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走进清水塘伟人的家(散文)
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我乘坐公交来到清水塘长沙市博物馆,怀着一份虔诚和崇敬之情,瞻仰伟人毛主席与妻子杨开慧结婚后相聚在一起从事革命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他们共同生活的第一个家——清水塘。
沿着一条通道小门步出,映入眼帘的是由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5年元月题写的“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碑廊为湖南近代民居式风格建筑,全长198米,有间置廊亭四座。廊亭曲折相连,蜿蜒犹如长龙游弋。廊内嵌置大理石一百块,镌刻着已正式发表的毛主席诗词、对联和手书古诗词一百零四首。书法金字白底,遒劲有力,大气磅礴,独显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大家风范。
走出碑廊,沿一排桂树前行,是毛泽东雕塑广场。这尊于一九六八年用铝镁合金铸成的塑像,总高为12.26米,此数字正好与毛主席12月26日的生辰相符,含意深远。塑像身后青松吐翠,两旁的红樱枪造型路灯似乎也意味着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思想。
沿着广场右侧的一条柏油路直行,就是享有盛誉的清水塘。清水塘分上下两口,岸边垂柳成行,树间鸟声啁啾,塘中之水碧绿清澈,有绿绿的浮萍漂浮其上,两岸的树木倒映在水中,显得极富诗情画意。
围绕水塘转半个圈,再向前行走五十米,一栋青砖木质结构的精致小屋便耸立在眼前,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清水塘22号——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毛主席与杨开慧夫妇共同生活的第一个家庭,也是他们婚后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顺着青砖小屋朝右看去,立着一块浅黄色的大理石,上书毛主席于1923年12月赠予杨开慧的《贺新郎·别友》一词,这里也是见证主席与妻子离别之伤心地标,词中“横塘”即指这里的清水塘。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采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用真切细致的白描,把夫妻间的离情写得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全篇始终围绕一个“别”字铺写,从话别、送别再到别后,脉络分明,叙述清晰,但全篇又不见一个“别”字,让读者通过词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去慢慢体味。整首词情真意切,表达了主席与妻子杨开慧之间的深情厚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阅后不禁心潮翻涌。
沿一扇黑漆的小门入内,是一块小坪,踏台阶而上,跨入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年轻时的一张半身像。凝视着伟人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仿佛看到了主席那“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雄才大略。
这是一栋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普通民房,三开间,屋前屋后有小院,厨房、杂物间一应俱全,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子右侧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的住房,墙上挂着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房子左侧是毛主席和其他委员经常开会的地方。也就在这里,毛主席策划并指挥了湖南一系列工人罢工运动,如著名的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等等。同时还在这里筹建了湖南自修大学,所以这里既是中共党史上最早的招待所,也是毛主席结婚后和杨开慧组建的第一个家并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1923年4月,毛主席奉调赴上海参加党中央工作后,直到第二年,杨开慧才由此离开。
据在这里执勤的介绍,1921年,长沙某洋货铺老板在清水塘22号建造了这栋房子。当年,由新民学会会员、毛主席的好友易礼容经手租下,作为中共湖南支部秘密办公和毛主席住宿的地方,同时也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组建的第一个家,毛岸英、毛岸青均出生在这里。
我查资料得知,抗战后的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大批难民和伤兵涌入长沙,同年11月,日本侵略军攻入湖南北部,并轰炸了长沙和衡阳,长沙的局势十分严峻,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对长沙能否守住十分缺乏信心。蒋介石提出焦土抗战的作战思想,认为即使烧毁长沙也不能让日本获得任何物资。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接到电报,在11月10日的会议中传达了蒋介石的思想,并组织纵火队伍。当城东南的天心阁放火时,即开始全城放火,大火持续了整整五天五夜,古城长沙2500多年的历史财富几乎被毁灭殆尽。这就是长沙最著名的“文夕大火”。因清水塘地处古长沙城的郊区外,在“文夕大火”中幸免于难,现已成为长沙市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革命历史建筑物原物。
当我走出这栋别致而又极为普通的民房,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想象着毛主席这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也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主席以伟人的博大胸襟,以气贯长虹的精神气概,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心怀天下,无私无畏,从这里走出,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带领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最后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处在这样一个伟大变革的和平时代,享受着先辈们从未享受过的幸福和自由,我们绝不能忘记是谁带给我们这美好幸福的生活,又是谁让我们挺直腰杆真正作了国家的主人。是毛主席和他的战友,是无数先烈和仁人志士,以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奉献精神,才打出了这片红色的天地。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缅怀伟人,就是要时时记住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唯有不忘初心,好好工作,富国强民,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共筑强国强军、中华民族复兴梦,才不会愧对伟人和无数革命先烈的宏大遗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