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宜兴溶洞(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宜兴溶洞(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5发表时间:2021-06-07 10:04:08


   1985年7月,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疗养,第二个节目是去宜兴看洞。
   徐霞客一生勘察过四百多个石灰岩洞穴,宜兴就占了四十多个。宜兴溶洞的勘察是他研究洞穴地貌的开始,他对岩溶地貌的研究比地质学家要早200多年。
   宜兴素有“洞天世界”的雅称,尤以善卷洞、张公洞和灵谷洞最为著名。
   善卷洞是宜兴“三奇”之首,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
   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三十多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石厅内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宽敞,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态逼真。
   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弥漫,冬暖夏凉,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缝间细流潺潺,落地汇成水潭;顶部石乳,倒映潭中,奇异天成。
   下洞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该洞具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自下洞入,为“海屋大场”,怪石峥嵘,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拾级而上,即烟雾缭绕的海王厅,又称天蓬大场,为洞之精华所在。周围还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盘洞、一线曙光洞等。张公洞洞中有洞,洞内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复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从海王厅经“云梯”、“天桥”而上,由“天洞”出,即达孟峰山顶。洞顶有望湖亭,可远眺太湖风帆。
   灵谷洞在宜兴城西南约30公里的石牛山南麓,距张公洞仅6公里。在宜兴城西南约30公里的石牛山南麓,距张公洞仅6公里。东北与张公洞相近,西南与慕蠡洞、西施洞相距不远。如果说宜兴洞天世界内的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称著,张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线通天占魁,那么灵谷洞则以洞中有山、绚丽多姿、博大精深见长。
   灵谷洞为唐代诗人陆龟蒙探茶时发现。陆龟蒙雇人开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罢,留下“龟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遗憾。宋朝以后陆续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游人的遗墨。曾经湮没了一百多年的灵谷洞,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又被重新发现,我们去时,此洞非常新鲜。
   灵谷洞有七个大厅,厅厅相同。第一洞厅面积较小,其中小洞频生,洞中有洞,过道尽处,有一个仅高40厘米的石缝,俗称“蟹洞”,未开发前,游人须匍匐爬行方能通过。其两旁有许多只有河流才能搬带来的砾石、卵石和砂土层,层层叠叠,显示了灵谷洞为地下河塑造而成的特点。现虽另辟通道,但仍保留着“蟹洞”的原貌。
   其余的洞厅也各有特色,仰望无数钟乳如繁星点点,一道道石壑像银河茫茫。俯视断壁堕嶂深不可测,云雾翻腾犹入太虚神谷。洞里出土过古脊椎动物等化石,距今已有几万年了。
   出了灵谷洞,站在山间半腰,远可眺太湖,天水一色;近可俯视竹海茶园,层峦叠翠。在林荫山径尽处,可见百尺摩崖,气势磅礴,这就是“灵谷天壁”的胜景。
   宜兴境内共有85个溶洞,进行旅游开发的才3个。一样都是溶洞,有的可以成为旅游名胜,有的却默默无闻。这完全取决于评价者的审美眼光和价值观念。对其他事物的评价和定位也是同样的道理。
  

共 14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游记散文,道出溶洞奇观,景色很美,在作者的笔下被一一盘点出来,情景相融,妙寄笔中。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1-06-07 10:04:55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