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神州】老校长写文章(小说)
一.
老校长觉得这篇文章非写不可!他坐卧不宁,彻夜难眠,那个群情激昂的场面一直在他的眼前不断地闪现。
那是在村中心大槐荫下的“民间舆论场”上,坐满了聊天的人,老校长也静坐在一边,凑了个热闹。几个吃饱了晚饭的老伙计聚到了一堆,掏出了心窝拉家常。干过二十多年村干部的老郭说:“孙子十五岁上初中二年级,孙女十岁上小学三年级。咱村里就有中心小学校,还有乡第一中学,都是国家拨款建设的,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公办教师有编制,上学下学离家近,小孩天天吃饭睡觉很方便,还是九年义务免费教育,不掏学费和书费。但是,儿子儿媳却执意将两个孩子送到了城里的私立学校去上学,每个小学生、初中生每年至少要交上万元学费,生活、住宿、交通等各项费用更是高得吓人,比上大学还要高。家里为孩子上学把钱都搜刮净了,老两口连吃个降血压药也没钱买。我很想让两个孩子返回咱村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小两口和我对着干,就是不听,真真气死我了!”老伴宽慰他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免费没有好东西。一分价钱一分货,掏钱多买的是好商品。现在普遍认为私立学校封闭式管理,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学费越高,教学质量就越高,选择私立学校成了风潮,再穷不能穷教育,把钱花到教育孩子身上,这钱花得值,咱就随大流吧,你别絮絮叨叨发牢骚,惹得全家人心里不痛快。”
一圈子的婆婆妈妈都随声附和说,现在的公立学校冷冷清清,私立学校红红火火,小学生、中学生只要是家里花得起钱的,绝大多数都跑到私立学校去了,谁不去就叫人看不起,咱可丢不起这个人!为了下一代生活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咱就要勒紧裤腰带,纵然是砸锅卖铁、伸胳膊卖血,也要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
静听大家议论的老沈呵呵一笑,这时发话了:“你们真是家里的钱多得花不完,为国家的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省了钱,地方政府很高兴;给办私立学校的商人送大钱,这些商人更高兴。只是可惜了你们家里的年轻人,在家种地不挣钱,出外打工难挣钱,拼死拼活挣来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喽!”
这些婆婆妈妈平日里敬佩老沈的学问深,因为老沈是退休老干部,还是什么作家协会的会员,不断写点小文章,平时沉默寡言,一说出话来很容易打动人心。大家听老沈说得有道理,就催着老沈继续说下去。
老沈慢条斯理地解释说:“现在是法治社会,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九年义务免费教育是国家的法律,谁收费就是对抗国家法律,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若是允许有人持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违法收费,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说到底,公立学校是政治化的运行模式,私立学校是商业化的运行模式,公立为的是公,私立为的是私。资本嗜利,一切都是向钱看,是不会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去办事的。私立教育成了商人牟利的工具,收费高昂,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私立学校除了分数,可以什么都不考虑,实行疯狂的应试教育和魔鬼训练,确实能够获得高分数、高升学率。但它只重智育,唯学业成绩至上,忽視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畸形发展,不能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培养不出国家需要的接班人。私办教育不平等的竞争,挤占了大量的教师和学生资源,使公办教育的办学质量越办越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免费教育、公平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才能让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看到未来的希望。国民教育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公立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流,私立教育只应该是公立教育有益的补充,而不应该出现私立学校挤垮公立学校的情况。如果作为国家基石的教育也被资本所垄断,国家就难以承受其严重的恶果。”
在场的人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谁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唯有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向他曾经教过的小学生老沈提出了一个要求:“小沈啊,你说得真好,你是作家又会写,你就代言群众的心声,写篇有关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现状的文章,恳请有关部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老沈笑嘻嘻地回应道:“我的王老师啊,您老人家的八字方针堪称是教育良策,能够消除目前私立挤垮公立的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农村教育秩序,真正兑现九年义务免费教育,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但是嘛,这个源头、这个根本就是应试教育,就是单纯追求试卷的高分数。如果这个不改,无论写啥都等于零。我还是写风花雪月的文章吧,只有这样的文章最安全。”
老校长板起脸骂道:“小沈啊,你个小滑头!你写脱离现实、不敢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写得再多,也不顶啥用!”
