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犁地(散文)

精品 【东篱】犁地(散文)


作者:永丰人 童生,74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22发表时间:2021-06-08 07:14:17


   最后一个稻把已挑走,齐刷刷稻茬留在地里,期待。
   每年地里还没有下种的时候,却早开遍了泥花,一眼望去,犁套在牛的颈项上,牛迈着持重的脚步,农民把持着犁,不紧不慢地跟着,脚下翻起了一朵朵褐黑色的浪。特别是大集体的那阵子,这情景,在里下河的旷野上几乎随处可见。别看老农他悠闲地唱着小调,把持着犁,这差事不是一般人能担当的。乡谚说:百物百性,牛这鬼东西,天生就有股牛脾气,只有经过与牛较量过的,赢了,牛才驯服地拖着犁,迈着沉默而微微听到呻喘的脚步,否则,任凭你的鞭子抽得再凶,举得再高,它就是不肯低头向前迈出半步。
   队里使牛要数老戚了,他八岁便开始辍学与人家看牛,到了十三四岁,刚与犁把一样高的他,就能扬起鞭子扶持住犁,犁起地来。记得他十六岁那年,集体新买来头牛犊子,就是不肯下地,他一听,立刻将那头牛犊往谷场上一牵,架上牛轭,拖上石磙,甩手一叉,死死地叉在牛犊有屁股上,此刻的牛犊钻心地直蹦,他面不改色地抓住叉柄,紧紧地跟在牛屁股后面,僵持了一个时辰,牛犊瞪着通红的眼睛,乖乖地跟着他呼出的节奏迈出步子。
   别看老戚识字不多,说出的话很道理。他说:过娇的牛儿不会犁地。牛不是天生就会拉犁耕地种地的,而是要通过训练才能够达到。严格地说,训练耕牛,必须是新买来后就得开始,否则,这种牛是绝对不能耕地的。
   据说老戚还是犁田的高手,大小不一田,他只要瞧一眼,就能给田划好几条墒来,方便种植。一块地下犁还正好是七次,应了他的姓。每逢遇上边角地时,他能让合理地分好墒。农闲的时分,他总是把牛饲养得膘肥肉壮,我们一见到他背着草荚,牵着牛,便跑着喊浑号:戚下子,戚下子。
   “细麻腿子,看我不去纠你的嘴。”我们一路狂笑,飞奔而去。
   乡谚又说:一家忙,家家忙。此刻的老戚吃香起来,水湿湿地稻茬田等着他去开犁呢。临割稻时,家里大人就开始照应我们这些调皮鬼,遇见老戚要尊重,像雀一样开口闭口都得叫:戚叔长戚叔短。
   农谚说: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老戚到田后就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把田犁平。圆边子,铲边子和一边倒是他犁地的三板斧头板斧圆边法对付中间高两边低的地,他沿着地周围逆时针转圈犁,圈子由大到小,把土翻向了周边中间自然就会变低。北滩子的土地是废旧老河填起土地,中间低周边高,就要用第二板斧铲边子犁法。铲边子就是在中间开一道犁沟,然后围绕这个犁沟顺时针转圈犁地,就把周边的土翻向中间,从而达到平整的目的。而苏家圩的地则是一边高一边低,就需要使用一边倒,就从最低处沿着地长开一道犁沟,由低向高处一溜一溜地犁,要用两边倒的犁,把高处的土便会翻向低处。我家面前荡有块上下框的地,我会问他使用什么招式,他会憨厚一笑,说道:你家运气好,我只好分两块地来犁了。
   这几种犁耙牛和老戚早已融为一体。第一犁插进土的那一刻,笔直的犁沟就已在老戚的心里,你瞧,牛始终沿着稻茬,后蹄踩着前蹄的印,低着头,鼓着劲,努力地向前进。翻浪的土垡中,酣睡的泥鳅、黄鳝被犁了出来,活蹦乱窜一地,喜得老戚咧开了嘴。很快“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的《沙家浜》里的戏文从老戚里吐出来,大大小小的泥鳅、黄鳝都被他捡到袋子里。
   秋风中,老戚看着自己新犁的地,背着满满的土鲜,开心地笑着。此刻的老牛也感受到老戚的欢愉的心情,迈着端正的步子,犁出土地工整、均匀、虚松,丝毫没让犁出来的地有一点儿一高一低不平整。
   老戚有的时候也会玩起小聪明,得罪不少人。麻队长刚落选那年秋天,他就被麻队长当面骂了:食给狗吃了。本来,麻队长在任上时,对老戚蛮关心的,就是因为推荐谁家的孩子去供销社收花站做季节工,他犹豫了一下。没让老戚的姑娘去,成全了老戚的邻居家的孩子了。老戚一直恨在心里,肚子里帐记得特别地清,每年麻队长的田经过老戚犁过后,基本不需要平整,种播下后,出苗时齐整整地,一片诱人的景象。结果,老戚犁地时瞒了两犁地。人眼不可欺,站在田边,远远地就能瞧见立着的稻茬。
   农谚还说: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余老三是队里拖拉机手,是麻队长一手调教出来的机工,他蛮忠心的,破垡耙地时,死压着拖拉机在那块瞒着地块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几趟,犁刀上都缠满稻茬。土柔和了,麻队长的心里也舒坦了许多。
   我离开村庄到小城工作的那年,老戚饲养的集体最后一头牛终于被人牵走了,他有眼睛濡湿了。父亲告诉我:牵走的那天清晨,他跟在牛后面,肩上搭着长鞭的缰绳,夕阳西下,牛,四个蹄子,人,两只脚,他和牛走得那么合拍,那么沉重,那么凄怆。
  

