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时光】 牛年当有牛精神(随笔)
十二生肖中,我对牛有着特别深的情感。每次看到那一双清澈无辜的大眼睛,沉默中带着忧伤的神情,心中既有怜惜、又有崇敬。牛虽然是动物,但它无私、内敛、低调,绝对比那些自私自利、夸夸其谈、嚣张跋扈的人高尚。
牛是人类最亲密最忠诚的朋友,其品质与精神早已被人格化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牛以其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等精神,为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交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农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赢得了世人的尊崇。牛的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牛是农家之宝。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耕牛就成了农家的得力帮手。牛体格魁梧壮硕,力气又大,性情温顺,所求甚少,一把草禾而已,却终生躬耕不缀,直到病老,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人类。吃的是草,奉献的是生命的精华,这种牺牲精神连人都自愧不如。
牛是推动生产力的先锋。早在商代就用牛驾车,耕田;春秋以后,牛成为主要劳动力,耕田、拉车、交通、运输都得靠牛。牛不仅可以大面积开垦荒地,拓展种植土地,使耕作更为精细;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粮食,使人远离饥饿;更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牛更能笃行致远。在古代,牛是鸿儒们外出传道授业解惑的首选坐骑。儒家学派的始祖孔子驾牛车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骑牛传道。为何他们不骑马不坐马车?唯独偏爱牛车?马速虽比牛快,但马天生桀骜不驯,难以驾驭,况且古代的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不管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长途跋涉难免受颠簸之苦。马的消化系统较弱,胃纳很小,吃进去的食物只能吸收一半的营养,要少吃多餐,照顾起来很麻烦,而且马对饲料要求高,加大了经济成本。
牛本性稳健笃定,步履从容,耐力持久,具有亲和力,更能给人安全感和舒适感,人坐在上面身心放松,既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思考问题。牛比马好照顾。牛有一个强大的消化系统,牛的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4个胃室组成,吃进的食物按顺序流经这4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瓣胃前可以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加工,这就是反刍。牛的胃可以储藏大量食物,劳作时能为身体持续提供能量。而且牛吃的草随处可见,不用花钱买饲料。在心理上,踏实可靠,经济实惠,便于管理的牛比马更受人青睐。
牛敢于拼搏。初生牛犊不怕虎,牛可以为了主人征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汉光武帝刘秀曾骑牛打仗,斩杀了骑马的敌方主将,缴获了一匹战马。汉室中兴,骑牛打天下,建立霸业,牛的地位更是尊崇。
因为牛所具备的卓异品质,牛成了中华民族脊梁与精神的象征。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牛的雕像,魏晋时期有牛的画像,唐代宰相韩滉的《五牛图》被誉为九大镇国之宝,十大传世名画。我想,不仅是因为韩滉画技精良,更是因为此画所传递的牛精神。他饱含浓厚的情感,用拟人的手法画出了五头代表美好寓意的牛:即拓荒牛、好运牛、招财牛、旺家牛、如意牛。五头牛行走坐卧各具姿态,有的温文敦厚,有的强壮有力,相同的是都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韩滉以牛作主题,旨在鼓励农耕,爱护耕牛,弘扬其踏实可靠,勤奋耕耘,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因为牛精神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力量,是民族的基石。
你看,牛总是在烈日下,拖着沉重的犁默默劳作,吃的是草,奉献的是全部,无论伤病,都劳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牛只奉献不索取的高贵品格超越物种超越时代,在任何领域都是极为珍贵的。
历史上歌颂牛精神的诗篇不计其数,其中有两首最令人动容。宋朝两位宰相分别为牛写过诗,一首是王安石的《耕牛》: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另一首是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刻画出一个任劳任怨,志在众生,甘于奉献,别无他求的牛精神。诗人们托物言志,揭示自己甘愿奉献,勇于为民牺牲的高尚品格,深厚朴实的爱国情怀使人肃然起敬。
谁是中国的脊梁和基石?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像牛一样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人,我们的国家才得以进步和发展,民族才得以振兴和强大。人生最精彩的就是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个人才有更好的未来。
我喜欢牛,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牛的外形天真拙朴,憨厚老实。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老实憨厚成了痴傻的代名词,老实人太容易吃亏了,当安守本分、勤勤恳恳换不来好的前途时,老实人就变得投机取巧、奸猾狡诈了。一个好人有可能变坏,一张白纸有可能会被熏染黑,牛不一样,牛没有人那么多心眼,它永远执着于它的善良本分,这是极难能可贵的。
牛年当有牛精神!在新的一年里,我告诫自己,要将牛精神牛情怀贯穿于生活、工作、学习中。初心在方寸,咫尺显匠心。愿我们做事有气冲牛斗的魄力,有庖丁解牛的匠心,有骑牛读汉书的刻苦,有仲文断牛的睿智,有饭牛而歌的好运,有不钻牛角尖的智慧;摒弃吹牛拍马的媚俗,对牛弹琴的愚蠢和蜗行牛步的懈怠。修炼出生命的品质和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