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文学能商业化吗?(文评)

编辑推荐 【菊韵】文学能商业化吗?(文评)


作者:鲁芒 进士,10218.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8发表时间:2021-06-11 18:56:34

【菊韵】文学能商业化吗?(文评)
   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写点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了。
   搞经济没有交换是不可能的。但是什么都是市场化则令人担心。我们看到,那些年,神圣的教育净土市场化了,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医疗事业也市场化了。金钱真的成了神,他可以统治一切,役使万物。于是人们抛弃了信仰,扔掉了起码的道德,一个个仰望着财神,为此展开了疯狂的争斗。文化阵地也很快沦陷了,一直标榜清高的文化人也变得不清高了。
   无可厚非,一些带有商业属性的领域是可以实行市场化的。例如电影,它一出生就跟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又譬如书法绘画,也有此属性。当然也不能把它们的商业性发展到极端。天价明星,就是极端的市场化造成的。某著名作家的并不怎样的书法,一个字卖到几万;登台唱一支歌,出场费要到几万十几万不等。当然,这与其它因素有关。但这些还是可以理解的。令人不解的是,居然有人提出让文学商业化,也就是市场化。而且他们也这么做了。打那年就有人列出了作家富豪榜的名单。其中有大作家,也有小作家,有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个人占有资金上千万的上百万的几百万的都有。怪我老夫见识浅陋,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还真的存在着。
   本人认为,文学的商业化或曰市场化,正如医疗市场化和教育市场化一样,是错误的。
   文学是一个神圣纯洁的意识形态殿堂,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跟教育一样。学校不能变成商场,教师不能变成商人。作家当然也不能变成商人。经商的目的是赚钱,搞文学的目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作者感于外物,用诗歌等文学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或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既然这样,按照创作规律创作的作品,绝不能叫商品,只能叫做作品。其作用,在作者来说是抒发感情,享受其美感,对社会来讲,它起到感染世人、净化灵魂的作用,也就是教化作用。而这跟商业不一样。商业活动的动机就是赚钱,文学创作的动机是为了创造美。如果将文学创作变成商业活动,就会将商业活动的手段用在创作上,那文学就变味了。这样,作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而成了商人。
   我们看作家富豪榜上的那些“富豪作家”,个个都冠冕堂皇,其实他们不是什么作家,而是打着作家旗号的商人。他们完全忘记了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学在他们只不过是用来赚钱的工具。因此他们也就不考虑道德问题,只要多赚钱就行。有些体制内的作家,利用国家给的职权,把自己的创作跟资本挂上了钩,例如通过搞什么文学大赛拉赞助。在文学大赛的旗号下,他们做着各种手脚,将拉赞助的款项大部分塞进自己的腰包,只用极少的一点来忽悠参赛者。他们拿着国家给的工资,干的是个人赚钱的勾当。为了赚钱,他们出卖良心,在自己的作品中加进了大量的色情细节,用以刺激读者,以便于其作品的畅销。他们那些不堪入目的色情描写,可以说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都很难找到,在流传下来的外国名著里面也很少有。然而经过一番有计划的鼓噪和炒作,这些垃圾竟然也成了名著。炒作可以名利双收,既忽悠那些幼稚的读者拿出钱来买他们的书,同时也赚足了名声和头衔。而受害的还是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而有些体制外的“富豪作家”,不过是些码字者。他们用自己的低俗文字通过层次不高的文学网站来赚钱,他们的作品谈不到思想内容,不过是些文字垃圾。他们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地码字,胡诌八扯,不管质量如何,只要能刺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就行。有些文学网主要接受武侠作品。不少武侠作者的思想水平为零,艺术水平也谈不到,但是胡诌的能力却很高。他们是这类网站的主力作者。他们的稿酬相当高,因此也成了“富豪作家”。还有的是剽窃大王,专门偷人家的作品,改头换面,包装一下就成了自己的。这样的作家居然也成了“富豪作家”。还有的用“创作软件”来创作,以提高效率,真是奇葩!