老沈满脸赔笑,点头哈腰:“王老师批评得对,学生我就是自娱自乐,啥也不顶。老师您满腹经纶、文采出众,写出的文章力透纸背、鞭辟入里。如此难写的文章,唯有老师您才能写得出来。再说,您老人家是咱村唯一健在的离休党员老干部,政策水平高,说话分量重,当了一辈子的老校长。家人朋友、部属学生现在公办学校与私办学校的为数众多,无论哪个都会对您恭恭敬敬。您若是深入调研,取得他们的第一手材料,写出的文章更会内容详实,有理有据,将会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
在场的众人都顺着这番话热捧起了老校长,有的说小沈这个滑泥鳅写文章和老校长相比差得远了,拾脚踪也撵不上。有的说姜还是老的辣,老校长不写不说,一写就是国家级的好文章。现场的气氛沸腾得就像开了锅,一句句滚烫的话儿化成了朵朵祥云,把老校长吹升到了半空之中,老校长想落地也落不下来。老校长无路可退,只好硬着头皮说:“一代伟人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一调查清楚,扎笔就写!”他的这个庄严承诺才让他平安着了陆。
二.
老校长1932年(壬申猴年)农历正月初九出生,现年89岁,,面容清廋,目光炯炯,老而强健,不失风采,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还像一位六十多岁的健康老人。他爹给他起名王文厚,就是希望他文化厚重的意思。他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七岁上学把书念,初中毕业上高中,高中毕业上军校,文化水儿确实厚重得很。他于1949年9月建国前夕进入东北军政学校学习,1950年10月毕业分配到志愿军防空部队506团担任排长,他们团的高射炮负责守卫鸭绿江大桥和水丰发电站。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他又被调到上海去保卫领空。1955年春天,他转了业,被分配到本县的小学当校长,三个月后考上了河南大学,学了四年中文系,毕业后又返回本县当校长。三十多年的时间,他在全县的很多小学、初中转来转去,都当过校长。1992年春天,他办了离休手续,带着“老校长”的光荣称号回到了村里休闲养老。他回到家里一身轻,除了在院子里料理小菜园,就是钻到书房里练练毛笔字,顶多到“民间舆论场”露个笑脸,接受一下乡里乡亲的热情问候。
老校长一回想起自己对乡亲们庄严承诺的那个场面,就觉得这篇《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现状与建议》的文章非写不可!他带着笔、记录本和老花镜,骑着自行车,走村串乡,深入方圆几十里的农村公办学校与私办学校,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采访。
他开始带着有色眼镜,抱着反感的心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早出晚归,进入了二十多个私立学校的小学、初中和一所高中,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私立学校的种种弊病,企图把私立学校一棍子打死,以求尽快恢复他当校长时的公立学校一统天下的大好局面。
他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满怀偏爱的情感,深入十几个公立学校的小学、初中和一所高中,拿着放大镜认真找足公立学校的所有优点,真想把公立学校捧上天去,宣传得所有应该享受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的学生都回到公立学校中来。
他写满了两大本调查笔记,调查对象有校长,有教师,有家长,还有很多学生,都是面对面的第一手材料。他面对这些活生生的文字,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就像走马灯一样在他的眼前重现。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头脑里一直都在过电影。他的思想变得错综复杂,思绪万千。他开始想到了,难道家长们竞相花费血汗钱把孩子往私立学校送,他们都是傻子吗?为什么公立学校设施好、师资好、又免费,还留不住学生?家长们的口碑就是最实在的结论,学生们的双脚就是最真实的投票。
他觉得以前的调查带有偏见,就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调查,把公立学校的问题也找足,把私立学校的优点也寻够。他把所有的调查材料分门别类,梳成辫子,进行比对,从中悟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他对于其中的疑问与不足之处,又用了十五天的时间,补足了这些专项调查。
他一共用了三个半月的时间,写满了四个硬皮记录本、足有十几万字的调查笔记,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千辛万苦的调研工程。
三.
