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柳岸】孔雀东南飞(接龙诗)

编辑推荐 【柳岸】孔雀东南飞(接龙诗)


作者:燕语千千 举人,430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9发表时间:2021-06-14 06:00:00
摘要:针对《孔雀东南飞》中焦母,燕语千千(燕)与在水一方(方)进行诗词接龙。

燕:
   牙尖嘴利口儿叼,这山望着那山高。
   娶过兰芝难如意,又想罗敷好才貌。
   百般刁难儿媳妇,一心休去称快好。
   千千看后心生惧,幸好此生没遇到。
  
   方:
   墙头竹笋嘴尖,皮后心小根浅。
   真乃叼辈好比,可恨搅家不贤。
  
   燕:
   儿女如有慈母,定知忠孝仁贤。
   可惜命运不济,婚姻才遭离散。
  
   方:
   墙头竹笋嘴尖,皮后心小根浅。
   真乃叼辈好比,可恨搅家不贤。
  
   燕:
   儿女如有慈母,定知忠孝仁贤。
   可惜命运不济,婚姻才遭离散。
  
   方:
   燕语千千称坤范,贤妻良母能承担。
   善媳影响三代人,良好家风辈辈传。
  
   燕:
   巾帼千千是坤范,老师一语玩笑发。
   孔雀箜篌音色好,墨里千千初学娃。
  
   燕:
   良好家风辈辈传,后代儿孙都比肩。
   国风国韵添国色,忠孝礼仪自古贤。
  
   方:
   鄙人不擅舞文墨,逊君几筹何须说。
   做个知音算高攀,拜你为师不为过。

共 4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诗人以诗中的”燕”与”方”来了一个词语接龙,巧妙地以叙事诗的形式重新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诗中一改往日之情点明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感情巨变的因果和婚姻生活的和谐相处以及现代人的现实婚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头曲是”燕”,写的是焦母的刻薄和刁专,也掺入”千千厥歌”中对 红红的”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红红仍是你,曾我的心中艳阳”,这熟悉的歌声将离情别绪,唱得荡气回肠之余,亦不失少女情怀。后面画风一转:这个”燕”写的是母慈子孝,忠孝仁贤,难免因命运不济,婚姻遭离散,写出了命运多舛的无奈和无助!诗歌是对你我心灵的慰藉,是对当代年轻人警醒与提携,以古人之经历告诉后人,即使你情我愿,或者你情我不愿,还是婆婆的尖酸刻薄,都可以想方设法的去追逐自己的爱情,又不是非得学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如此伤感结局,不如学陈慧娴的“千千阙歌”中委婉凄惨的相处与别离:歌词都是心中所想,每一段乐韵都是心意所诉,歌中的离别场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不是一冲动就双双殉情而去;这结局明摆着是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和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两大人坚决反对,两年轻人据理力争,结果落得惨死后、两家求合葬:白发人送黑发人,谁受益,谁伤情!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诗人以深恶痛绝的口吻奉劝当代年轻人要采取安全模式,做不成夫妻,做知音如何,拜你为师可好?“雀箜篌音色好,墨里千千初学娃”。迂回战术,得到人生的别样风景,也不失为另一种幸福,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生百态,尔奈我何!问候老师,推荐共赏,访古通今,观点奇葩,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编辑:晓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晓雪        2021-06-14 06:11:17
  拜读美诗,问候老师,别具一格的写作模式,对阙公整的小诗,朗朗上口,读来如沐春风,如饮清茶,问好,祝夏暖!
一个人的夜晚,梦里都是荒芜,雨中的蝴蝶振着淋湿了的翅膀,奋力挣脱泥泞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飞翔,寻觅一方净土,静静地疗伤,慢慢变老……
回复1 楼        文友:燕语千千        2021-06-16 14:40:05
  谢谢老师辛苦审核!祝福安康!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6-14 09:11:26
  欣赏美诗,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燕语千千        2021-06-16 14:40:28
  谢谢老师支持。鼓励!祝福文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