   前几年我看到有些所谓评论家,为了几个铜板,竟然说什么文学界可喜的现象是,一批帅气年青的作家登上文坛。这里用了“帅气”一词。还有的介绍某女作者时,竟然称其为美女作家。看来文学创作,自古以来这文人用来“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语)的最后的慰藉,也只能是帅哥美女的专利了!难怪一位老人写的几十万字的长篇史诗只能得个鼓励奖,而美女作家的一篇无病呻吟的散文却得了一等奖呢。
   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这是历来为人所不齿的。以上我们说的这些“作家”有类如此。他们既当作家,又当商人发大财。就是这些人把本来圣洁的文学殿堂搞得乌烟瘴气,铜臭熏天。可就是这些人却活跃在主流文坛上,使得大量正直的文学作者成了所谓草根。然而正是这些“草根”,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默默耕耘,创作了大量内容健康向上、文采斐然的好作品。不信,大家可以打开江山文学网,随便找几篇读读看,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正的文学作品在民间,金子藏在草丛里。只是人们迷信那些欺世盗名的“名家”,将他们炮制的垃圾作品奉为经典。这是文学的悲剧。
   文学之不能商业化,可以用文学史来证明。我们看一看中国文学史上,那些著名的作家,哪一个是通过创作发财致富的?屈原的《离骚》是在被流放途中写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样文采璀璨的鸿篇巨制,你能说它值多少钱?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居无定所,但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才使他创作出那么多爱国爱民的伟大作品。明清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吴承恩、曹雪芹,哪一个是富豪作家?哪一个是通过文学创作发财的?
   再看世界文学史上,特别是十九世纪那些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像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哪一个不是负债累累?这些作家的创作,无论从创作动机上看,还是从效果上看都不是商业性质。
   我国建国以前的那些大作家,像鲁迅、叶圣陶,老舍、茅盾,也没听说哪一位通过创作发了财。至于建国以后,写出《创业史》这样的辉煌史诗的柳青,还有赵树理等作家,他们的创作更与商业无关。
   有人说,作家们的稿费怎样看待?我们说,稿费,那是付给作家的劳动报酬,就像教师教课,政府发的工资一样,跟商业毫无关系。
   有人要问,难道作家就不能作为一种职业挣饭吃吗?我们说,历来真正的作家,其生活都是很清苦的,创作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想通过文学获取大量金钱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国家,作家的生活来源是他们的稿费,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内的是政府发工资,他们有生活保证,创作是他们的本质工作,如果还要到碗外搞什么商业活动或其它非法活动,尤其是搞一些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的东西,或炮制淫秽作品毒害读者,那不仅仅是腐败,更是犯罪。至于体制外的,因其没有固定收入,通过创作获取生活资料也是合理的,但也不能把文学创作当成商业活动,更不能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当上“富豪作家”。
   这里不得不说明的,通过文学创作来解决吃饭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大量作者也仅仅将文学创作当成一种无报酬的精神活动。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须有一种实体职业作为支撑。
   以上所谈,不够成熟,希望抛砖引玉,引起讨论。
   2021.6.11
  
