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古城名吃老豆腐(小说)
一
隔着碗里几滴黑星星一样的棉油,把小勺探进卤中挖一勺濡软的老豆腐出来,顾雅丽把勺子端在了嘴前。比肉冻软了不少,雪一样白的豆腐,颤巍巍地高出勺面却不会掉落。这是卢家老豆腐的妙处——软而不散,用古城的话说,能拿成个。把勺子放进口中,豆腐入口就化,新鲜的豆花香中还带着一丝让人回味的苦涩。好吃。
刚出炉的火烧也被放在干净的托盘里,有老板卢二旺亲自端了上来。白色的火烧皮上爆着黄色的饹馇,肚子鼓鼓的,像只气蛤蟆一样。火烧太热,顾雅丽用自己带来的纸巾垫着,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火烧的下沿,轻轻咬开上沿的硬边。一股热汽从咬开的口里钻出来,嘘得嘴唇发烫。嘘……吹一吹,仍就又趁热咬了一口。用力嚼上几下,嘴里已满是新麦反复咀嚼后的香甜。边缘厚处筋道,中间薄处酥软。待那股硬边的香甜味淡了,才咬向中间的薄皮处,酥脆有声,面被烤糊的焦熟味又充满了口腔。
其他地方的火烧是圆的,古城的火烧则是长方形。这个古城的特产,只有趁热吃,才有味道。只是,火烧还是太筋道了些,没副好牙口,是享受不了的。顾雅丽一直觉得,自己的姥姥活到八十几岁还不掉牙,就是因为爱吃火烧。这古城火烧,能杠牙。
因为古城人爱吃这口,全城的火烧铺有十几家,可论起口感,大家还是最认卢家火烧、老豆腐的。集两个地方特产于一店。卢家火烧、老豆腐,既经营豆腐,又打火烧。当然,像顾雅丽一样,更多人是专奔着老豆腐来的。
享受了火烧的美味,喝完豆腐,顾雅丽用自己带来的湿巾纸擦一擦嘴。高挑的身材,娇媚的面容,时髦的衣服外,顾雅丽还时刻注意保持着优雅。她知道,形象,一直是自己获得生活来源的重要资本。
丈夫又被送去强制戒毒,家里已经欠账百万。账是丈夫欠狐朋狗友和亲戚的,没用于家庭生活,该着就该着,但孩子还要上学,自己也习惯了高消费,学费和生活费还得靠自己解决。
不用抬头,顾雅丽也能清楚地感知到卢二旺炽热的目光。谁能想到呢。自己的这个初中同学,当年拼了命追求自己的豆腐卢的儿子,现在已成了古城新的豆腐王。卢家的豆腐好吃,顾客常常排队等吃。不起眼的生意,靠着长年累月的积累,反倒挣了大钱。据同学说,卢二旺一年的收益比开个工厂还要多,这家伙已经买了三处门头房,买的时候价格便宜,现在赶上房价上涨,房子的市值已经超过七百万。七百万啊。顾雅丽微微叹了口气。这卢二旺发了财,又一直对自己有意,应该可以在他这里想点办法。只是,就怕过不了他媳妇这关,这个女人一看就精明能干,不知卢二旺能不能翻出她的手心。
不紧不慢地吃完早餐,顾雅丽从手袋里拿出自己带的酸奶优雅地喝完。见顾雅丽来前台结账,卢二旺赶紧笑眯眯地递上微信条码牌。扫完码,顾雅丽把手机收进手包,冲卢二旺微微一笑,轻扭着腰肢到迈步离开。
二
见卢二旺的目光一直痴痴地盯着已经远去女人的身影,正在打火烧的胖伙计王雷鼻中哼了一声。老板是被他的女同学给迷住了。手里忙活着打火烧,眼睛却不时瞄着屋里的情景,王雷的心里跟明镜似的。
自早晨五点开始忙活,已经紧张地干了两个多小时,近二百斤的王雷早是腰酸背疼。不过想着一天二百五十元的工资,王琦心里还是非常欣慰。三姨又给自己介绍了一个对象,女方也已二十九岁,比自己小三岁。说不嫌弃自己的身材,就是要的彩礼多了些——三十万。
三十万。凭自己的收入,三年就能搞定。可几年前父亲得了不治之症,花光所有的积蓄又给自己拉了一屁股账后,还是走了。靠着拼命干活,这两年倒是又攒了十几万,可还是有十几万的缺口,实在不行,就先向老板预支一年的工资。王雷盘算着计划的可行性。男老板怕是不行。这家伙太抠门,除了自己的女同学,对谁都是一副冷面孔。女老板倒是不错,长相虽不咋地,可心地善良,对谁都是一副和善面孔,尤其是对自己,一直像兄弟一样关照着。王雷一直觉得,卢家老豆腐店之所以兴隆,除了老豆腐和火烧的招牌外,其实全靠女老板李真。
为给自己提神鼓劲,王雷用擀面杖在面板上砸出一串清脆、节奏连贯的叫板声。叫板,是火烧行留下的行规,只是年轻人多都不讲究,很少有人能打好了。响亮的叫板声,除了能给干累了活的伙计提神,还能给自己的门店做广告。那声音,就相当于“小店正在营业中,快来吃火烧”的吆喝。
