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手表(杂文)
科技的进步将要淘汰手表的时候,它却似乎是一夜之间华丽转身几乎要成了奢侈品。达官显贵、影星歌星乃至俊男靓女无不以腕处戴着一块奢侈品手表而显其地位的高贵,百达翡丽、积家、宝玑、江诗丹顿、卡迪亚……成了富人的一种“范儿”,如同豪车,成了富有的标志。芸芸众生里奔波劳苦的百姓,有的也戴手表,价格也是几百到几千甚至上万几万的不等。朋友聚会,谁的腕上戴着一块手表,众人不免多瞧几眼。喜欢炫耀的人,遂摘掉手表,拿到手里晃晃、放到耳边听听,然后,似是很平淡地说:瑞士的机械表,花了我八九千的“银子”。说着,他难免嘴角泛起些笑。曾经有一位退休的老干部,不管走到哪里,手机可以不拿,腕上必须戴着他上世纪六十年代买的大罗马表,上发条的时候好像在注视一个婴儿,这就要归到怀旧的范畴了,他把流逝的时光凝结在了机械里。
手表作为计时工具,其肇始大约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士兵将怀表绑扎在手腕上,确实看时间方便了。1918年,瑞士一个名叫扎纳•沙奴的钟表匠,听了那个士兵把怀表绑在手腕上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经过深思熟虑,他开始制造一种体积较小的表,并在表的两边设计针孔,用以装皮制或金属的表带,以便固定在手腕上,自那时起,手表便诞生了。其二把手表的诞生追溯到了拿破仑时代,传说在1806年,拿破仑为了讨皇后约瑟芬的欢心,命令工匠造了一只如手镯般戴在手腕上的“钟”,世界上第一只手表便诞生了。且不说两种说法的真伪,在中国古代用圭表、日规、漏刻为计时工具,西方古代也用沙漏计时,在出现傅科摆计时器的时候逐渐出现了钟表,这些计时工具不能够随身携带,手表的出现给大众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世界顶尖级的手表制作技术在瑞士,起初是机械表,匠人的手工工艺带来了对时间准确精密的显示。其实,最初的瑞士制表工匠来源于宗教斗争后逃至瑞士的法国人,这种法国的制表技艺和当地的珠宝制造业相结合,产生出华丽精美准时的瑞士表,瑞士机械手表最能代表匠人们的技术水准。后来,瑞士也顺应时代的潮流,生产石英手表,这种石英手表成本低廉,价格不高,同样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我国的手表工业算起来也就几十年的历史,但也已经技术成熟工艺精湛了。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谁要是腕上戴着“上海”牌手表,骑着二八“凤凰”自行车,从马路或者乡间小路上经过,那必定会招来不少羡慕乃至嫉妒的目光。当年娶媳妇的“三转一响”中有一转就是表的齿轮的“转”。上个世纪末,随着传呼机、手机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大规模的佩戴手表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手表仍然能不时可见。有人说:喜欢佩戴手表的人,传统、守时、典雅。如果诚如这些人的说法,这个异彩纷呈的社会,手表与手机,就好像酒吧与之茶社、现代舞与之古典舞、咖啡与之茶叶、网文与之纸刊……有着对立和统一。世界因为有了这种对立和统一,才会丰富多彩。
读者以为然否?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