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风】父亲牧羊(散文)

编辑推荐 【清风】父亲牧羊(散文)


作者:平林漠漠 布衣,17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05发表时间:2021-06-14 23:03:47
摘要:自古至今,父亲为天,母亲为地。天地间充满正气,人世间繁荣昌盛。


   我的父亲读过三年灯书,识得的汉字非常有限,差不多大半生中,偶尔会翻看他那本黑字灰纸古板《响马传》,没有封底封面,已经破烂不堪。我从来就没有听他讲到过《响马传》中的精彩片段。
   而我母亲,一个字不识,却能够娓娓动听地讲述许多离奇古怪的传说故事。
   母亲一辈子从家前面到屋后,做着家务,一生默默无闻。
   从我记世,父亲身边时常牵带着两三只山羊,行走在用自己人生故事铺就的路途上。
   这一年夏天,小麦大丰收,可惜遇到了一个多雨的年头。当时很少有水泥场面,晒在土场上的小麦粒子干得很慢。收在家中的小麦晒着晒着就霉了腚头,变了颜色,生了飞蛾。
   村上人又要顾及晒场,又要顾及田里种庄稼。
   鲁兰河边,几只拉沙的船只停靠在营庄村大桥下,跳板一头淹没进了水中。
   那天,我们的家人去一块地名叫小台湾的地方种黄豆。
   小台湾紧靠着鲁兰河堤。
   鲁兰河水位忽然下降了。有许多河螺,河蚬子被闪置在干滩淤泥上,我们脱了鞋子,一会儿就拾了几十斤。
   抓蚬子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儿,河水向东一边流淌一边跌落。那些蚬子拼命地向下游行,无论他们怎样游得快,仍然免不了被搁浅在河滩上。有一种蚬子一边游行,一边画下许多杠杠,我忙用手去抓它,它极其快速地把伸在外壳的蚬子肉缩进了壳子内。此后,猛然把壳子里的水喷洒出来,与此同时“吱”地叫了一声!
   我们把河螺和河蚬子拾进鱼鳞袋子里,满了,又拾进提包里。
   正当我们拾满了所有用具的时候,大嫂手指天西北说:“糟了,马上就要下雨了,我们非挨家里的人批评一顿不可!”
   大姐浑身触了电似的“哎呀了”一声,害怕得连话也说不出了。
   回到土场上,我们立马摸起农具就地堆积麦粒。此时,大哥雷震电怒起来说:“你们在大树下乘凉非常舒服吧?”
   大哥在村卫生室上班,看守家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们正处于尴尬境地,父亲打出来保护伞说:“你们在家的人能干,为什么没有把麦粒籽收起来泥?”
   哥哥只能把怒气压在心头。
   从场面回家路上,我悄悄对父亲说:“你别告诉大哥和小弟,千万不要让他俩知道我们摸河蚬子的事儿!”
   父亲报以微笑。
   事后,我可不怕了。晚上,我们把藏起来的蚬子烀好了炒好了,端了出来。
   小弟只眨眼:“哪儿来的?”
   我理直气壮说:“鲁兰河里摸的。”
   “摸的?”弟弟疑惑一下,想要盛一碟子给大哥家端去,我说,“大嫂暗暗地藏了一份子,这会儿估计也正吃蚬子。”
   父亲膂力过人,动作敏捷,却从来不无故炫耀自己。儿时,我曾亲自目睹,一只野兔奔走在苕菜田间,许多人齐去追逐,父亲奔跑雀跃在最前面,最终一把抓住了那只无计可施的哭叫的野兔。
   在一年冬季的异乡河工工地上,本队有个叫包增发的青年,此人十分好战,骁勇,近处三个村上的泥夫们,与他摔跤,都乖乖地败在他的手下。那天中午,他一边吃着午饭,一边津津乐道地讲述自己怎样战胜邻村一个号称大力士的人的故事,身边的一位长者拦住他的话路说:“你别太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也别自以为是,就我们本生产队里,就有人能够制服你!”
   包增发质问那个长者:“谁?你说谁?”
   “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长者指指我的父亲说:“就是你这位王大表哥,你不服气?”
   包增发哼一声,看定父亲说:“大表哥,我们就来摔一跤吧!”
   父亲一边吃饭,一边摇头说:“表弟,我哪里是你的对手?”
