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浅说“诚信”(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浅说“诚信”(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67.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8发表时间:2021-05-31 18:20:0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提出的第三个要求就是诚信。诚信两个字人人都会说,也都认为很重要,但是诚信具体有哪些内涵,要从哪些重要方面去理解,又如何去最好诚信,实践诚信,这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得很清楚的。因此,今天我们就对“诚信”这两个字做一番交流探讨。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那个朝代,任何时期都在讲诚信,提倡诚信。据《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诚之心。“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信是一种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信是一种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更是一种准则,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信,是一种行为验证。然而“诚信”这个词,“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是内心自觉。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从一般意义上说,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言而有信。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待人以诚,纳人以信,方为真正的诚信。《中庸》又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心诚才能明了真理,明了真理才算真正心诚。所以,在不明理时作出的错误承诺,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诚的,怎能再信其行。因此诚信,在古今中外都有谈及,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宗教、专业、操守、人事管理等等,讲不讲“诚信”,成为衡量一个完人的核心价值,承诺思想行动一致,客观证明有信用。相反无诚信者是伪君子。
   《孔子家语》里描述诚信的理想状态就是:“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诚信这个词因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就是:诚于中,信于外。“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贯穿了万事万物的始终。“中庸”这一智慧思想做法就是: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说具体一点就是:“诚”是最看重的本心,先做到“诚”,而后才能达到。中庸之道要“本于诚”,诚信之道要“诚于中”,由此可见,诚之为贵就在于它关乎着内心的本源,是为人为事的出发源点,若本末倒置,只要求表面行为的达标而忽略了对内心意愿的安顿,便是缘木求鱼,背离了“诚信”的本质意义。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在活动中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作为一个富有文明的高素质人才(党员、干部、大学生等),如果这最起码的社会责任都不具备,那么就是他人生的失败!社会也必将会变得残缺,也将由此引发更深层次的危机!所以:有许多思想家就明确提出:国之诚信,在固邦,在安民;人之诚信,在立世,在明道。一个人要立身处世,就当以诚信为本。任何去认识诚信,首先需要我们学习了解一些世界名人对诚信的论述和名言来警醒自己。下面就选学几段名人对诚信的论述:
   英国文学之父,中世纪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乔叟说:“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俄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我国古代哲学家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我国宋代哲学家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要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法国作家左拉说:“失信就是失败,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我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我们学习这些古今中外名人对诚信的论述,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诚信的重要。认识到“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努力实践“言而有信,一言九鼎”的诚信美德。
   我们还可以从古人和现代人的行为中,学习实践有关诚信的美德,请看看下面几则小故事:
   战国时的商鞅,实行变法时立木为信,他立一根木头来重赏搬走的人,“徙一木棍而赏重金”是诚信,他的诚信“非常之举”为变法革新鸣锣开道,从而打下了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基础。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去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不自欺,算是真正的“诚信”。
   著名商大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这则故事说明,“戒欺”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
   《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一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何必等到明年!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也应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跟小孩子开玩笑。孩子年纪幼小,不懂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可见家长教育孩子也离不开诚信。
