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搜索年味 

  搜索年味 


作者:天涯伊人 进士,64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41发表时间:2010-02-25 10:23:35

搜索年味  “丑去寅来千里锦,牛奔虎啸九州春。”腊月一到,一天一天,大年就临近了。
   可是,泱泱华夏,十三亿多人中,有好些人在摇头慨叹:这年味渐渐淡了!
   真的么?寒假前欣老师就此求解弟子,留下一道特别寒假作业:搜索年味。
   开年第一课,主题班会是:《我搜索到的年味!》
   欣老师:
   我身先士卒,抛砖引玉。年,像烟岚,似光焰,抓不着,留不住,但她实实在在,每年她都会不倦地向我们走来,用她的大爱亲吻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然后又绝情地挥手而去。时代的车轮加速运转,年的味道也在不变中渐变,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是什么?有个古老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猗角,穷凶极恶,每到除夕就现身人间,吞食牲畜,伤害人命。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进深山,躲避‘年’兽的伤害。直到某年,出现了一位白衣银髯的神秘老者,教给大家用红色、火光、爆响驱赶年兽的方法,人们才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从此才有了这样的习俗:每到除夕,家家门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旦。初一大早,就走亲串友互道平安、互致问候。”是的,我们还在延续那个传说,但“年”不再凶恶,而是美好、平和!
   “年”在哪里?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十三亿人心中会有十三亿个不同而又同样美好的“年”……
   甲同学:
   我想说,年在手里!腊月一到,奶奶就架上老光眼镜,率领满门女杰大剪纸花,手上不停地剪呀剪,什么“雪兆丰年”、“喜鹊闹梅”,什么“五虎报春”、“六福临门”……一张比一张漂亮,窗前、门上,贴了个满堂彩。爷爷抒展了大红纸,笑意盈盈,眉头一皱,大笔一挥,新春联问世:“新年生虎气,祖国起龙图”;“英雄气概如龙虎祖国江山似画图。”幅幅欢天喜地,气壮气河。妈妈不停地劳作,巧手做出诱人的美味佳肴。从腊月初八开始,一道道烹饪杰作就从妈妈手上登上餐桌。煲、蒸、炸、煮、包,样样俱全。先是煲小米、红枣、赤豆、花生、莲子,合成的腊八粥喷香喷香;往后接是蒸,馒头、糖包、豆包、年糕,一笼又一笼;炸,丸子、稣肉、豆腐、麻花,一盆又一盆;煮,腊肉,心舌,鸡鸭,一锅又一锅。包,包饺子,包汤丸,素的,荤的,一样又一样……那一桌丰盛的团年饭,盘盏层层叠叠,美酒荡荡悠悠,香飘八里十里!年,是美味的大餐。
   乙同学:
   我想说,年在色彩里!你看,新年将到,城里的一串串大红灯笼、乡下的一串串大红辣椒,还有家家户户门上的红对联,挂得高高,红得就像一团团火焰,说是预示来年红红火火。那高楼大厦,处处霓虹闪烁,那街道居所,一片火树银花。孩子们手上的气球,花花绿绿,五颜六色。更有那几乎天天燃放的焰火,随了“蓬”的一声巨响,礼花冲天而起,一团团,一簇簇,五光十色,争奇斗艳,映亮夜空,争辉星辰。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年在色彩!
   丙同学:
   我想说,年在声音里!没有爆竹不成年,离大年老远,小伙伴们就偷偷地冷不丁放起响炮,向人们报告新年大驾将临。除夕夜,当零点钟声震撼华夏,顷刻之间一声响来万声和,从都市到山乡,从雪山之巅到东海之滨,九州大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更有秧歌锣鼓、戏台锣鼓,迎春锣鼓声声入耳;亲情歌声、团拜歌声,新年歌声句句在心。新年里人人欢声笑语,笑逐言开,年在男女老少的笑声里!
   丁同学:
   我想说,年在路上!回家真幸福,旅游最快乐。年关春运,数亿的人南来北往。我看见汽车站里人头攒动,人们背了大包小包在上车、在赶路;火车站售票口前的队伍一天更比一天长;机票预告:不再打折。每一位异乡的游子都不惜一掷千金,不远千里万里,不顾一身疲惫,怀揣着与家人团聚的最真切的渴望,而行色匆匆!大年初一开始,人们春风满面,提了美酒礼盒,走亲访友,乡间路上行人络绎不绝;然后,扶老携幼,踏上远远近近的旅游观光行程!年,就是这样,总在路上。
   戊同学:
   我想说,年在心里!年是感觉,年是快乐,是一份美好的向往。一年中远离故土亲人,追寻梦想,劳苦奔波。过年,让我们抖落掉一身尘埃,抛却了种种莫名不快!年,是打拼的人恬然的驿站,是亲人团聚栖息的港湾!
   贾校长:
   今年有幸回到阔别多年的川北老家,去搜索儿时年味。除夕之夜却不幸遭遇大雪而临时停电,我便点燃蜡烛,导演起一出“老少同侃儿时大年”的戏,一家老小二、三十号人围坐一起,心里暖哄哄的,烛光传递着微笑,热闹温馨盈满大庭。时逢虎年,我特邀了60岁的“老虎”,36岁的“中虎”,12岁的“小虎”,作中心发言。
