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山村桃林(散文)

精品 【东篱】山村桃林(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19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2发表时间:2021-05-27 16:23:16

【东篱】山村桃林(散文) 从老家的集市上买来桃树苗,扦插在父亲迁居的山村“高水”。这些桃树,长得葳蕤繁茂,于我的心中,是一处桃花源,而对于父亲来说,这里是他寄托着的乡愁。
  
   一
   我的父辈在六十年代末被生活所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在这个叫“高水”的偏远小山村安家落户。从此,他乡变成故乡,也变成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也许只有失去的多了,才更懂得珍惜。在父辈的眼里,没有战乱,无需逃亡,那就是幸福。有薄田几亩,草房数间,那就是家。父亲带着一家老小在此处安然地生活着,便常常念叨着,找到了幸福地。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简单。
   在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形势一片大好,父亲突发奇想,竟然带领着全家,回到了故乡探望亲人。
   集市上人流涌动,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鲜活的鱼虾在蹦跳,顶花带刺的黄瓜在微笑,圈在笼子里的鸡鸭在欢唱,商场里各种款式的衣服挂满了架子……最让父亲感兴趣的,却是花木市场上的那捆嫁接改良过的桃苗。在此之前,父亲在高水没少种果树,什么梨树、桃树、柿子树、枣树,都种植过,可那些树都是野生的,都是没有经过改良的,果小味涩,口感非常不好。我偷偷地看了一眼父亲,只见他俯下身子,把一捆桃苗翻过来掉过去,反复打量着。也许,他在心里盘算着高水家乡的那块坡地能种植多少棵桃树,也许他想像着高水家乡满山遍野盛开桃花的样子,也许,他闻到了桃香,闻到了钞票香,他在憧憬着未来。这一刻,他不能不仔细合计合计。
   这一棵棵桃苗,伸展着浅褐色的根须,细细的枝上鼓着无数个小芽苞,那一个个小苞啊,像是在张嘴吮吸着,它嗅到了这个春天的味道,暖暖的春意充满了迷人的乳香。是的,只要把桃苗沾上土,浇上水,那根须定会“咕咚咕咚”地大口吸收着养份,那小苞定有小鸡破壳之势,奋力挤出。父亲亳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一大捆,差不多有上百棵的桃木苗,立刻起身返回高水。回到他的故乡,只是为了买这一捆桃木苗?这一捆桃木苗让他有些忘乎所以了,他紧抱着桃木苗,竟然忘记了这次出行的目的。难道这些桃木苗就是他的亲人吗?谁都不好去违拗他的意愿,于是,我们反转回身,一路上又是转火车,倒汽车,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树苗,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在脸上像绽开的花朵,他这般高兴,是我在很多年里,所看到的唯一一次。
   回到高水,这些桃苗把外公家“对门岭”上的那块旱地全部栽上。我家与外公家同住一个村庄,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耕地也不分彼此。
   离那块旱地的下面就有一条潺潺而流的溪水,可坡地在半坡上,水往低处流,怎么都够不到,我们只能“望溪而叹”,每年只能选择雨水丰沛的上半年种一季水稻,下半年雨水少,水稻无法“安家”。对于刚刚分田到户,这土地,如同重新构思生活的稿纸,铺展在农民的面前,农民对待土地如对待自己生命一样珍视。好好的一块地眼看着搁闲半年,心如芒刺。
   父亲那时便有着很长远的打算,这是父亲的长处所在,我不及父亲,但我跟父亲谈论事儿也学着他的样子,往将来去说,常常可以把父亲的兴趣调动起来。
  
   二
   外公看着买回的这些桃苗,如获至宝,眼睛里大放异彩,跟爸爸当初看见桃苗时的眼神是一样的。