   古代秀才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数年后,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家道中落,其女双目失明。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季布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赐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有关诚信的故事很多很多,不再多说。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去体验诚信的价值和作用,并学会在社会交往中运用好诚信。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那么,正行莫善于信。诚信为人,就是在养自我清洁之心、正自身坦荡之行;诚信对人,就是在养天地浩然之气、正道义永存之风。
   毋庸讳言,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够很健全,导致有些人心存侥幸,诚信意识和观念淡薄,各种不讲诚信,不讲道德,不守规矩的现象发生。各种不讲诚信、不守诚信的人和事仍然很多,严重冲击着社会秩序,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它当今社会里,确实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见利忘义、坑蒙拐骗、造假售假、知法犯法等等失信的浊流,还有一些不道德的东西像瘟疫一样,腐蚀着人们的心灵,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带来极大危害。抛弃诚信,虚伪就会充斥到生活,生命全无生气,友谊之花凋谢,亲情之果陨落。可见实现诚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政府到每个机关、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到每个公民作自觉的、不懈的努力。倡导诚实守信的文明新风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加快诚信的实现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一些方面去实践: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以诚、以信,讲道义、讲以平等的交往关系。反对“匿情而口合”、“面从而背憎”,应以真情实意对待朋友,不可口是心非,隐瞒实情。真诚是友谊的生命,如果对朋友诈伪而无真诚之情,这只是“乌集之交”。只有肝胆相照的朋友,才是“腹心之友”。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扬雄于《法言•学行》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若交朋友而不交心,不能开心见诚,这种缺乏真诚的友谊是难以持久的,故人际交往贵在真心、交心与知心。其次人际交往之间必须诚实忠信,《论语•学而》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旦欺骗朋友,朋友也不会信任自己,便会破坏了大家的友谊。而真的朋友,能做到如《礼记•儒行》所言:“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就算大家很久没见,当听到有关朋友的谣言,彼此仍能互相信任。第二将人际交往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彼此皆以道义为原则。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深刻地分析说:“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形者忠义……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终始如一。”真正的君子之交以道义为基础,真心相待,友谊是持久的。相反,小人之交以势利为基础,虚假造作,友谊是短暂的。第三将友谊建立在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平等基础上,贵者一方不应以自己的年资、地位、权势、财富作为交友的资本,彼此应当相互尊重,做到正如《法言•修身》所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遇到显贵的人,不会因此奉承巴结;遇到寒微的人,不会因此傲慢自大,这正是平等之交的可贵之处。倘若人人都做好这些方面,那诚信的风气必然盛行起来。
   只有真诚待人,才能收获温暖。心里装着太阳,你的天空就会晴朗;心里装着春天,你的身边就有鸟语花香。只有真诚劳动,才能春华秋实。春天播下的种子,只有经过汗水的滋润,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拔苗助长,只能让你品尝干瘪的苦果。只有真诚经营,才能赢得市场。童叟无欺、一诺千金,既是古老的商业规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精髓。遵从这个理念,开拓者的前途定会一片坦荡。否则的话,弄虚作假,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希望我们每个公民无论尊卑,皆以诚待之,事无巨细,皆以信从之。这样我们的诚信危机将会很快得到根治,心中向往的和谐美满社会就会很快实现!只要我们每个公民把“诚信”二字作为自身美德来要求,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言行,那道德水准就必然会迅速提高,人的社会价值观也就会显示出来。

共 49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来证明诚信的重要。杂文而有趣味性,才使人喜欢阅读,读起来感到舒畅,同时学到不少东西。 黄老的语言特别流畅自然,这是又一特点。 多少年来,人们道德滑坡,不讲诚信成风,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黄老这篇文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好文,推荐阅读!(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5-31 18:20:54
  黄老这篇文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好文,推荐阅读!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31 19:06:29
  今日早上进集市,见到几件不诚信的事,回来急成此文,呼唤诚信道德回家,干事讲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答应了的事就要去尽力办,比如鲁老应承了菊韵总编,就天天辛苦编文,成为我们的榜样。做人要诚信,无诚信不做人。谢谢老先生编按,辛苦了!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31 19:49:48
  没诚信就是最大缺德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31 19:50:17
  没诚信就是最大缺德
活到老学到老
5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06-03 07:08:14
  古今中外,经典名言,千年故事……为了“诚信”,先生凭值自己博闻强识和“五车”富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苦口婆心!为了诚信回归,先生可谓是操碎了心!
   我看诚信做得最好的,还数七十余年来的新中国外交,最差劲的就要数美帝国主义。
   让诚信回家,真的很难,因为诚信的“心”也野了,即使回来了,又能安顿何处呢?关键是诚信没有什么住所了。人们心灵住所有限的空间,都被名利财色占领了,诚信没了位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老八德”恐怕都要找位子……工作量很大很大,只有慢慢来吧!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