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时光】怀念军人爷爷(散文)

精品 【晓荷·时光】怀念军人爷爷(散文)


作者:农言 举人,333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81发表时间:2021-06-11 15:07:57
摘要:清明时节倍思亲,我驱车和妻从城里的家回到乡村的家里过节,祭祖。


   一、年少有志
   清明时节倍思亲,我驱车和妻从城里的家回到乡村的家里过节,祭祖。
   阳光明媚的清明节早晨,我手里拿着鞭炮,到屋后的墓地上坟。弟在每位祖辈的坟旁烧纸钱,火苗腾起来的纸灰,如同是翩跹的蝴蝶在坟头上久久地缭绕着。我点燃了两支“中华”牌香烟,一支放在军人大爷爷的墓碑前,一支放在我的爷爷墓碑前,朝天冒着两柱袅袅的青烟。鞭炮声中,我深情地对着祖坟躬身作了三个揖就回家了。
   妻子坐在庭院里的井旁,往不锈钢的大盆子里压水。然后,一边在水盆里淘米、洗菜,一边听着收音机里有关祭祀活动的新闻。庭院里靠西院墙有棵枫树,旁边是一棵四季桂,枝繁叶茂的,好多年了,枝梢已高出院墙头丈许。它们紧靠在一起,枝枝杈杈地相拥着,红中有青,青中有红,馨香怡人,是院里的一道风景。我站在硕大的枫树冠下面仰望,阳光如银线般地从树枝的缝隙间射下来。片片枫叶子也照得通红,红得亮眼,状如军帽上的那个红五角星。此时此景,让我想念起曾经生活在这块老宅地上的军人爷爷来了。
   我爷爷的父亲叫张於贵。一生娶了韩氏和殷氏两任妻子,共生养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我的爷爷最小,军人爷爷是老三,当叫作三爷爷。可是,那时候奶奶教我们叫大爷爷,这个叫法有点牵强,或许是三爷爷和我的爷爷同是续母所生的原因吧?但不管怎么说,从小到大我们叫大爷爷都叫习惯了,不改也罢了。其实想想,大爷爷的一个“大”字也是蛮好的,挺恰如其分的,这既体现了是我爷爷的哥哥身份,也体现了军人爷爷那种高大、伟大的形象呢。
   大爷爷的名字叫张善著,是属老鼠的,生于民国1912年10月26日,至今年已有一百一十岁了。年轻的时候,挺拔的个头,方脸大耳,浓眉大眼的,扑素中不失英俊。曾听我的奶奶讲过,大爷爷从小就勤劳、孝顺、本分中性格有点好强。在家种田、放牛等农活和家务活样样都干,从不怕苦;对父母也是百依百顺,不调皮深受大人们的喜爱;他的身上还有种侠义之气,如有玩伴被欺负了,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性格决定未来,大爷爷心里默默地许下长大了一定要当兵的愿望!
   1931年9月18日日本鬼子侵略我国时,那一年大爷爷是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壮年,也是谈婚的佳年华。1937年12月14号,侵华日军京浦区右翼先遣队司令天谷,率松井军团占领了苏北门户一一古城扬州。在离我家只有十几里地远的宜陵镇南,就有个日伪军驻点。从此,家乡的平民百姓过上了从穷苦到苦难的生活。但是,1938年秋,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很快从苏南撤到苏北江都,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宣传群众积极抗日,发展党组织成员。使置身于黑夜中的乡亲看到了一道希望之光,也确是年轻的大爷爷立志要参军革命的一次难得机遇。
  
   二、峥嵘岁月
   当时苏北地区有两种欺压百姓的敌人,一个是装备精良的侵华日寇,一个是以韩德勤和顾祝同为首国民党。不过,在1940年5月陈毅和粟裕率领新四军,在江都区东展开了“郭村保卫战”,先打掉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为抗日扫除了一道障碍。但在抗日的斗争中,野心勃勃的日伪军为了搜捕新四军的地下党联络员,经常进村烧杀抢掠,百姓处在惶恐之中。
   每次日伪军在汉奸的陪同下,到乡村来扫荡时。有的良家妇女来不及躲避的,就被几个日伪军轮番强暴了,撕心裂肺地惨叫,鬼子却大声淫笑;有的农家的鸡鹅鸭被抢走了,猪牛被牵走了,粮食也被扛走了,百姓只要是反抗的,就被打得头破血流等等。日伪军那些惨无人道的恶劣行为,一桩桩一件件大爷爷有的是看在眼里,有的听在耳里,激发了心中愤怒的火焰,恨不得去跟日本鬼子拼命。只是还要把所有的仇、所有的恨暂藏起来,待到来日战场时,再让子弹飞!
