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新】西部之行(散文)
一
酝酿已久的克拉玛依之行眼看着就要付诸行动了。不禁然间,却使人有些莫名的兴奋与激动!此次的活动是同学们聚会时策划的——西部之行;之后,大家便各自积极行动起来,做了许多筹备工作,购买了一些食品;矿泉水、水果、面包之类。除此之外,还准备了一些换洗的衣服。
此次出行旅游一共有八个同学、两辆小汽车。清晨起来抬头一瞧,天气还不错,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丝风,看来老天爷很给面子。
我急忙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开车到了104团麓溪花园的院子里,等候着同学们的到来,然后集体出发。此次活动的主导倡议者是同学群里的群主张心灵,她聪明能干,号召力强。再加上她一手遮天的性格,几乎什么事都由她说了算;走哪条线路,在哪里停歇住宾馆,逛哪些风景区,几乎都是由她一手制订、并定夺!其他的同学只是瞎嚷嚷,犹如一群树杈上的麻雀,叽叽喳喳,敲敲边鼓罢了。无论如何,为了此次西部之行,群主张心灵可谓是劳神费力,功不可没!她办事细致入微,考虑周全;见多识广,再加上组织能力强。在学生时代,她就是班干部和文艺骨干,能歌善舞,学习成绩优异,再加上长得俊,所以深得同学们的青睐与追捧!
今天,她身着精干的旅行装,显得即时尚又拉风。大家陆续聚集到麓溪花园之后,把一些准备好的东西通通装进了后备箱。张心灵左顾右盼,大声叮咛着:“大家再仔细检查一下,可别落下什么东西了,身份证可一定要带上啊!”
我嘻哈道:“那些都不是事,按照你的吩咐,我们啥都带好了。没必要再啰嗦了,抓紧时间开路地干活。”
张心灵呵呵笑道:“还开路地干活呢?杨俊民,你啥时候加入日本国籍啦?投敌叛国,死了死了地有!哈哈哈……”接着,她手一挥喊道,“那还愣着干嘛呢?大家听好了,立马出发。第一站直奔克拉玛依,出发走人!”
听到命令后,我立刻发动了汽车。随之,我的心跳也无来由地加速,看来,期盼已久的西部之行终于启动了。
车里乘坐着三位老同学,两男一女;何伟、瞿江和唐闽。我们一路向着大西北行驶,从四道岔直接驶入了乌奎高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速公路建造的即宽敞又平坦,仿佛眨眼之间,汽车就驶过了昌吉市。再往前就是我比较熟悉的呼图壁,那里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曾几何时,我们这批小知青被分配到呼图壁县芳草湖农场去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每当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与往事,只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感慨;即令人难忘又心有余悸!
每天清晨集合队伍,扛着铁锨十字镐和砍土曼到大田里去辛勤劳作。尤其是下雨天,左手提着萤火虫似的马灯,右手还要紧握着铁锨去浇灌麦田。一不留神跑了水,只忙得手忙脚乱,晕头转向,连庙门都找不着了……
对于我这个淘气包来说,可谓是苦不堪言,难以承受!后来还算老天保佑,只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由于我的英语基础好,被推荐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统一集中考试。没料到,居然一举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不久便被破格抽调到学校里去当英语老师……
二
何伟虽然已经退了休,但她的长相一点都不显老。不认识的人眨眼一瞧,压根就不敢相信她是个当奶奶的人了。不难从她风韵犹存的身材以及姣好的容貌得出结论,当年的她肯定是个美人胚子。她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甜甜地微笑着,似乎很舒服很惬意,说:“大伙说说看,咱们这群老帮壳子整天待在家里多憋屈啊,天天为了孙子洗衣做饭,忙里忙外,每天接送去幼儿园,哪还有闲工夫跑出来游山逛水哟?总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虽然吃穿不愁,有时候总觉得能把人憋死!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多好啊,出去溜达溜达,透透新鲜空气,多滋润,多舒坦啊!”
瞿江撇嘴道;“老太婆,孙子孙女你敢不接送试试看,看儿子不敢把你一脚蹬出去。就是儿子不吭声,儿媳妇还会有好脸色给你看?”
