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你还迷信纸质文学吗?(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你还迷信纸质文学吗?(随笔)


作者:鲁芒 进士,10218.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72发表时间:2021-06-07 22:23:21

【菊韵】你还迷信纸质文学吗?(随笔)
   据说远古时代,人们结绳记事,就是事大一点的就用绳子结一个大疙瘩,小一点的,就结一个小疙瘩。这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文字。后来产生了文字。郭沫若的“一片甲骨惊天下。”道出了甲骨文的历史和社会价值,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把文字刻在甲骨上,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是,我常想,有那么多龟甲和兽骨吗?即使有,刻起来也太费劲了。后来就写在竹简上。竹简当然要廉价得多,用起来也方便。用竹简写文章,司马迁写史记还是用的。直到东汉发明了蔡伦纸,才开始慢慢用纸写文章。纸,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当然方便得多了。到后来,大约是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比起手抄图书来,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效率不知高多少倍。但是,历史总是发展的,科技也在发展。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至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排版。活字排版一直用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来就用一种更先进的传播技术代替了,这就是激光照排。本世纪初开始大量使用的互联网技术,文化的传播方式达到最先进的程度。
   罗列这些似乎没有必要,因为这是普通人都了解的知识。但我之罗列,是为了充分证明我的论点:纸质文学不值得迷信。
   是的,假如我们将以上传播媒介的发明创造过程压缩一下,让你亲自体会一下,你对我的观点会理解得更深一些。当甲骨文出现的时候,你还会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传播你的信息吗?当人们开始使用竹简写文章的时候,你是否还会用甲骨文写文章?当造纸术发明后,人们开始用纸张写字,你是不是会觉得比竹简快得多?当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想把自己的文章印出来,以传播给更多的人来看?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印在纸上,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神往的事情。但是,电脑和互联网普遍应用之后,你还迷信铅字吗?
   这里我们看出,科技的发展是多么重要,正是传播媒介的不断创新发明,才有了今天的电脑和互联网,也才有了今天的手机微信。
   电脑打字,其速度,是过去任何一种书写方式不可比拟的,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之快,是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我们在电脑前打字写文章,有一种弹钢琴的快感。写完后,轻轻一点就可以发到网站上。稿件用或不用,马上就会反馈过来。被采用的稿件基本上当天就发出来了,而且发出来后作者和编辑可以及时交流。一个网站相当于一个报社或杂志社。若是投稿到纸质媒体的报社或杂志社,除了新闻一类,一般的文章,最快也得十几天才见到消息,有的好几个月才见到。而且这时候得到的消息很可能是:“稿件不符合我社要求,恕不采用!”这冷冰冰的回音,就像冰雹一样打在你的心上,使你难过好几天。于是你再投别的报社杂志社,回答大概还是一样。
   我们爱好文学的网友都有体会,写作对我们个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爱好,一种乐趣。作者写的文章,几乎没有自己觉得不美的,因此希望有读者来共享。但是,如果因为向纸质媒体投稿连连受挫,甚至重挫几年,弄得筋疲力尽,灰心丧气,那还有什么意思!即使你偶然投稿成功了,高兴也只是一时。而将自己的稿件投到文学网站,短时间就能看到文章被登载出来,而且还能看到编者的按语和其他网友的评论。这又是一种什么心情!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历史规律。从现实情况看,纸质刊物已经走到了它的暮年阶段,即使“夕阳无限好”也“只是近黄昏”了。手机上网,微信的传播,一篇文章动辄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击率,让那贵族式的庄严到令人敬畏的纸质媒体感到汗颜。如果还迷信传统的纸质文学,就会做一些得不偿失的事情。如有的自费花两三万块钱出一本诗歌散文集,书印出来了,可不知怎么处理。送人吧,大部分人不懂诗歌;送学校吧,学校担心书里有什么违法的信息不敢要。没有办法,只好放在自己的地下室里,占着很大的空间!有的出了书,自己觉得很好,也想拿出去共享,放到书店,很少有人问津,因为他书的内容太正统了,连个男女关系也没有,所以没人爱看。有些要的,也只是拿了个不花钱的书,回去也未必看,甚至当垃圾处理了。想想这些,你还迷信纸质文学吗?
   有人也许会说:那是你的作品不好。说句实话,文学这东西,好和坏单看用什么来衡量,站在什么角度上看。你喜欢《丰乳肥臀》《淫城》这类的小说,你就绝不会欣赏健康向上的东西。而在当前文艺界已经被少数“精英”弄得乌七八糟的情况下,你的作品就是金子,发出的光也淹没在乌烟瘴气之中了。
   现在我们再回到论点上:纸质文学不值得迷信,健康的文学网是我们的用武之地,是我们的乐园。
   2021.6.7

共 1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你还迷信纸质文学吗?这个命题很好,一语道破纸质版的命运和前途。作者从产生文字以来,到现在的电脑和网络文章,细数了文字和文章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未来,这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字的存在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迷信纸媒那已经是荒唐和落后的意识了。出书并非因循守旧的行为,只是出书后带来的一系列烦恼和麻烦,困扰着作者,让人们不得不认清形势。在网络文学势如破竹地发展起来的同时,纸媒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何去何从应该会有圆满的结局。作者思路清晰,分析问题透彻,非常不错的一篇杂文随笔,推荐阅读!【编辑: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21-06-07 22:24:15
  刘老师的这篇杂文随笔很好的,拜读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07 22:34:29
  问题很实在,但是我还是喜欢看纸质书,有墨香,好保存,没有电也能看,不怕停电。我这十多年网上学写文,网站一垮台我写的文就没了。还是印在纸上实在,因此我爱舍本为自己编纸质文集。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岭后人        2021-06-08 06:27:56
  值得深刻探讨的问题。我总觉着纸质文学的没落与社会的浮躁有关。本身文学多数是爱好,或者是一种宣泄,随着网络的兴起,上网也就成为一种趋势。但网络文学给人一种价值低的感觉。
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06-08 09:16:10
  鲁老从文字产生前,说到文字传播思想的逐一变迁。纸质文字是否最终被电子网络所取代,还真的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现在有些纸媒,之所以能顽强地存在,那是因为背后有支撑它的能量。我想,信息的传播方式,肯定是靠科技进步而越来越便捷,就内容的保存与传承,纸质的还应该长期或永远存在,因为“实像”实物的东西,还是虚拟所无法替代的,哪怕它以“文物”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一管之见,不足为信。
5 楼        文友:瘦马        2021-06-08 09:42:09
  老师这篇美文道出文化演变的历程,更阐述了当今文字传播的现状,细细品读,受益匪浅。点赞!
6 楼        文友:瘦马        2021-06-08 09:46:31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接受资讯的渠道变宽,纸质媒体道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回避不是办法,理怨也不是出路。如何对待,刘老师给了很好的解答。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12 19:54:03
  好文章,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候老师!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