   日伪军惨无人道的行为,唤醒了一批批有志青年。有的加入了新四军的部队,手握钢枪奔赴前线;有的在党的号召下,自发地参加地方各种抗日活动;有的用自己的生命,去掩护新四军地下党人员等方式抗日。1943年春,被组织上任命为大陆(锦西)乡乡长的谈锦西,就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同时在群众中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建立党支部,成立农抗会、妇抗会,并组建民兵。大爷爷和许多青年一样,不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只是一心想打鬼子,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党组织各项活动。并于3月份大爷爷投奔了新四军部队,正式如愿地参加了革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当时为了避免日伪军的搜捕,就将自己原来的名字改为了张志安。自明立志要当一名军人,用一腔热血征战沙场,是伤、是死都无所畏,只要使穷苦的父老乡亲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
   1943年9月7日,在我们阚桥村的北面丁沟镇,打了一场“北草村”的游击战,大爷爷也参加了,日伪军常遭到游击队的突袭。于是,日本鬼子更加疯狂地搜捕参加革命的人。由于汉奸的告密,10月6日谈锦西不幸被捕,被敌人的刺刀捅了23刀,倒在了血泊中英勇就义。不久,我们阚桥村的韩仕林和朱德宏两位抗日志士也被敌人抓到了。两人被绑在树杆上,无论敌人怎么样地威逼、恐吓,两人誓死都不交出任何一位新四军和党组织的人员,最终两人身中数刀。鲜血在脚下的土地上流淌,在场的父老乡亲目睹这惨忍的场面泪如雨下,苍天也在哭泣。朱德宏烈士当场就去逝了。倒在血泊中的韩仕林,还有点悠悠气,被乡亲们抬回家中救治,怎奈因伤势过重,不久也去逝了。
   所幸的是,有一次我的大爷爷在家里没有外出。突然,听到村南边人声乱哄哄的,不一会儿有人来报信,说日本鬼子又来抓人了。在地里劳作的奶奶就急忙奔回家,告诉大爷爷,赶快逃命。大爷爷随急就打开后门往外走,屋后不远处是一条河,也来不及脱掉衣服就跳到了水里,涉水爬上对岸就向北狂奔而去,躲过了一劫。
   1944年,在江都地区的新四军联合地方民兵,频繁地开展了抗日游击战。有吴桥镇战,浦头镇战,大桥镇战等等。大爷爷也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游击战。尤其是郭村的张倪庄一役,打得十分的艰难,敌我双方都有很多人死伤。因为这里是日伪军的碉堡群所在地,地势险要,周围还有河水环绕,易守难攻。战场上,大爷爷看到许多的战士身负重伤还在坚持战斗,看到一位又一位战士倒下,心里又想到了日本鬼子进村扫荡的一幕幕,怒火中烧,就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愈战愈勇。战斗胜利了,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河水,也把忠骨永远地埋在了这片硝烟弥漫的泥土里。后来,听庄邻的一位九十多岁的老者说,由于大爷爷打仗时不怕死,机智勇敢,受到了领导的赞赏。回来时,还看到他的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挺威武的呢。
   节节败退的日寇,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投降了。中国人民经过难苦卓绝的十四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战胜利。新四军北撤,让出了江渐皖等地跟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调兵遣将包围解放区。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做好应对内战的准备。此时,大爷爷已经33岁了,婚姻大事已迫在眉睫,家里人十分地着急,也求人介绍了几个,都没有谈成。此事我曾问过奶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是不是兵哥哥没人嫁呀?奶奶说:有是有的,可是人家女孩子要他选择是要当兵还是要结婚?大爷爷却说,要结婚也要当兵。想想,哪有女孩子肯愿意嫁给一位随时可以丢掉性命的男人呢?将来的日子又怎么过呢?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耽搁下来了。