老校长把调查材料归纳成了七看七比——
(一)学生:公办学校划片招生,给你什么学生,你就得教什么学生,不能挑学生,不能开除学生,不能按成绩分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连留级都不行。私立学校可以随便招生,提前招生,优中选优,掐尖招生,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好的生源。私立学校教优生,公办学校教差生,成绩拔尖的学生无论到了哪里都会是优秀的学生。
(二)成绩:用考试成绩衡量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教优生的成绩一定会优于教差生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的学生考试成绩高、升学率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私立学校除了分数,可以什么都不考虑,可以实行应试教育和魔鬼训练,确实能够获得高分数、高升学率。公办学校要严守减负政策,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负担,不容许补课,不容许早到校,受到的限制很多。
(三)收费: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是国家财政负责,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免学费和书费。而私立学校教师工资来源于学生的学费,教学设备设施来源于学生费用,创办方还要盈利,因此学费特别贵。另外,学生的生活费、住宿费和交通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所以私立学校更适合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或者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家庭。
(四)管理:公立学校实行走读,学生每天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穿梭,学习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少些,管理宽松,学生高兴,但给家长带来了很大麻烦。私立学校对学生实行封闭化管理,采取寄宿制,一周只给学生放一天假,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包括吃饭、睡觉、日常生活也都是要靠自己。有些家长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孩子上学,私立学校解决了他们的刚需。私立学校管理严厉,学生每天的课程安排得很满,一个月只给学生放四天假,十天一小考,一个月一大考,学生跟不上班的劝退回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敢于处理违纪学生,直至开除,这样对一些顽劣的学生很有威慑力,对一些胡搅蛮缠的家长也有约束,所以,私立学校的学生不敢严重违纪。而公立学校,无权开除学生,所以,一些顽劣学生肆无忌惮。对胡搅蛮缠的家长,管理者也是一边倒地倾向于家长,处理无辜的老师,导致老师不敢管也不愿管学生。于是,公立学校的教学秩序不良,就把那些有理想、想学习的好学生逼到了私立学校。
(五)学时:公办学校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每天学生的上课时间为8节课,每周上学五天。私立学校9--12节课(小学低年级9节课),私立中学普遍都是每天10--12节课,有效学习时间较长,每周上学六天,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六)教师:公办学校主要是在编在岗,以编制管理教师。民办学校则以教师的实际教学业绩来管理教师。公办学校是事业单位,民办学校实质是企业或商业单位。私立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公立学校,尤其是师资力量,很多老师都是聘任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退休的老教师,而且老师的流动性较大,因为老师不固定,经常换老师,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公办教师的岗位考取特别严格,名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以公办学校居多,他们并不会为了去私立学校而放弃编制。私立学校的师资不稳定,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是把私立学校作为初次就业的一个跳板,他们的目标是考编,一旦考上了公办编制,就会辞职。但私立学校的教师有危机感,教学质量与工资报酬直接挂钩,工资高,因此教师更为敬业,更为负责,对孩子们要求更严格,服务更周到。而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低,更多的是为荣誉而教学,有时候确实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就是公办教师与私办教师的区别。
(七)模式:公立学校受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学校长盛行“上层提拔”和空降校长,很少从基层提拔有能力、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担任“校长”这个重要岗位,实行外行领导内行,经常要开各种会议,还要经常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但是,私立学校却是挑选经验丰富的教育行家担任校长,不用应付各种检查,只要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就可以了,有更多的自主空间。私立学校在机构设置、制度制定、人员选用等方面精简实用,没有臃肿的机构设置,没有庞杂的运转系统,没有繁多的事务应酬,没有长期的人浮于事,扯皮少了,实干就多了,领导的意图更容易贯彻,发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效益要明显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机制灵活,能够收取高学费,给教师发高工资,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也能够采取更加严格的考核机制,督促教师更加认真地工作。
希望改革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不单纯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实行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忠党爱国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三五天里出一歌
变着花样忙创作
散文诗词加小说
美文诱人酷饥渴
饿狼猛扑面包铺
围观热评如潮涨
巨才不亚闻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