   长者继续激将说:“你大表哥非常谦虚。”
   “不行,我今日非要与大表哥决一高下不可!”包增发说着就夺下了父亲的饭碗,“我要让你成为我的手下败将!”
   “表弟存心要让我出丑。”父亲丢下筷子,快速一个侧身,把包增发搂抱在怀中,想要一下子用力勒他趴下,包增发腰背一躬,挣脱了父亲的拥抱,
   不等包增发支撑着站稳脚跟,父亲双手抓住包增发的裤腰带,将他拿起举鼎,从头顶向背后一摊软泥上扔了过去。
   包增发丢了面子,威风扫地,从此不再找人摔跤。
   父亲感到后怕,险些出了人命。
   平时,父亲总是把自己的力气用在干农活上,对此,村上的人有目共睹。在一个秋季的洪水季节里,鲁兰河河淌地上的高粱秸秆还没有运送回生产队,就被大水漫进了水中。道路泥泞,牛车无法运输,只好用人力朝社场上挑担。
   父亲一担能够挑走四百多斤重的高粱秸秆。一天任务完成,父亲所得的提成高粱秸秆,兑换了我家三间茅屋的耙柴。
   父亲尽心尽力让我们读书,我们兄弟姐妹七人,没有一个学业有成的。我虽然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但是不甘心上套,时不时独自骑着自行车,去离家二百里范围内的一些小山包上游花看景。直到三十而立之年,这才顺其自然地成家立业了。婚后生活一帆风顺,妻子生下两男一女,村干部为了搞计划生育,找到我家,对我说:“你假如不让你的妻子执行计划生育,就远走高飞。”
   当时,妻子生下小儿子还不到一百天,想要在过一些日子去执行计划生育,就带着孩子去了外村她的姐姐家,我一人暂且留守在家里。那天早晨,我远地里看到村干部朝我家走来,心想一定来者不善,就势躲进了邻居家的厕所里。那位村干部找到了我的父亲,说明来意。
   父亲毫不隐瞒地告知我的躲藏地点。
   我的妻子反对我的做法,顺其自然地去执行计划生育了。
   人生在世,生生不息。一辈人接着一辈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我也象所有天下父母一样,努力精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静心读书,力争一窝鸡里飞出一个凤凰来。我和妻子想方设法,种好责任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培养孩子读书。常言说,人有善愿,天道从之。
   我的大小子入学的那年,父亲开始增加羊的数量。他的羊圈里,始终维持十几只山羊。
   我承包的四亩林地也帮了我的大忙。
   前些年,村干部为了引水上岭,在我家责任田边修筑了一条引水渠。人们在筑渠时,发现了大量的蛭石矿藏,引水上岭的计划化为泡影。
   我在我家地边的这段渠道上栽上了杨树,套种了黄豆,还找到了一小脉蛭石矿藏。准备黑夜偷偷挖取几车蛭石补贴家用。
   村干部对此视而不见,我的父亲来到我的蛭石塘边,说:“你别挖,危险!”
   我说:“怎么会有危险?”
   父亲说:“这个地方以前凶死过人。”
   我问父亲:“死过什么人?”
   父亲回忆说:“几十年前,邻村有一位年龄大我几岁的男孩子,走亲戚,随身带了二斤考牌,经过这里,被一个蟊贼杀害了。蟊贼掳走了他的考牌。”
   “人死如灯灭。”我为自己壮胆说:“几十年前的屈死鬼,早已获得了重生。”
   我在废弃的渠道上开挖蛭石矿藏,村干部不来找我,暗地里报告给乡矿场管理站,来阻止我的行为。
   那会儿还没有改革开放,找不到赚钱门路。满满一三轮车箱蛭石,可以卖五十元钱。看见上级管理部门来人时,就拖叉望风而逃。
   那日,父亲一边牧羊,一边帮助我开挖蛭石,我看见一个矿产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行驶在路上,远远就被我望见了。
   我急忙向父亲呼叫:“又来人了,咱们快跑!”
   父亲问我:“来了几个人?”
   我说:“只有一个人。”
   父亲沉住气说:“别怕,也别跑。”
   矿产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到我们的面前,依旧劝告我们把坑塘填平。
   父亲随手抓过一把金光闪闪的蛭石,放在工作人员的眼下说:“同志,你看这蛭石多好,经过火窑一烧,能膨胀十多倍呢!可惜矿脉太窄,不到两米宽,集体不值得开挖的,我们没有别的挣钱门路,他的三个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卖一点辛苦钱,供养孩子读书——望同志高抬贵手。”
   那位工作人员让步说:“你们也应该交给我们一些管理费啊!”
