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记忆中的夏收(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记忆中的夏收(散文)


作者:郭红娟 秀才,112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45发表时间:2021-06-10 09:32:37


     又是一年麦黄时,金黄的麦浪被风吹动,摇曳着成熟的身躯,像站好岗,排好队的士兵,随着哨音,随着口令,一声令下,不约而同,只是服从,齐刷刷的做着相同的动作!成熟的田野,金黄的麦浪滚滚,波动着,荡漾着、清香飘逸。
     夏天的雨,是个爆脾气,来势汹汹,气势磅礴凶猛,狂风暴雨,雷阵雨、滂沱大雨、倾盆直泻,夏雨是个急性子,说来就来,总是搞得人措手不及,大地沸腾了,人们也沸腾了!夏雨的美,在于它来去突然,来得快,去得也快。
     农忙时节,夏雨总是搞突然袭击,捉弄繁忙的人们!前一秒还艳阳高照,后一秒就下起了太阳雨,大雨点,由上而下,人们忙乱的脚步,冒着雨,把割回的麦隆隆(也叫麦捆子),积压在一块,不一会儿,天又晴了,又忙得把麦捆子散开,气得人哭笑不得。为了抢收麦子,人们起早贪黑,东方发白,天刚微微明,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早的起来,田间地头,以及路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们,虽然匆匆忙忙,忙点,累点,却欢声笑语,展望着丰收的美景,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
     每年麦子泛黄时节,一种神奇的鸟,不知从何处神秘地飞来,未看到它的身形体态,只听到那嘹亮清脆的鸣叫声,“算黄算割”,从早鸣叫到晚,不住的吟唱着,重复着、叮咛着、提醒着繁忙收割的人们!“算黄算割”,悠扬深情的鸣叫声,在天空中回荡,渐渐远了,又渐渐近了,在空中徘徊不定。这种鸟,一副乐善好施,慈悲善良的热心肠,心中充满大爱,发自内心的呼唤声,深情的警鸣声,久久的在耳边吟唱,回荡……
      年年麦黄,今又麦黄,触景生情,一点点打开记忆的闸门,那记忆中的夏收,依然清晰而明亮,脑海中弥漫散开了在那些阳光格外灼热的日子里,大人们,黑水汗流,汗流浃背,每天都在起早贪黑地抢收麦子。现在回想起来,心有余悸,感受到农忙时的忙碌和艰辛!那远去的景象,那劳动的场面,那收获的情景,像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和美丽的画面。
     由于我家人口多,土地也多,老的老,小的小,每年割麦,抢收麦子都是一大难事,那时候,也没有收割机,每年十几亩麦田,主要劳力都是靠父亲和母亲,一镰又一镰的手工割完。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时,爷爷起的很早,也去地里帮忙割麦!每年割麦的过程,很辛苦劳累!至于拉麦,小麦的运送,那真是一把辛酸泪!父亲装好车,用长绳捆绑好,拉出地,姐姐说:“她拉不动”,驾不了辕,我只能是硬撑里,由于我个子矮,年龄小,根本就没那么大的力气,这真是应了那句话,赶着鸭子上架,我很无奈,只能做力所不及的事!我架着车辕,把架子车上的绳套,套在肩上,以便使上力气,稚嫩的肩膀,隔着衣服,勒出一道道鲜红的血印,汗水渗出,就会钻心的疼。姐姐在后面推车子,每年都是这样艰难完成的。
     特别是临近中午,又饥又渴,不由得想起那甘甜的水,再加上毒辣辣的烈日当头照,顶着烈日暴晒,还要拉麦。累得腰酸背痛,疲惫不堪,都直不起腰!每年的辛苦劳作,换来大量的粮食,交完公粮,所剩的只够一年的口粮,家里如果过个什么大事,待客,甚至就不够吃!
      印象最深的一次,在我家西庵子那块地收麦,父母亲和爷爷,黎明四点多钟,就去地里割麦,等我和姐姐起床的时候,奶奶已经做好饭了。奶奶把馍和炒好的菜放在篮子里,把稀饭揭开锅盖,稍微晾凉一下,装进小铝锅中,然后又用另一个篮子装点碗筷,让我和姐姐去地里给父母亲和爷爷送饭!
      父母亲为了割麦,争分夺秒抢收,月亮升起,迎着朦胧的月光,还在地里割麦。母亲还欣慰的说:“晚上割麦,能凉爽些!”胳膊酸痛了,拍拍打打,又继续割麦!麦子成熟的日子,时间最宝贵,再加上雨天的打扰,担心麦子熟透了,落到地上。况且,我家西庵子那块地又远,来回吃饭耽误时间,每年收麦,都是送饭。在田间地头,对付一口。夏天,在烈日下干活,这是经常的事!天热了,爷爷就回家休息,父母亲没戴草帽,因为戴上草帽,干活不方便,况且,如果有一丝丝吹来的风,还感觉不到凉意,捂的太热。头顶个湿毛巾,继续割麦,毛巾晒干,又浸湿,滴滴汗水,湿透衣背。当我和姐姐去地里的时候,麦田捆着好多小捆的麦隆子,整齐的,躺平的排成队,睡在地上,捆绑的好结实。走在割过麦的麦茬地里,把脚腕,小腿都扎烂了,不知道留下多少伤疤!