听见王雷的叫板,李真知道是自己的面案师傅累了,赶紧去保温桶里接了一碗浓浓的豆浆晾上。估计晾得差不多了,又特地加了一勺白糖。把豆浆端到王雷面前,李真说,“先喝一碗垫吧着,还得一个小时才能吃饭。”
擦了擦额头的汗,王雷端过豆浆一气喝干。舒服,王雷伸了一下懒腰,把碗放回洗碗池,继续自己的案板操作。要是自己的对象也能这么体贴人就好了,想着女方提出的彩礼数额,王雷的精神恍惚了一下。这么追求物质的姑娘,怕也难是知冷知热的人。唉,管他怎么着,走一步说一步吧,大不了仍是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王雷发一声叹,又乒乓地打出一串响亮的叫板宣泄情绪。
听到王雷的叹息,李真知道他又在想心事了。这小伙子人不错,心眼好,不怕吃苦,就是人太胖,家里穷了点。如果这个对象还谈不成,就劝自己的妹妹和他处一处。妹妹比自己小三岁,也三十岁的人了,自去珠海打工,忙得连谈对象的时间也没有。二人年龄正般配,如果成了,就让他们出去单开个火烧、老豆腐店,凭妹妹这几年攒的钱,王雷的手艺,保准发财。
常在店里吃饭的李老师也看出了男老板对女顾客的痴情。
“这女的已靠在店里吃了一个多月。老刘,古城怕是会出新段子了。”对着男老板努一努嘴,李老师对自己的伙伴刘老师小声说。
“故事天天发生,不在北京,就在古城。”刘老师会意一笑。“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一个是饱暖思淫欲,一个是好逸恶劳缺钱花。这样的两个人搅在一起,不发生故事才怪。”
为锻炼身体,两个退休老师每天早晨结伴骑车,早餐一直在卢家豆腐店吃。作为熟透人情事故的人,他们自然早看出了事情的端倪。
李真当然也觉出了顾雅丽的目的不纯,可她一直没有表现出什么。结婚十几年了,和丈夫的感情一般。好在店里的忙碌,让丈夫抽不出功夫想三想四。除了小气,丈夫一直还是安分守己的。不过顾雅丽常来喝老豆腐后,空气中似乎多了点暧昧不明的味道。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对夫妻关系,李真还是想得开的,尽最大力气去维护就是了。丈夫如果是个花心萝卜,谁也改变不了;如果不是那样的人,也就不用自己操心。不过现在看来,丈夫怕是已难以把持住自己,“当然要先想法留住他的心,如果实在留不住,那也只能有山靠山,没山独立。”李真也一直在盘算该怎么做。
心早就扑在了老同学身上,一天见不到顾雅丽就像失了魂,不过卢二旺只能一直煎熬着自己,不敢表明态度。自中学开始同班,顾雅丽就是卢二旺心中的女神。可自己的父亲只是个小商贩,而顾雅丽的父亲则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那时的顾雅丽骄傲得像个公主,哪会看上老豆腐摊主的儿子。好在顾雅丽稀罕卢家老豆腐,过几天就会拿一个干净的饭盒来买。那时的卢二旺,放了学就去店里帮忙。只要他在,准会给顾雅丽多盛一些。看顾雅丽朝自己甜甜一笑,卢二旺的心就会在云里漂浮半天。可围在顾雅丽周围的,都是县里领导的孩子。顾雅丽眼高于顶,打老豆腐之外的时间,她是连看都不会多看卢二旺一眼的。她后来嫁了副县长的儿子,更加高高在上。不过,他丈夫沾染上吃喝膘赌的毛病,把一个家败了。现在女神每天都来自己的店里吃豆腐,该不会有别的想法吧。
想法,卢二旺自嘲地笑了笑。现在的顾雅丽虽是落架的凤凰,可徐娘半老的风韵更吸引人了,对成年男人的杀伤力更大。不像自己的老婆,模样一般也就算了,还只知道吃苦耐劳过日子,一点情趣也没有。
离中午还有一小时,手机响了。一看来电人的名字——顾雅丽,卢二旺的心抖了一下。
口中连称几个好字,卢二旺放下手机,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媳妇,“中午同学聚会,你自己盯着店里吧。”
“少喝点酒。”李真嘱咐着丈夫,心里还在盘算。这家伙出了名的抠门、没朋友,怎么会突然有人请参加聚会。
三
聚会的人其实只有两个。顾雅丽请卢二旺在古城最豪华酒店的单间里吃海鲜。