   第二天,外公立刻号召着全家老少齐上阵,在他的监督下,全家人便上路了。一路上,阳光柔照,彩云漫卷,风儿轻拂。外公对种植桃树很是讲究。他叮嘱着舅舅,每个坑必须深挖一米,宽度也不得少于一米。刚刚十来岁的舅舅,不敢“抗命”,翻了翻白眼,只好低头抡起锄头吃力地挖坑。爸爸一担又一担挑着“火土灰”往坑里填,管这叫“打底肥”。外公一锹一锹在火土灰上撒上一层厚厚的细土,做完这些,便可以栽树了。在地里上蹿下跳的我兴冲冲跑过来,帮着大人们扶着小树苗。走路还不稳的弟弟看到我扶苗,再也忍不住了,颤颤巍巍从地垫里爬出来,拿着一棵桃苗摇摇晃晃走过来,也过来帮忙。
   自从有了桃园,一家人比之前更加忙碌了,喜悦也更多了。总能看见外公披着一身绚烂的朝霞,扛着锄头,牵着牛儿往返桃园,家里的那条大黄狗不紧不慢地尾随着。
   外公锄草,培土,修剪着桃枝,清除着害虫。外公还“自学成才”,成功掌握了桃枝嫁接、桃枝扦插、桃树压枝的育苗技术。他还把培育出的桃苗无偿赠给了乡亲们呢。几年工夫,高水的屋前房后,塘岸溪边,荒山坡地,都栽上了桃树。春天,整个村庄,被桃花层层包裹着,燕儿低飞,蜂蝶成群,嘤嘤嗡嗡,有桃树,有鸟鸣,村子仿佛一下子活泛了,成了生动而又神秘的桃花源。
  
   三
   经过几个春秋的风拂雨润,桃树铺满了整个山坡,它们枝桠或横斜,或高耸,或笔挺,或虬曲,或交错或勾连。整个桃园所形成的苍莽之气绵延而去,气势磅礴。想不到啊,不毛之地的荒山坡被桃树一装点,就成了锦花簇拥的多彩玉带。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蛰伏一冬的桃树如灵魂附体,也似积蓄能量,一旦温度提升,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热,挂满枝头的花苞像涨满风的帆,更像火热的心在律动,眼看就要冲出胸腔。一阵暖风袭来,“呼啦啦”,一夜间,桃花全开了,那是怎样的壮阔美丽啊!天地间,天蓝地粉,一团喜气,这一树一树的桃花啊,有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她点亮了人的双瞳,震撼着人的心灵。究竟是谁的一双神奇丹青手,挥毫泼墨于山坡,让这里改变了模样。或许应该是嫦娥姐姐的玉手一挥,将天上的云彩洒落了人间,驻留在我的家乡,不肯再游移而去了。
   置身桃园中,很难分清桃花到底是浓烈还是恬淡,是从容还是切急,是孱弱还是刚强。对,是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娇艳中充溢着坚韧!我更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震慑,那一棵棵桃树啊,仿佛有着腾游时空的气魄,在弹唱着生命的旋律。我被她的“柔情”征服,溶解。我常常陶醉在桃花丛中不可自拔,真的是花不醉人,人自醉啊。
   外公还在桃园的树隙间种上了各种蔬菜。那时的我,总喜欢屁颠屁颠地跟着外公,在桃园里跑来跑去,如果累了,找一棵沿溪的桃树倚靠着。溪岸边,柔草如茵,青翠翠,密匝匝,有的叶片上还擎着露珠,间或点缀着几株或粉或黄或白的小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还有挨挨挤挤萌态十足的蘑菇,蒲公英撑开着小伞正准备远行。溪流静静地淌,鸟儿欢快地唱,蜂蝶纷飞,黄狗儿上蹿下跳,与鸟儿、野兔、田鼠捉迷藏。牛儿悠闭地啃食着青草,村庄中升腾着袅袅的炊烟……外公偶尔也会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与我聊天,讲故事,或互相搞怪,或传授着一些农业知识与我。常言道,隔辈亲,亲又亲。这种温馨的祖孙情,是无需修饰的爱,无疑给桃园里增添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啊,桃花源啊,有的不仅仅是神秘和浪漫,还有着相约其间的温暖与满足啊,不必寻寻觅觅,自造桃源成天地,祖孙相处于其间,这样的格调,才是唯美,那时,我也懂得了美在于创造的道理,外公也说,人一生都要不断创造美,这就是人生。人必须超越糊口蔽体的生活,于平凡的日子里还要去创造更有意义的美。
   这里因为有了桃花源的美,似乎周围一切都马上生动起来了。