   1948年11月6日,由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和粟裕等指挥的“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打响了。当时大爷爷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合并成第三野战军,改叫成解放军了。大爷爷参加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战场上每个战士置生死于渡外,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又冲上去,每次冲锋号吹起时,敌人就闻风丧胆,节节败退。当时大爷爷是做后勤卫生部工作的,负责输送军需物资和从战场上救回伤员医治。到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解放军以伤亡13万多人的巨大代价,击败了国民党八十万大军,战争取得了胜利。乘胜追击。部队在经过了三个多月的修整后,准备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
   有战争就有牺牲,大爷爷南北转战虽然都幸存下来了。但是,枪炮子弹是不长眼晴的,不代表在以后的战斗中会有那么的幸运呀。这一回在战斗前,他思前想后,假如我在战场上牺牲了,家中的老母亲咋办呢?于是,大爷爷在4月6日,到所在的“华东第三野战军后勤卫生部”二分院开了一张《軍属証明書》。托人送到我的爷爷手里,还带口信说:战场上是要死人的,我没有妻室子女,只有老母亲一人,假如我不幸阵亡了,就没有机会孝敬母亲了,你就拿着这个证明书去地方政府请求按照优待军属条例给予照顾;假如我能活着回来,一定会给母亲养老送终的。拜托弟了。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斗在长江以北开始了……
  
   三、解甲归田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历时40多天胜利渡江,解放了南京,解放了上海、杭州、武汉、皖南等。“宜将剩勇追穷寇”势不可挡的解放军一路高歌猛进。很快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江北江南征战的大爷爷,自参加革命以来,经历了六年硝烟四起的战斗,神奇地活了下来。有幸看到了穷人当家做主的那一天。岁月翩跹,韶华易流,解放后大爷爷一直在上海的原部队里,到了1957年退伍复员的这一年,已是45岁的人了,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战场上、部队里。退伍前,组织上问他是到新疆支边,还是复员回家乡?大爷爷想了想,“八千里路云和月”大半辈子下来了,为了解放事业一直在外奔波,不但没有孝敬长辈,还让家里人整日为我担心受怕的,我实在是愧对他们了。因此,大爷爷还是选择了复员回家种田。莫等闲,为家乡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发挥最后的余热。然后,将一把老骨头留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埋在母亲的身旁再好好地孝敬一次。
   那一天,大爷爷怀揣着“淮海战役纪念”和“渡江勝利纪念”两枚军章回到了家乡。站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看了看安详的村庄,心中感慨:当年我是带着乡愁参加革命的,现在我是满怀乡情回来了。如今乡亲们又过上了平平安安的日子,就觉得所有吃过的苦、流过的血是有价值的,即便孤单一生也是值得的。
   回家以后,大爷爷帮助阚桥村做了几年的民兵治安工作。同时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还经常到阚桥小学戴上红领巾,给学生们讲那“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战斗情况。讲战场上每位战士舍生忘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等,那浴血奋战的让人动容的一幕幕场景,使孩子们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大爷还动情地跟孩子讲:这红领巾就用战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少年强,则国强”,所以,你们从小一定要发奋读书,只有使祖国更加强大起来了,敌人就不敢欺凌我们了。现在回想,我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正是通过一次次演讲和学习书本上的革命英雄事迹,从小就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思想,从小就有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情结。