      每年收麦都是这样,我和姐姐把小捆的麦隆子,提到架子车旁,父亲往车箱里装,等装好车,捆绑好,父亲拉出地,我就驾起车辕,把车上的车绳套在肩膀上,姐姐在后面推车子。那时的路面,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深一脚,浅一脚,我奋力的向前拉,有时,车轱辘陷入到一个小坑,要鼓足很大的力气!那一路,还有几个小上坡,一步又一步,艰难的挪步子,上完坡,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有时,路过的好心人,帮忙推上坡。一路上再累,都不能放下车子去歇,要么就是停下脚步,两手扶住车辕,稍微换口气,因为车子如果放下去,挨住地,歇一会儿的时候,再起程,我和姐姐两个人合力,把车辕都压不下来,就得央求路人帮忙。再一个,因为路不是很宽,还有空车从旁边经过,后面还有拉麦的大人,不能因为我是十几岁的小孩子拉麦,就占道!路上的拉麦车子,一个接一个,根本就停不下来!
     拉麦的时候,车辕不能压的太底,也不能太高,要掌握平衡,汗水浸湿衣衫,湿透的衣服滴着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夏天,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或者拉起麦车脸挣得通红,两者皆可有,合二为一!汗水顺着脸颊,像瓢泼一样!劳累、乏力,全身酸痛,真想坐在地上,不起来!蝉鸣声却在树上不停的鸣叫,嚣张气焰,喧宾夺主,喧哗着,猖狂着……
     记得有一年夏天收麦,因为割麦前,刮过一场大风,麦杆倒卧在地,成了漩涡,用镰割也不好割,麦杆弯弯扭扭,曲曲歪歪,捆的麦隆隆,也不平整,咋鹏鹏的。我和姐姐在路上拉着重麦车,路,高低不平,尽量避开路面的小深坑,车上的麦子还是向一边倒,最后,车上的麦子失去平衡,从一边倒下,捆绑的绳,虽然还在上面捆着,却没起任何作用。幸好架子车,还没有翻车,只是麦捆从一边倒下,有好多麦隆隆已散开了!不得已解开绳,把架子车挪向路一边,让开路,因为来来往往,拉麦的车辆还要过!
     幸好离我家麦场不远了,这一次是我装车,把翻倒下去的麦捆,整体的两边搀扶着装好,还不能装的太宽,两边麦捆的距离要合适,要平衡!装好以后,我学着父亲那样把两股绳分开捆绑,一个绳绑一个车辕,只是手没那么大的力气,让姐姐帮忙合力绑,还是有点松。最后,小心翼翼的拉回我家麦场。
     倒在地上有好多麦粒和麦穗,只能拾起麦穗,那些麦粒太可惜了,让我不由得想起课本上学过的一首诗《锄禾》,现在课本上改为《悯农》,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初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拉这一车麦,躭误了时间,还多付出好多劳动力,还把许多小麦的颗粒,都洒落在地上,捡拾不起,不过让我学会了平衡的技巧,让我懂得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经过往年的秋种,冬天的严寒酷暑,春天的蓬勃生长,夏天芒种的成熟,以及割麦、拉麦、碾场,扬场,把麦粒晒干入仓!等到磨面的时候,又一簸箕,一簸箕的拣石子,拣完淘洗,然后又晾晒干,再经过磨面机的碾压,粉身碎骨,磨成白面!
     麦子成熟的日子,让我想到过去很多,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却真实!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农民在烈日下,汗流不止;还要做着繁重劳动的辛苦和不易。虽然现在,有了大型收割机,收麦方便的很,却退耕还林,家乡却家家栽种花椒树,那一望无垠的麦田,如今却成了花椒林!
     离开农村,现在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不用干那么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年到收麦时节,那金黄的麦浪,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那记忆中的夏收,那农忙时的景象,那火红的烈日,那夏天的风雨,一切的一切,从丰盈的记忆深处打开晾晒,然后,再折叠在心灵一隅!
     现在,只要有钱,就能买到面粉,却买不到,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原汁原味的放心面粉!现在人的生活追求,绿色生活、绿色环保、绿色蔬菜、绿色粮食、打造绿色家园,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却任重而道远!

共 33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麦收时节说麦收,缕缕往事上心头。一经回首拾点滴,字字轻掂上文章。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1-06-10 09:33:13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郭红娟        2021-06-10 11:28:27
  感谢黄江山老师精准、精彩、精细的编按!老师辛苦了!敬茶,远握!
知足常乐
3 楼        文友:郭红娟        2021-06-10 11:30:06
  多谢黄江山老师鼓励支持!问老师好!祝福老师万事如意!
知足常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