  

共 28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阅读鲁老的文评言辞犀利,直戳当代文坛的腐朽,将一批又一批为了出名而混迹文学圈里的腐儒做出了深刻的批评。这或许正如伟大的拓荒者路遥先生所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无疑也是适宜鲁老的。在当下文学商业化的问题我们无法做到避免,这也正如鲁老观点明确所谈:文学是一个神圣纯洁的意识形态殿堂,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跟教育一样。因此而言,文学的探索大致方向很多地方都出现诟病的认知。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现状,记得上次在看到北大中文系教授组织的文学座谈会中,北大袁明教授就“文学的死亡”做出了判断,谈到了“文学的力量”,讲到底是文学助推了我们?还是我们助推了文学?事实上是文学的力量,激荡我们的内心,我们与创作实际相联系。就文学的死亡问题,在现代看来,文学的商业化,业已触及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从事实上来看,文学她并非死亡。迄今为止,中华文化上下5000年以来,我们的文化根源没有断。但在西方文化学者看来,他们的思想对于文学谈到悲悯。然而,文学的商业化,现在看来的的确确已经触及到了文学本身的出现的本质。古往今来,无论是宋明理学,还是王阳明心学,吾辈先贤都在内观上理性的探索。就拿王阳明心学来说: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然而,对比文学的商业化,大体与其相悖,丢弃了固有的优秀的文化精髓。商业的市场化,有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的特点,那么对于文学的商业化,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路径。已经违背了与创造实际的关系,我们都谈要生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但其中已经明确的指出,什么是腐朽文化,什么是糟粕的文化?我想不言而喻,文学的商业化就已经开出了这个腐朽的先河。对比当下的时代,我们已经驶入了新时代的发展时期,但与生俱来的不仅仅是利的一面,但商业的炒作却风生水起。确乎是对文化本质的一种亵渎,很多人已经陷入了装在套子里生活,其思想和修养,不得不令人深思。当下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势力者的眼光,总是把人的地位和人的价值等同。因此上为什么儒道释,都在内观静坐中做出了自省。我想一个人,如果只为了盈利而盈利创作的文字,那么一些青年读者读后又该怎么想?近期一部热播剧《觉醒年代》应势而生,其中令我感触的是,辜鸿铭先生那段《中国人的精神》震撼人心。我想一部好的文化作品其产生的价值引领意义他是深刻的,也是值得经得起推敲的。因此在新年伊始之际,习总书记就谈到了三牛精神,即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孺子牛。因此上,一位好的作家是懂得如何劳动,并付诸实践创作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所以文学的商业化,我们如何看待?每个人不如思考如何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做到真真正正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最后感谢老师的赐稿,现推出阅读,以此共勉。(编辑:静安云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1-06-11 19:00:21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文学创作当中。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2 楼        文友:鲁芒        2021-06-11 19:49:14
  谢静安生的精心编按。我们肯定有共同的看法。但这里有好多矛盾,在什么都市场化的今天,真正的好作家和优秀作品怎样得到官方和社会的承认,从而让这些辛苦劳动的作家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恐怕还需要国家拿出政策。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3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1-06-11 20:01:10
  的确,正如炒房问题,纵使一批青年人背负太大压力,房贷,车贷,教育成本,这些和文学的商业化也有相似之处。因此上,出台政策性的支持还是必要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嘛。每年的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文学座谈会,一些代表理应提出来,形成草案,再形成议案,生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11 20:02:00
  文学商业化要看卖什么文,如果是西游记红楼梦也可大卖,写些烂下流的卖也无人买。可是现实就是这类吃香。文化也是官商勾连,挂个文化公司牌,做点广告牌获利,真是可悲的笑话。文化与铜臭一起就无文气了
活到老学到老
5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1-06-11 20:14:55
  欣赏佳作雅评,学习推荐赏阅,敬茶!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12 05:54:24
  好作品,老师好样的!欣赏,学习!
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06-12 08:20:33
  一文一按,一老一少,一唱一和,一字一句,无不激浊扬清,洗涤心灵!
   商业化、市场化、资本化,华夏神州,自古有之。然过犹不及,实非可取。今日文教卫舍本逐利盛极之状,足显损根害本之象。凡生命体,皆应有天然纯粹之存在。缘何人体不容新冠病毒?此理相一也。众人掉入钱眼,外有层层包裏,欲突围亦难。
   待代价付清,总有清明回!
   致敬鲁芒云儒老少二君!
8 楼        文友:岭后人        2021-06-12 09:27:41
  一切的一切,都在资本的大棒下倒下。不用到将来,文学只是一个社会的小小饰物而已。真心感谢你们这些文学的坚持者,感谢江山文学这个平台以及编辑们无私的付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