   岁月不饶人,大爷爷越来越老了,又得了个慢性气管炎,每年要到姜堰军人疗养院疗养一次。让大爷爷万分感动的是自退伍复员以来,每逢过年前,政府派人敲锣打鼓地送来军人慰问信时,还带来了红糖,糕点,香烟等慰问品,享受着国家军人优待照顾。晚年,大爷爷走路也不方便了,拄起了拐杖。这个时候,由于从小就过苦日子的奶奶,心中非常地崇拜军人,就主动地承担起了大爷爷的生活。陪他去疗养院,端茶倒水;在家替他洗衣做饭,悉心服侍。不能做事的大爷爷,手里常拿着小收音机听听新闻,时时关心着国家大事。
   1976年9月9日,他突然从收音机里得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顿时如晴天霹雳,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悲痛万分,对着北京的方向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戎马一生的大爷爷流泪,只因为是他把毛主席当作母亲一样的亲人了。在以后日子里,也许是周总理、毛主席、朱司令相继的离世,对他的精神打击太大了吧。所以吃饭不香了,走路拄着拐杖也是摇摇晃晃的。有一次,他觉得头重脚轻,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神智不清,经查是中风了。
   70岁那年,躺在病床上的大爷爷就常想着打仗的事,一遍又一遍地讲那刘邓大军的淮海战役,说解放军摇橹划浆渡江战役的故事。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大爷拉着我的奶奶手说:“我快要去毛主席那里报到了,多年来,你不嫌弃、不怕脏地照顾着我,不是军嫂却如军嫂,弟妹啊,实在是对不住你了,我今生怕是无以回报了,你替我把那两枚纪念章和那本退伍复员的红本子收好,就作为一个纪念吧。”然后,又对着我的爷爷说:“我们兄弟一场,我没有求政府给侄子一点照顾,又没有什么家产留给你们,请原谅哦!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母亲的身旁,我还要尽孝心呢。”一席话说得爷爷奶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可惜啊!为了革命终身未娶的军爷爷,就这么孤单地走了。那时候我们兄弟作为军爷爷的侄孙,将扛在肩上的纸幡子插在坟头上,奶奶叫我们磕头作揖。哭声中我们挥泪告别了军爷爷,军爷爷那个高大、伟大的形象将在我们心中永恒不朽!
   风中,坟头上的纸幡子在高高地飘扬……
   突然,一群欢快的麻雀,从枫树间呼啦啦地带着我的思绪飞走了。红彤彤的枫叶在眼前晃动着。
   时值中午了,妻喊我:“你老是站院子里看什么呀?想什么呀?回屋吃饭了。”我望着妻子做的一桌子有素菜,有鱼,有肉,有虾等香喷喷的菜,不由感慨:没有军爷爷哪有这么多好吃的?没有毛主席共产党哪有现在幸福安康的日子?于是,我打开手机,看着珍藏的军爷爷的“淮海战役纪念”和“渡江勝利纪念”两枚纪念章图片。心中又默念起了毛主席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首诗来。
   渐渐的,我湿润的眼眶里,含满了思念的泪与幸福的泪花。

共 54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每块墓碑也有。清明时节回家祭祖,一位是军人大爷爷,一位是我爷爷。大爷爷叫张善著,从小聪明能干,在日寇侵略中国的时候加入了新四军,从此跟上了革命队伍。大爷爷南征北战,四处打游击。同时也险象环生,几次抓捕都惊险地度过了。终于,日寇败北,胜利迎来了曙光,大爷爷也已经33岁,内战又打了起来。本来大爷爷可以谈婚论嫁,奈何战事又起,大爷爷又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解放战争。他知道战争是要死人,托付好后事后就加入了渡江作战。1957年,大爷爷退伍复原已经45岁了,他把他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战场。如今回想起大爷爷戎马一生的铮铮铁骨,无不让人肃然起敬。精彩好文,文章生动精彩,情感充沛,描写细致细腻,阐述了一位伟大的军人爷爷至高伟岸的形象。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 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061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1-06-11 15:08:2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何叶        2021-06-15 22:42:50
  恭喜老师时光征文获得第一个精品,感谢老师对社团的付出,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