   父亲趁势说:“这事好协商,同志,你说多少钱吧!”
   工作人员伸出两个指头说:“先交给两百元钱。挖完蛭石,再把坑塘填平。”
   父亲当场掏出二百元钱,摆平了这件事情。
   为了防止塌方,我采用地道战的方法,打坑道开采蛭石,眼看地洞深入二十几米远,洞里没有采取任何支撑设施,只好停止前进。蛭石脉路还没有到达尽头,我再次扒开一个露天泥塘,经过几天的努力又发现了金子一样光洁明亮的蛭石。
   更深夜静,父亲来到我的泥塘上,劝阻我说:“别再挖了,你这泥塘南面紧靠着原先生产队的一个老蛭石塘,很容易塌方。”父亲一边用铁锨帮助我朝泥塘上扔蛭石,一边说,“奇怪,我怎么没有劲了泥?”他一边干活,眼睛总是留神泥塘南面的悬崖。
   “快跑,马上塌方!”父亲突如其来一声惊呼。
   我扔下手中的农具,一个纵身爬上岸时,泥塘南面的悬崖呼啦一声垮塌而下,一瞬间填平了我的蛭石塘,我的农具,电灯都被深深地埋入了地下,永久不得翻身了。这是父亲唯一一次夜里来帮助我干活的遭遇。
   我的大孩子十七岁考上大学那年,女儿也考上县高级中学,七凑八凑,女儿去学校报名那天,还差一百元钱,怎么也借不到了。一个不愿意借钱的邻家人说,“你家啊,三个孩子都读书,借的钱哪一辈子能还清啊,读书的孩子将来未必能作用,不见得有什么出息。”
   走投无路,我去问父亲借钱了。
   “一百元。”我道出困境。
   父亲说:“你文不成,武不就。谁愿意帮助泥?”他从身上掏出八百元钱说,“我有钱,刚刚卖了一头羊。你只要一百吗?”
   我只要一百就够了。
   三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一旦暑假后开学,或者过了春节开学,父亲总要拿来五百元钱,作为孩子的生活费用。他说,“等到孩子们都大学毕业了,我就不放羊了。我给孩子的钱不用还的。”
   一花眼,三个孩子大学毕业了,他们都有稳定的职业。两个男儿都是工程师。最小男儿毕业的当年,我们还清了所有国家贷款,以及所欠的私人债务。去年,全省水利部门对外招聘两名工作人员,二十八人报名参加考试,我家的小儿过了关,面试通过。
   那日,父亲满面春风地带着市水利局和村干部来到我家落实档案,了解家庭状况。
   “房子盖的蛮好。”水利局的领导人问我妻子:“你家这孩子找没有找到对象?”
   “还没有呢。”妻子说,“你帮助他介绍一个吧!”
   “好的。”
   水利局工作人员走后,父亲向我说:“我一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你还能够拥有今天。小时候,你常年生病,像似癀病烂冬瓜,呆头呆脑,四五岁才开口说话,天老爷真是不饿死瞎鹰啊……”
   (原创首发)
  

共 41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古至今,父亲为天,母亲为地。天地间充满正气,人世间繁荣昌盛。父亲牧羊,写出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展现出生活中的百种滋味。构思独特,情节精彩,紧紧抓住读者的视线,引人入胜。小说带着艺术的美感,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语句凝练,风景生动形象,感动读者。写出真情实感,落笔有力。文笔流畅,意境优美,内容饱满,精彩纷呈,好作品。佳作欣赏,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推荐阅读。【编辑:飞瀑流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21-06-14 23:08:24
  感谢赐稿清风书苑。期待更多佳作并祝撰安。
飞瀑流云
2 楼        文友:陈兵        2021-06-15 10:24:26
  美文佳作,共同欣赏。感谢赐稿清风书苑。期待精彩继续并祝创作愉快。
陈兵
回复2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1-06-15 10:58:04
  感谢陈老师给我的拙作美言,祝愿老师笔丰!
3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1-06-15 10:53:19
  感谢老师编辑认证,祝愿老师生活工作样样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