   小溪对岸的田野里,男人们正扶着犁耙耕作,欣赏着脚下翻着的泥浪,一声声不紧不慢呵斥着耕牛。女人们,分秧插秧,一行行一排排,青青的、针锋般的稻苗正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桃花源是背景,人为的活动才为桃花源注入了活力,真的是相得益彰啊,这样的画面显示的是美和力量的融合。
   我故乡的桃花源,远胜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吧,因为创造远比寻觅更有价值。
  
   四
   端午时节,桃园里的各种蔬菜要粉墨登场了。茄子穿上了长长的紫袍,又青又红的辣椒吵着闹着,丝瓜缠缠绵绵爬满了瓜架,冬瓜披上了白纱,又大又圆是南瓜,扁豆花羞羞答答静悄悄地开……最重要的是,那又浓又翠的桃叶再也藏不住那红红的蜜桃了,呈现着一派“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的丰收景象。那蜜桃诱人的香味啊,弥漫着整个村庄。每当有乡人路过,都赞不绝口,外公总是笑眯眯地出来迎着,并挑出又大又红的蜜桃摘下,让乡人尝尝鲜,乡人总是摆手推辞着说,老伯,你给我家的桃苗上面也挂着果呢。外公还是坚持,挥动着手高兴地说着,一大片呢,不差几个吃的。乡人只好接过,憨憨的笑着,坐下来美美地吃着桃子。桃园里,一派和谐的景象。
   外公是富于想象力的。他说,桃花源里种菜,菜的味儿就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外公也知道有个陶渊明,说那是我们江西的骄傲。这菜也有了“桃味”,吃了就浪漫起来了。这是闲话,找不出什么根据,但不乏美感的想象,于是,我认为外公活着的那些年,因有了桃树园,一定是非常惬意的。
   到了釆摘季,桃园里更热闹了,乡亲们主动过来帮忙,有的扛来梯子,有的举着柴钩,有的挑着箩筐……事毕,外公外婆总会领着我,挑些大大红红的桃子,每家每户送上一些。感谢的话不用多说,欣然接过就是彼此的幸福。
   桃园,满足了家人的口福,增添了家里的经济收入,为乡村绘就了一幅桃源盛景图,更可贵的是村庄里的人们,用一颗淳朴热爱的心,诠释着“桃花源”最本真的意义。
   事隔多年,我静下心来去慢慢回顾,内心依然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家乡的这一切使我洋溢着一股充沛的激情,它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面,永永远远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愉悦着我的心情。我曾经错误地认为,生活就是金钱、成功,或是权力。我现在发现,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生活古朴,男女老少简单而快乐才是最重要,最本真的。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爱着家乡的那片温暖的桃源地。她,就是艺术的温床,孕育了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
   我曾经对父亲开垦的这片桃花源做了一些思考。在大集体时代,高水村相对封闭,人们并不以为在屋前屋后种植桃树是什么不合政策的事,而且这些桃树可以结桃的时候,正赶上了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初,春风更温润,习习吹拂,桃花盛开,桃儿满枝,桃甜入心,这些都是我老家桃花源的特色,也是不可忘记的历史记忆。
   我父亲谈起改革开放,总是说他的桃花源,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这个例子的色彩斑斓,对于我的父亲而言,或许比任何歌颂时代的作品都要深刻。
  