唐闽悠悠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只图自己享受,谁还会惦记父母亲?就是惦记,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可不是嘛,我们老两口一辈子辛辛苦苦积攒了十几万块钱,儿子买车时,还不是一把抓了去。”
“嗨!没法说,现在谁家的孩子不啃老?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等咱们这些老家伙百年后一蹬腿,啥东西啥遗产还不都是儿子和闺女的。”
何伟说:“今天大伙高兴,不说这个沉重的话题了吧。”何伟性格开朗,心直口快,学生时期她就是班里的课代表;她学习刻苦,完成自己的作业之后,还时而帮助其他落后的同学。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她是老师手下的红人,也是老师的小助手,经常协助老师做事,收发作业什么的。一路上,她和瞿江时不时找茬斗贫嘴。
瞿江衣着时尚,性格幽默风趣,一个看似很严肃的话题,经他的嘴巴一编排,顿时就成了一个幽默风趣的浑段子:
“两人面对面,说干就干,为了一条缝,累了一身汗。”他扫描着大伙说:“请大伙猜猜看,打一动作,是干什么的?答对了有奖,答错了可要请俺喝酒吃大盘鸡喔。”
“还好意思说,骚情货!哈哈哈……”车内顿时一片哗然。
何伟撇嘴道:“喔哟哟哟,真没想到啊,咱们的瞿江老同学老当益壮啊!老了老了还学会骚情了,这个谜语难道还用猜吗?傻子都猜得出来,不就是男女之间那点破事吗?”
瞿江也撇嘴道:“哟哟哟哟!大美女,竟敢说俺骚情!谁不知道你是西山一枝花,一出校门就被副团长的贵公子一把虏了去,当了压寨夫人。气死人啦,好端端的一块肥肉落到了狗嘴里,嘿嘿嘿……”瞿江一边躲避着何伟的击打,一边吼叫着,“告诉你们,千万别把谜底往歪里想啊,心思要摆正点儿,可别跑偏喽。实话告诉你们吧,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肮脏龌龊。再提示一下,是一种很累的体力活呢。”
我说:“喔喝,我们说错什么了嘛?刚才何大妹子都猜到了,干那种糗事本来就是个力气活嘛。”
“嘻嘻嘻,哈哈哈……”车内顿时又炸了锅。
瞿江吼:“都是一群骚怂,脑筋急转弯难道都不会吗?拉大锯知道不?”
笑声嘎然而止。
“喔喔,原来是拉大锯啊!嘿嘿嘿……也怪你没说明白,内容混淆不清。只能这样评判,两个答案都没错,难道不是嘛?”
当年在学生时代,瞿江的身体素质特别棒,尤其是跑步、飞毛腿似的跑的飞快,谁也撵不上他。他办事有主见,说话办事沉稳得体,许多女同学都认为和他待在一起有安全感。
唐闽做人做事中规中矩,沉默寡言,仿佛城府很深。我们四个人的关系走得很近,几乎达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一路上大家无忧无虑,想说啥就说啥,车内一片欢声笑语。
汽车风驰电掣,一路奔驰着驶过了三坪、五一农场和昌吉市。在进入呼图壁检查站时,大家都要下车去接受安检。出示身份证、畅行码,还要登记等等手续。经过了一番安检之后,安保人员才放过我们。然后,我们在呼图壁县城里稍作休息。县城不大,街道却十分整洁。街面上行人稀疏,俨然和当年相差无几,是个人烟稀少的小县城。人们悠闲地逛着街,似乎徜徉在慢半拍的河坝里。街道两旁树林密集,来到了一个公园门前,一问才知道不要门票。不要门票何不进去瞅瞅呢?公园内树木参天,枝繁叶茂,野花茵草散发着一股股扑鼻的清香。
公园内建造了人工湖、莲花池,以及爬满了紫藤花瓣的长廊亭阁……
与此同时,不禁使人联想到了江南景色……
公园内不少游人悠然自得地散着步,还有的父母亲带领着孩子嬉戏玩耍,一派安定祥和之氛围。我们找到一些美丽的景点拍照,摆着各种姿势做着各种动作,尽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拍完照之后,我们来到了树荫下,坐在长条椅子上吃着自带的食品,补充一些能量。稍做休息之后继续前行,向着玛纳斯进发。
三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玛纳斯。玛纳斯以前我去过一次,现在变化非常大,今非昔比,都快分辨不出东南西北了。街道比从前宽畅平坦了很多,当初都是沙石土路,坑坑洼洼,汽车驶过扬起一片尘土,遮天蔽日!
