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漫谈孤愤之作(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漫谈孤愤之作(杂文)


作者:鲁芒 进士,10218.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7发表时间:2021-06-15 07:17:49

【菊韵】漫谈孤愤之作(杂文) 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里面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那意思是,当一个人处于逆境的时候,忧愁悲愤凝结于心,发而为文,便成为孤愤之篇。
   周文王姬昌被囚于羑里期间,殷纣王以种种野蛮手段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甚至残忍地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但姬昌在被囚禁的七年里,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之后,又进一步将其推演成六十四卦并系以卦爻辞,完成了《周易》这部孤愤之作。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拿自己的一套学说周游列国,希望国王们采纳,但都遭到拒绝,于是写出了他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孙膑受其同学庞涓嫉妒,被他处以膑刑,成为残废人,但最终在桂陵之战中打败庞涓。其兵法十三篇就是在成为残废人之后写出的,也是孤愤之作。
   屈原的《离骚》是一篇真正的孤愤之作。王朝末日,朝政黑暗,朝廷塞满了蝇营狗苟趋炎附势之辈。国王或皇帝昏庸腐败,远贤臣,亲小人,有德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而遭贬。这样,当外国入侵之时,无力抵抗,国家就灭亡了。楚国本来从疆域国力上都优于当时的秦国,如果听信屈原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的主张,励精图治,不但能抵抗强秦的侵略,还有统一中国的可能。但是昏庸的楚怀王,听信内奸靳尚和妃子郑袖的谗言,屡屡放逐屈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他的《离骚》,正如司马迁说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除了司马迁举的这些例子,文学史上还可以找到更多。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也是一篇孤愤之作。他关心国家命运,写了不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好文章,如《论积贮疏》《论治安策》等。但是他却得不到重用,于是他通过悼念屈原,表达了自己的孤愤之情。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宦官专政,小人当道,贤臣得不到重用。赵壹的《刺世疾邪赋》揭露谗佞和宦官当道,皇帝昏庸的那种极端腐败的政局,表达了作者决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精神。三国时代,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曾写过一篇《悲愤诗》诗,叙写个人的不幸遭遇和惨痛经历,将国家命运和个人的悲惨命运联系起来,真实地再现了汉末动乱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晋代嵇康的那篇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拒绝为残暴的司马氏做官,大义凛然,表示跟倾向司马政权的朋友山涛断绝关系,见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南北朝鲍照的《芜城赋》,将广陵山川胜势和昔日歌吹沸天、热闹繁华的景象与眼前荒草离离、河梁圯毁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在对历史的回顾和思索中,通过气氛的渲染和夸张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屠城暴行的谴责和对统治者的警告,也是一篇很好的悲愤之作。至于其诗歌《拟行路难》更是典型的孤愤篇。其诗曰:“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正直的诗人不愿意向权贵“蹀躞垂羽翼”,希望罢官回家过平民生活的心情。最后一句最能表现诗人的孤愤情绪。
   因孤愤而创作出名篇的作家,在文学史上不胜枚举。特别是,当一个朝代政治黑暗,或者外族入侵,民不聊生的时候。唐代安史之乱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于是产生了杜甫的大量的孤愤诗篇,如“三吏三别”。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更是用《窦娥冤》这样的戏曲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也是典型的孤愤之作,这本书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毛泽东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写了一篇《菩萨蛮黄鹤楼》可以视为孤愤之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词创作于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该词表达了毛泽东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
   韩愈有一个著名观点:不平则鸣。其著名的《送孟东野序》,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这里他由自然的物理现象——物不平则鸣联系到人内心不平也会发出孤愤之声。这观点是有道理的。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文学史上产生了那么多孤愤之作了。也可以理解外国一句很有名的话——“愤怒出诗人”了。
   孤愤之作的产生,与时代面貌有很大关系,不是随便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的。我们也不能随意标榜自己的作品为孤愤之作。这样的作品一般产生在王朝末日,社会非常黑暗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把有些人泄私愤的文章叫做孤愤之作。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的是:人的感情产生于现实生活。将某种感情诉诸笔端,即成为文章。这也就是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那种脱离生活的无病呻吟之作,不仅不是孤愤之作,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021.6.14
  

共 22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孤愤出诗人,孤愤出佳作,孤愤出千古不朽名篇。这篇《漫谈孤愤之作》,运用大量的史料,证明了真正的英雄都是在逆境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传之后世的名篇多是在孤愤之时凝发而成。还有因外族入侵,国破家亡之时,阐发孤愤之作。不平则鸣,与时代也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好的文章是内心感情的流露,脱离生活无病呻吟,是写不好文学作品的。本文脉络清晰,立场坚定,论据充分,证词有理有力。推荐欣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1-06-15 07:21:20
  这是一篇鼓舞斗志的励志之作。孤愤出千古不朽名篇,感动自己,感动上苍,也感动后来人!前提是你还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15 07:54:39
  自信斜阳多美好,初心永葆度华年。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奋制作。有诗人名言说:愤怒出诗人。从易经到史记到红楼梦皆如此,真正的名著是从内心的孤愤写出来的。此文深刻,大赞!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鲁芒        2021-06-15 08:16:37
  谢远近编辑精到的编按,和对于我的理解!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4 楼        文友:鲁芒        2021-06-15 08:17:17
  谢黄老的共鸣!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5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1-06-15 08:36:42
  《尚书•大禹谟》中,颇为经典的一句便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那么我们只先看后者谈“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孤愤是一个时代影射的探索出现,亦是对封建纲常制度残酷斗争的探索出现,因此上孤愤是战斗者的选择,但这绝对不失我所说的后者应有的探索。在北宋南宋王朝的更迭中,孤愤亦然艰苦,但的的确确是作为斗士出现,对腐朽的探索批判揭露。这些无疑是时代的发展所衍生的,因此上来讲又是否具备真正的心来面对文学,一定要注意是文学力量助推了我们,这些或许是其次,但最起码的是能够具备真正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同时兼备大禹谟所谈到的人生最高境界,这也许就是孤愤者至始至终的探索,对时代浮尘的一份孤寂的灵魂,来警示后世。再次感谢鲁老精彩的文分享,值得推荐阅读欣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回复5 楼        文友:鲁芒        2021-06-15 12:10:36
  谢静安生的精到点评和鼓励。
6 楼        文友:鲁芒        2021-06-15 18:55:08
  谢静安生的鼓励!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7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16 20:05:23
  七律•赠鲁芒老师
   迎雪霜风一老松,
   栋梁司马仰文宗。
   胸怀星月经沧海,
   腹绣华章绘剑锋。
   执政明心才似锦,
   退居秉性德犹恭。
   金言警世人钦佩,
   泰岱幽深隐卧龙。
活到老学到老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