   ——老虎侃道:我儿时心目中的年,是穿新衣服,敞开肚子吃饱饭。那年妈妈给做了新鞋,大年三十穿上就舍不得脱下,结果穿着新鞋睡了一整晚。那时没电,除夕一家人围着火盆熬年夜,拉家常,再不然就爷爷讲《小红帽》,奶奶讲《灰姑娘》,熬到半夜,就开始放鞭炮、上供品,小孩跟着大人一起作揖磕头,敬神祭祖。新年不能倒垃圾,小孩不能多说乱问,意在图个吉利。初一这天,天一亮大人们就打开大门,说是“开门进宝”。早上要下好汤丸、水饺,端到列祖列宗面前贡奉。然后,孩子们衣袋里装满花生、蚕豆、玉米花、糖果,三五成群上街游乐,看热闹。热心人早在小镇街上架好了几副秋千,等着孩子们去尽情荡漾,戏台上有草台班子的伊伊呀呀地唱着古装戏。最刺激的是玩火龙,含有“铁锚子”的焰火从四面八方喷向龙灯,赤膊的玩家不得不疯狂地舞着彩龙,前后左右地抵档,观者如堵,哄声四起,一群群小孩雀跃欢呼,击拳大笑。庙会是过年必到的好去处,传统工艺、小商品、金银珠宝、珍奇古玩、丝绸唐装,挂包饰品,吹糖人的、扼面人的……应有尽有;舞狮的、摔跤的、抖空竹的,拉琴的、唱戏的、赛诗歌的、亮书法的,各种团体都来“赶会”,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人目不暇接。最喜欢是怀揣了小角子压岁钱,邀朋引伴去玩“劈甘蔗”的游戏。先在老板那里取来甘蔗,大家依次去劈,劈多得多,一根劈完,就比较所得甘蔗的长短,由败者去向老板付账。劈法是先用小刀压住甘蔗顶部,直立平衡之后,刀尖在空中挽了小圈再劈向甘蔗。就象奥运会“劈甘蔗”是重在过程,重在参与,过年“劈甘蔗”带给的乐趣,真的让人终生难忘。
   ——中虎侃道:我儿时电视刚刚进入普通人家,“春晚”初初起步,办得热闹红火。我心目中的年,就是举家一起温馨地看“春晚”,几辈人都围了电视,乐成一团。等到新年钟声敲响便出门大放礼花,然后口里高喊着拜年,手上就接过长辈们派发的一个个红包。吃什么都不再苛求,只记得年饭中,总有一条大鱼,说是“年年有余”。初一天最有兴致的是去街上看人跳舞,追赶时髦的少男少女们,身着奇装异服喇叭裤,围了“三洋”放肆地跳着交谊舞,磁石般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小虎侃道:我过年是去饭店吃大餐,酒一定要“五谷丰登”、“金六福”之类。最让我高兴的是不再背书包,这班那班“大大的不上”,沉甸甸的红包却“大大的多”。千篇一律的“春晚”可以不看,电脑游戏可不能不打,一家人驾车旅游也不能不去!还有,拇指传情,对同学、朋友的问候,“一个也不能少”!
   是啊,中国人代代过年,年年过年,人人过年,传统永续,但年有百样,岁岁不同,人人不同。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变万化,此消彼长,当旧时的年味变淡时,新的年味却在生长、增强。
   欣老师:
   看来,或古朴,或新潮,年味常在,年味不败!在孩子,“年味”是巧克力糖果,是精致的红灯笼,是漂亮的新衣裳,是沉甸甸的红包,是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噼噼啪啪的鞭炮,是忘我纵情的欢乐;在成人,“年味”是攻关夺隘后的小憩,是重新孕育鸿图的基地,是络绎不绝的赶路人,是熙熙攘攘的购物狂,是邻舍熟人的热情谈天,是素昧平生者的微笑呼唤,是QQ的畅聊、电话的传情、短信的致意。在大家,“年味”是大年三十那一顿丰盛的“团圆饭”,是济济一堂的大团圆,是合家老小坐在一起,喝着热茶、磕着瓜子,笑看“春晚”。年是古人“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李世民)的诗,年是今天“岁月焕新,海角天涯皆溢彩,桃李迎春,无边景色来天地;山河铺锦,疆南地北总宜春,江山入画,万缕诗情上笔端”的画!不是年味渐淡,而是年味变!
   古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要说“人人个个心各异,个个人人年相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年境!只要我们细细体味,年,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年就在你的心眼儿里。
   愿过年的兴奋、期待,伴随我们,萦绕心田;愿过年的欢娱、温馨,盛满华夏,直到永远;愿古老的中国年,青春不老,地久天长!

共 34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丰富的年味,别样的构思,浓浓的情感,真实的心声!【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0-02-25 10:27:00
  丰富的年味,别样的构思,浓浓的情感,真实的心声!可惜错过了征文期限。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依心阁主        2010-02-27 23:45:15
  问好,元宵节快乐噢,远握!期待更多佳作!
依心做人,依心做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