从接到电话到现在,卢二旺的心一直都兴奋着。被心中的女神邀请出来吃饭,真的有点受宠若惊。
“怪不得能保持这么好的身材,是因为自制力强啊。”见顾雅丽不动筷,卢二旺给她夹了一个大闸蟹。
“还不是每天吃老豆腐吃的。”顾雅丽优雅一笑,“说说,你这老豆腐怎么会这么好吃。”
“还不是沾了祖宗的光。”卢二旺兴奋起来。正愁没有话题,说起老豆腐,整个古城没有谁比自己内行了。
卢家店的老豆腐传自卢二旺的老爷爷。他是有名的厨师,也擅长做老豆腐,年轻时在北京给一个高官掌厨。因为喜欢吃他做的老豆腐,卢二旺的老爷爷在官员家里一干就是多年。一年回家探亲回北京的时候,顺带拿了一罐棉油回去,这是古城的特产,深得当地人喜爱,也是卢二旺老爷爷的最爱。平常,官员吃的老豆腐里都用麻油。一天早晨,给官员的老豆腐里炼制的麻油不小心被打翻了。来不及重新做,卢二旺的老爷爷只得倒上一点家乡的棉油,没想到官员吃后大声叫好,问是添了什么作料。提心吊胆的卢二旺老爷爷回答说是家乡特产,官员就让他以后用棉油做。官员出门后,卢二旺老爷爷把剩余的老豆腐加上家乡的棉油一尝,豆腐的清香中夹杂了棉油的浓香,鲜美中透着醇厚,味道果然鲜美。
上年纪后,卢二旺的老爷爷回到家乡,指导儿子开了一家老豆腐店。说是古城,其实就是个小县城,以前被称为古城,当地人一直延续着以前的叫法。自己做老豆腐的手艺,加上家乡特产的棉油,配出的滋味深合家乡人的胃口。老豆腐店生意兴隆,自那古城就多了一样地方名吃——古城老豆腐。
不过,把老豆腐和火烧并在一处却是卢二旺的杰作。其他的老豆腐店都是简单地吃馒头或烧饼,只有卢家豆腐店的吃食是火烧,而且是现打的火烧。汇集了古城的两大名吃,卢家火烧、老豆腐算是出足了风头,挣够了钱。
“还有这么多的渊源。看来干好什么都不容易。没点真功夫是不行的。”顾雅丽听得入了神。连卢二旺递给自己的大闸蟹也忘了吃。“不知我能不能学学你的手艺,开一家老豆腐店。”
辨不清顾雅丽话的真假,卢二旺只能应付着回答,“那我可得仔细考虑考虑才行。你若开店,肯定是古城最美的豆腐西施。谁还会到我的店中吃豆腐?”心里一直盼着能娶个豆腐西施却不能如愿,现在西施自动找上门了,这个西施可不是细脚伶仃的圆规,而是正儿八经的美女。嘴里开着玩笑,卢二旺心里生出一丝希望。
“我是认真的。”顾雅丽的眼睛盯着卢二旺,眼角含着微笑,轻轻把手压在卢二旺放在餐桌边的手上。
卢二旺一下明白了女同学的意思。不过李真不同意卢二旺和顾雅丽合伙开豆腐店的想法。晚上店里打烊,卢二旺刚一提出,李真就表示了反对。
“自己的店干得好好的,想再开一家也不缺钱,为什么要和别人合伙。”李真的话挑不出毛病。
“就是想尝试一下新的经营模式。我们只出做老豆腐的技术和卢家老豆腐的招牌。她出钱,各占一半的股。”卢二旺也讲得振振有词。
“我们靠的就是手艺和招牌。让别人用了,管理不好,砸了招牌,连老店也会受影响。我是不会同意和别人合伙的。”李真的态度依然坚决。她的心里有点慌乱,卢二旺已被顾雅丽迷住,现在只能紧抓着老豆腐店的招牌不放,让卢二旺无法可施。
见丈夫没在坚持,李真松了一口气。
四
不过,一个月后,古城新开张了一家老豆腐店——雅丽豆腐坊。和卢家火烧、老豆腐一样的经营模式,靠老豆腐和火烧主打。虽然火烧和豆腐比不得卢家老豆腐店,但毕竟老板娘的脸俏、会说话,店面弄得也干净时尚,雅丽豆腐坊开张后,生意很是火爆。而且,顾雅丽放出话去,自己是和卢二旺合伙的,老豆腐是有卢二旺亲自加工,和卢家老豆腐店里卖的豆腐是一样的。
顾雅丽是再不到卢家豆腐店来吃饭了。卢二旺自从和李真因是否和顾雅丽合伙闹得不愉快后,也不经常在店里盯着。
“都说老板入了雅丽火烧、豆腐坊的暗股,制豆腐都是老板在指导呢。”打完了一早晨的火烧,伙计王雷提醒着老板娘李真。生意被雅丽豆腐坊抢走了不少,他现在清闲了很多。好在李真没有减低他的工资,对老板娘,他心中也充满了感激和同情。
“不怕。这几年都是我在做豆腐,卢二旺的技术早就不如我了。咱的豆腐比他好,你的火烧比他强。顾客会回流的。”李真目光坚定地说,“百年老字号的卢家老豆腐不会输的,就是卢二旺亲自给她坐阵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