共 39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湘莉老师的散文,我知道,她的一家到高水存落户,故乡的概念就发生了转换,尤其是这个村落接纳了一家外来人,还准许她的父亲开垦一处山坡种桃,这实在是一个不能不写的故事,因为这里曾经产生了生活的希望,那个桃花源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美的所在了,而且是蕴藏生活美好希望的地方。这个山坡的桃树是作者的父亲从老家的集市上买来的,看来,这些桃树是长着乡愁的。所以,这些长着乡愁的树一旦种植到新家屋前屋后的土地里,用不了三两年就成为了一道风景。种植希望的时候,那些细节都是诗,也无法让作者忘记,这是种植桃花源,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意,也预示着生活的彻底改变。桃树长成,风景精美,我们的生活不单单是靠那些物质的,还要有精神的熏染,这样的熏染来自桃花源。于是,作者也明白了关于美的道理,懂得了创造美的人生道理。故乡的桃花源可不是少数人观光的地方,也不是陶渊明笔下的神秘,而是一村邻居尽享丰收,品尝果实的地方,人生的温暖,不是只有那个热炕头,还有人心的力量也是温暖的。作者揭示了这处故乡桃花源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诞生的,所以这个桃花源就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记忆,风景这边独好啊。这篇散文,内容充实,格调完美,有桃源的故事,也有唯美的风景,古今融汇,以古衬今,别有情趣。语言优美,不乏想象,用词生动,浪漫色彩浓厚,符合题材的表达要求。散文的意旨从来都有深浅之分,这篇散文,文笔所及,一直牵动着历史,所以只有的桃花源是非常厚重的,人生的希望,人生的感染,历史的存在,大胆的想法,都是值得玩味的,尤其是这篇桃树林在春风中葳蕤飘雪结果,其风景意义就深厚极了。很喜欢读湘莉老师的散文,捕捉看点的功夫很到家,值得学习。推介赏读,感受精彩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060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5-27 16:25:16
  桃花源里有了生活的希望,有了历史的春风,就不一样了,无论魏晋,也无论唐宋,只看今日之桃花源,足以让我们醉倒了。感谢湘莉老师投稿东篱,贡献这么精美的散文佳作,问候湘莉老师夏祺,谨祝笔健,桃子在五月应该可以吃了吧?我想吃。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7 17:07:54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精心编辑,费心修改,令拙文有了光彩,辛苦了!深谢老师一路呵护,一路扶持!遥握问好!谨祝一切安好!
2 楼        文友:岚亮        2021-05-27 17:31:55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很喜欢那个叫高水的地方,因为有小溪潺潺入梦来。今见《桃花源》,更喜欢高水了。“老家变故乡,异乡变吾乡”,是一种无奈的变迁,还好,在乡愁泛滥的季节,故乡的桃树来了。几度风雨,乡愁的花朵便结出了希望的果实。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成了我的桃花源。本文视野开阔,想像丰富,挖掘深透,笔触细腻,行文清丽,清新脱俗,隽永唯美,与桃花源甚是匹配。拜读大作,大赞特赞!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7 20:50:33
  深谢老哥美评,溢美之词湘莉权当对我的鼓励!欢迎来高水做客。那个“桃花源”确实很美,穿过田野,跨过一条小溪就到了。桃儿快熟了,欢迎来采摘!哈哈,遥握问好,谨祝夏祺!
3 楼        文友:鸿鲲        2021-05-27 18:48:43
  不是陶渊明虚拟的桃花源,是自己一家人创造的桃花源。劳动创造美,在政策的缝隙里,父亲独到的想法,竟创造了一个美丽的高水,给孩子们一个诗样的童年,令人钦佩!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7 20:58:14
  深谢鸿鲲老师到访留墨,老师解读深刻,很是喜欢!那个“桃花源地”,确实是我的父辈们一手打造的。现在回想,父辈们在高水安上家确实不容易,付出的艰辛,只有经历过人才能感受的到。遥祝问好,祝安!