昔日的玛纳斯住房条件特别差,大多数都是矮平房,高楼跟大熊猫似的少的可怜。眼下的平房却成了稀罕物,处处耸立着高层住宅楼。
我们在玛纳斯溜达了几圈,最后选中了一家民族餐馆。这家餐馆卫生搞得还不错,即干净又雅致。装修得很奢侈,格调别具一格;餐厅里墙壁上挂着几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巨幅油画,一副是激情澎湃的刁羊活动,另一副是一群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在翩翩起舞……
除了我之外,每个人都要了一份过油肉拌面,不大一会拌面就端上来了。我要的是素菜拌面,只吃了一口,就领教了这盘拌面的厉害,我看着盘子里的拌面,如狗拿刺猬,无从下口。与其说是拌面,倒不如说是钢丝面,硬棒棒地难以嚼动。
同学苟民说:“这拌面太好吃了唉,即筋道又有嚼头。”
我头也不抬地挖苦道:“既然好吃,老弟你就再要个加面,攒着劲多吃点儿。”
吃罢了饭,浑然间,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拌面好不好吃并不重要,也并在于它的味道如何,关键是要看你的牙口好不好?再加上肠胃的消化功能还行不行?今非昔比,好汉不提当年勇,目前的年龄一天天在变老,啥都搞不成,许多事情却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我们进入车内发动了汽车,朝着克拉玛依行进。一路上听着优美的音乐歌曲,欣赏着沿途绮丽的风光,可谓是悠哉游哉!公路两边是成片的农田景色,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再往前行,就是被称之为“荒漠之舟”的石河子市。石河子市区地阔方圆,建造布局井井有条,十分雄伟壮观。周边的呼图壁,玛纳斯以及奎屯那些小城镇与此相提并论,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石河子市常住人口有六十多万,这么密集的人口居住在这片“荒漠之舟”,在历史悠久的记录里可算是首屈一指,是比较罕见的!
很多人都知道石河子广场上有座“王震将军”的铜雕像,附近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犁”雕塑。这两座雕塑遥相呼应,造型奇特,其含义深远,蕴含了多少感天动地的军垦故事……
解放初期,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三十多万解放军战士浩浩荡荡地直奔大西北而来,为了解放新疆,便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进了新疆。当时国民党的留守部队近十万人,眼瞅着三十万大军猛虎般扑来,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驻守新疆的总司令陶诗岳见状吓破了胆,当了缩头乌龟,不敢做任何的抵抗。甚至于没放一枪一炮,就义无反顾地缴械投降、投诚起义了……
只有一小股敌人和当地的异教徒交织在一起,他们死不投降,逃进天山深处负隅顽抗,作最后的垂死挣扎。随之,解放军就派出小分队对他们实施追击歼灭,没多久就被全部消灭之!
从此新疆和平解放了!
随后,全体官兵接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令:编制不变就地专业,化剑筑犁,屯垦戍边,保家卫国!在有史以来的记录里,党中央毛主席这一决策却是深谋远虑,英明果断。
从此以后,“新疆建设兵团”这个名称便奇迹般地诞生了。全体官兵手握钢枪,扛着工具在人烟罕至、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的戈壁滩上艰苦奋斗,摸爬滚打,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打土坯盖房屋,开荒造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疆建设兵团”在解放新疆和建设新疆方面立了汗马功劳,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大家围绕着王震将军的铜像,瞬间肃然起敬。又抚摸着那座几十吨重的“天下第一犁”雕塑拍照留念。游览完了石河子市,我的又启程直奔克拉玛依市。傍晚时分,举目远眺,望见戈壁滩上耸立着一架架“磕头机”,那庞大的“磕头机”犹如机器人,一上一下慢悠悠地抽着石油。与此同时,大伙情知道距离克拉玛依已经不远了。何伟兴奋地朝着窗外嘶声呐喊起来:“克拉玛依,亚克西吗?我们来了耶!”迫切之情溢于言表,都想亲眼看看传说中的沙漠之城。少卿,汽车驶入了一段长长的下坡路,之后便进入了克拉玛依市区;宽敞的马路,街道两旁整齐划一的树林,以及林立而壮观的楼群和商场。不难得出结论,克拉玛依是一座时髦的现代化城市,这和我想象中的克拉玛依大相径庭,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儿时经常聆听收音机里播放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到这里来驻马我瞭望过你
啊——克拉玛依
我不愿走近你
你没有歌声
没有鲜花
没有人迹
……
可是,眼前的景象却使我惊呆了,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群主张心灵来之前已经把酒店订好了,直奔酒店之前,张心灵和老同学孟宪芳取得了联系。孟宪芬也是我们班里的老同学,现定居在克拉玛依市。当听说我们到了克拉玛依时,她在电话里大呼小叫,让我们啥都别做,立即到她家里做客,并给我们发了位置。我们根据定位很快找到了她家,她早在楼下已经恭候多时了。孟宪芳最近做了心脏手术,才出院不久。就这样,她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前来迎接我们,不禁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