,着意把他刻画成一个奸雄,却也成功了。割发代首,借王垕之首稳定军心,表面上看,曹操虚伪奸诈,人品有问题,但仔细想想当时的环境,他的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郭嘉论战争,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兵等十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优劣,从而得出了曹操战败袁绍不难的科学结论。”足见郭嘉之聪明。他的观点,至今仍然适用,现在人们总是从武器和物质力量方面来评论敌我双方的优劣,其实这是片面的。更重要的,还要看人的心理如何,也就是看主帅的战争意志和人民拥护否。主帅如果像前秦的苻坚那样,对方一声呐喊就撤兵逃跑,这军力再强壮有什么用。当今对付美国,也是如此。 刘安杀妻给刘备享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是非平常必有妖。牙易杀子给齐桓公吃,是像往上爬。现实生活中,当有人对你无缘无故出奇地好的时候,你要注意他是什么动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以上是我阅读黄老文章的一点体会。希望大家也认真读读,长长见识。(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5-24 19:44:05
  黄老关于三国的随笔六又发出来了。其中的评论,至今仍然可以作为治国治军的借鉴,也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得着的。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24 20:39:52
  谢鲁老辛勤编发,辛苦了,三国演义一书老时读来比青壮时读大不相同,那感悟真不一样。老读三国好,边读边写笔记好。这段时间读三国写笔记比写那些文有趣。明天继续读写,谢谢!谢鲁老辛勤编发,辛苦了,三国演义一书老时读来比青壮时读大不相同,那感悟真不一样。老读三国好,边读边写笔记好。这段时间读三国写笔记比写那些文有趣。明天继续读写,谢谢!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25 09:28:35
  归去亦同凡俗子,空有权谋。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05-25 09:51:11
  黄先生以独到新奇的视角,为我们广大读者逐一解读“三国”,我等收益匪浅,作家功德无量!致敬学习金山先生!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27 11:01:34
  谢谢鼓励!我还要多多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