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5-27 19:17:01
  不一样的桃花源,源于父亲开坡种树,这道风景在湘莉老师笔下,已超出了陶渊明笔下的盛景,乡亲们和睦相处亦如春风,人们笑开了脸若桃花般的笑脸,缘于母亲乐施善助,缘于改革开放的春风,缘于他乡颤变成故乡的幸福感。写乡村不论瓜果,桃树技蔓形态各异,如星、月、日文笔生动富有灵性,极富美感,超好的文!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7 21:01:22
  谢谢鸿雁老师到访,你的唯美留评湘莉甚是喜欢!权当对湘莉鼓励!再谢,遥握问好,谨祝夏祺!
5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5-27 20:12:21
  一家人种下桃苗,便是种下了日子的期许和快乐。勤劳的外公,善良的外婆让人印象深刻;浓浓的亲情,纯朴的乡情温暖人心。美丽的桃花让生活明媚起来,红红的桃子醉了童年。好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一个令人神往的桃花源。桃花源,就在湘莉老师笔下,在我们心中。只要心存美好和善意,生活就是桃花源!欣赏美文,大赞!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7 21:04:44
  谢谢明月老师精典解读!比小文深刻唯美!明月老师的文章一直是湘莉学习的范文!感谢遇见!遥握问好,谨祝夏祺!
6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1-05-27 20:46:30
  桃花源,原来是莉莉姐敬爱的父亲所开垦,比陶公的桃花源更美更真切。和家人一起种下桃苗,种下希望和快乐。红红的桃子,幸福了童年,浓浓的亲情,甜在桃子里。好文,大赞!如今桃子熟了吧,莉莉姐快递来一箱,让我甜甜。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7 21:08:49
  谢谢太阳妹妹深情留评!对家乡,我有着很深的感情,当时家乡虽然穷困,但山水很美,人情厚重!这些,足够温暖我一辈子。再谢太阳妹妹,欢迎来高水玩。
7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5-28 00:22:17
  种植桃树,建设美好家园,立意便新颖而生动。一家人勤勤恳恳,夯实生活的基础,也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生动的画面,流畅的文字,构成了一处美丽的桃花源!人间天堂是靠汗水浇筑而成的,主题凸显,有力,大赞!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8 06:20:55
  谢谢男孩老师百忙抽空到访留墨,你的美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鼓励!遥握问好,谨祝夏祺!喜欢你的“森林系列”,给人不一样的心灵享受。
8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5-28 06:38:25
  湘莉老师笔下的桃花源,堪比现代版的《桃花源记》,可谓与同是老乡的陶渊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陶渊明笔下是洞然发现了桃花源,而湘莉笔下的桃花源重在创造,一家人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属于家长人的桃花源。笔墨生花,韵味无穷。那浓浓的亲情乡情弥漫再桃花源,幸福满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桃花源。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8 07:46:59
  谢谢习之老师到访留墨鼓励!你的美评让湘莉汗颜。不过真的很喜欢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地,很美!一直是湘莉心中向往的地方。遥握问好,谨祝夏祺!
9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05-28 08:36:05
  古人文中的桃花源是一场梦境,而莉莉笔下的桃花源是家乡一处生动的风景,明媚了生活,柔美了时光!桃花源中桃花朵朵开,每一朵花都是全家幸福的笑脸;桃子个个甜,每一个桃都浸透着全家洒下的汗水。艰难岁月里,有了对好日子的期盼,有了村邻们互敬互爱和谐相处,流淌的光阴中弥漫着桃的醇香甘甜!好文,字字唯美动人,句句情感浓郁,感染力极强的文字,欣赏,陶醉!问候莉莉夏日清安!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28 09:19:01
  深谢香香公主百忙抽空到访,并深情留墨鼓励。再谢!感恩遇见,感恩一路陪伴!让我们一直好下去!遥握问好,谨祝生活愉快,万事顺意!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