共 18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田园气息的散文。文章开篇为读者绘就了一幅“春耕播种忙”的图景。别看犁地轻松,驯服牛可是“技术活”,此时,作者笔锋一转,引出下文。队里使牛厉害要数老戚了。老戚八岁辍学,十三四岁开始犁地,十六岁成功驯服队里新买来的牛犊。文章细腻描述了老戚犁地的全过程,突出了老戚是犁地高手,并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让一位朴实的农民形象跃然眼前,读罢,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章结尾处,可谓画龙点睛之笔,深刻体现了老戚爱牛、爱土地的思想感情。生活中,有美好,有丑陋,有进步,有落后,作者采取真实的态度,用灵动的笔墨为读者绘就了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田园气息、生活气息十足的的纯美画景。推荐品读。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060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6-08 07:21:07
  文章描写细腻,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全文充满了田园气息,好文!感谢投稿东篱,辛苦了!遥握问好,谨祝在东篱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6-11 08:34:47
  谢谢老师编辑推荐
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6-08 08:00:47
  身心融入田野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好文,训牛、梨地全都是技术活,只有付出才会倾注情感。夕阳西下,暮归老牛不见了,而是牵走了。是失落的情感,凄凉、沉重,更是凝重的乡愁!
回复2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6-11 08:35:02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一抹枫叶红        2021-06-08 08:48:49
  生动的笔法,将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的,是一篇非常不错的田园散文,点赞!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6-11 08:35:24
  谢谢老师
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6-08 09:13:11
  拜读欣赏。一幅田园风景图,作者用朴素简约的文字,讲述了老戚与牛的故事,犁地,农民的养家本领,故事生动感人。好文点赞。欢迎继续投稿东篱,期待佳作继续!
回复4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6-11 08:35:44
  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6-08 17:04:23
  生活气息浓郁,切身感受的文,就是那么的灵动而富于质感!一个劳动的场面,有着不一般的感受。好文!赞了!
回复5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6-11 08:36:06
  谢谢老师
6 楼        文友:鸿鲲        2021-06-08 17:54:13
  懂地懂牛懂文字。贴切紧凑入心好文。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6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6-11 08:36:28
  谢谢老师
7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6-11 08:32:35
  谢谢各位老师点评!
喜欢说一些乡村故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