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找理由(随笔)
这一向没动笔,没看书、没唱歌、没诵读,越来越懒散,总是觉得没精力往那些爱好中去,时间太少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天还没来得及眨几眼就没了。整天就在家里转来转去,也没转出什么花样。难怪歌曲都是那么唱《一晃就老了》,还真是经不起晃。我这几天就在家里的百多平方米的地方转悠,居然还走出了一万多步!天气热,有时候手机还没带身边没记录呢。感觉一天下来,腰腿都转疼。转悠个啥呢?事却看不见。一到晚上感觉快要累死,只想睡觉,赶紧洗漱往床上奔。早上凉快,舒服,想懒床上不起。唉!这样子可不行,思想意识出大问题咯!“越吃越馋,越玩越懒”。必须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自己的爱好可不能因为有一点点“忙”便丢弃。
与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一个非常俗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原因,自己有错,也不会轻易承认。就凭这“三寸不烂之舌”,也要狡辩几下,无论如何得找出借口,推卸责任,替自己开脱。把自己的惰性解释得似乎完美无缺。那些没做的或者没做成的都不是自己的原因,诱因都是外界的。自己怎么可能会说自己的不是呢?会把自己贬低?那不是打自己的耳光?给自己找不痛快?
想做的理由只有一个,不想做的理由有若干!这没写没读没看没唱的理由还很“冠冕堂皇”,那就是今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祈福辟邪的日子。端午节还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为了祈求自己及家人吉祥平安,这天要比平时准备更多好吃的。
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农村里,端午虽没城里那么热闹,但也还是与时俱进,越来越有讲究。讲究——就是为了这小小的一张嘴,吃得更舒服更健康更时尚。
反正过端午除了忙一张嘴,还是忙一张嘴。
端午节一般都在芒种前后。芒种芒种忙忙种,“春争日来夏争时”,身为农民那可是真忙。作物趁时种了,还得勤于管。“三分种七分管”,管理好才有好的收获,有好的收获才能换得较好的一汤羹。这个道理谁都懂,这是第一忙。
为了吃的健康、放心、舒心,过端午的粽子都是自己包。摘粽叶洗粽叶,包这个爱吃的纯糯米白粽子,包那个爱吃的绿豆粽子,还有肉粽子,蛋粽子等。每样虽不多,但步骤不能少,一天几晃就没了。包好,不能串味,还得各煮各的,哪怕几个锅同时煮,也是要花时间的。还有甜酒是自己酿,淘米蒸饭,拌曲粉。为了那所谓的“色香味美”,哪项都不能马虎,也得把握好火候,精准好时间。菖蒲艾蒿等要准备,“五黄五端”等要花时间来备好,这是第二忙。
无论老少的姑娘女婿,都要回娘家拜节。这拜节与拜年差不多,比较正统,不能马虎。端午节那天家家都是一满屋的亲人,怎么也得做一大桌子饭菜。没有的,得赶紧去买。已有小半年没见面,他们来后还得陪着说说话,唠唠嗑,家长里短,打工情况,生产情况,都得说一说,聊一聊,这是第三忙。
除了人的三餐,还有牲口的三餐得伺候周到。家里的卫生,换洗的衣服等,还有许多看不见报不出名目的事,都是要时间对付的。这是第四忙。
理由够多吧。
其实这都是搬不上理由的理由,时间是海绵里的水,不挤不会出来,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时间的,哪怕丁点儿。不挤,会悄悄地流失,跑掉。雷锋的“钉子精神”在我这里怎么就没起作用呢。
如果屈原还在的话,看见我这样,大张旗鼓地打着纪念他的牌子,实则就为这一天的吃吃喝喝忙碌,浪费好几天的光阴。自己的计划,自己的爱好搁置一旁,不闻不问。墨水放干了,书本发霉了,嗓子僵硬了,更重要的是大脑生锈了。了解到这些,不知道屈原会有何感想。
为什么呢?其实这些都没有错,“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是必须的,因为要活命。活着就是为了吃饭?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那是续命的饲料。这与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那生命的意义何在?
我得重新好好想想了!人活着,吃饱了饭,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生活虽然艰辛困苦,但向上的初心必须保持,要追求进步,用自己的一腔热忱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人生,活出样子给自己看。
是人,都会有惰性,也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左右,外部矛盾会渗透到事物内部。这也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加速进程还是延缓进程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对事情的成败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必定是内因。毛泽东说:“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成小鸡,但温度不能让石子变为小鸡,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到底是一枚鸡蛋还是一颗石子,这个是是否会成为小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改变,必须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让自己的惰性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因为懒惰中藏着永恒的绝望,藏着失败的因素。每天的时间虽是常数,但也是变数,勤奋会无穷多,懒惰会无穷少。
佚名说得好:“懒惰没有牙齿,但可以吞噬人的智慧”“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与愚蠢是亲兄弟”我这真正的理由不是因为事多,而是懒惰,是不思进取的惰性!
人的本质是痛苦的,不能再等了。吃饭,活着,就是努力的符号,是一种象征,一种被理解的意义!换个角度探索,换个角度思考。生命有限,不能再浪费。
安排吃的同时,精神食粮也不能丢开,特别是自己定下的目标不能时冷时热。得挤出时间,哪怕是加班加点也要完成,持之以恒最重要!不要等到生命的红灯亮起,才后悔不该当初,才执念曾经。
人活着,要感知生活,实现自身价值。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在,成长自己的灵魂。让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路上,更加自信,更加完美,更加充实。
吃穿,只是物质享受。看书写作唱歌,是精神寄托。
身为作为业余爱好的农民,虽然不会成为作家,不会成为诗人,不会成为歌唱家,但这个过程让我快乐,让我享受,让我不平庸不低俗。这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得到延伸。
再次给自己敲响警钟,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调理好所有该做的事情。别再浪费,且行且珍惜!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