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时光】凳子(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时光】凳子(散文)


作者:薛雪飞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82发表时间:2021-06-17 15:28:57
摘要:从凳子的视角折射生活的变迁


   小时候住的是9平米的居室,房子是公家的,进门先是小厨房,里面是卧室,卧室除了土炕以外,没有余下多大的地方。家里仅有的家具是一对木箱子,肩并肩摆在炕梢处。箱子方方正正,箱板很薄且没有任何造型,里面放的仅是几床被子和少许的衣服。
   家中还有一个吃饭的小桌,小桌不大,桌腿很短,平日里放在炕上用于吃饭,晚上睡觉时再把小桌移到地上。地上另外的奢侈品是一对板凳,两个板凳面一个是长方型的、一个是圆型的,板凳大约能有半米高,凳面特别厚,凳面和凳腿是铆合一起的,没有用钉子。板凳是公家配的,不属于私人财产。此外,家中再有的是几个小板凳了,所谓的小板凳就是三块小木板外加一个横撑组成,小板凳是用钉子组合的。
   在家中这仅有的几个物件中,我感情最深的就是板凳了,之所以对板凳感情深,是因为板凳对我来说用处实在是太大了。
   我一年级上的小学校叫抗大小学,小学校没有校舍,就是临时找的小平房,和我住的屋子一边大,屋里没有桌子,上课时,我们都自带小板凳,坐在炕上或地上。夏天时,会出去上课,随便找个小树林,个子大的同学要从家拿几个大凳子,一个长木板搭在两个凳子上,就是桌子了,同学坐在小板凳上,一块小黑板挂在树上,这就是课堂了。
   终于,学校搬进了土坯房子里,房子虽然差,但算有了固定场所,房间里有长木板搭成的长条桌,但是没有凳子,平时,学生们依然得从家扛着凳子上下学,凳子必须要高的,我家里的大凳子就派上了用场。后来,学校规定凳子一周扛回家一次,所以,家中凳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了。
   转眼到了3年级,可以转到厂里正规子弟学校去读书了,小学校是两层的楼房,且有一个大操场,教室里都有正规的桌椅,我再也不用扛着凳子上学了。
   一天,父亲灵机一动,用圆面的板凳,上面又叠加了两个小板凳,又将小桌的四条短腿锯掉,放在了叠放的板凳上面,一个圆桌就制成了。桌面铺上一块布,布上又铺上当时用线钩织的台布,从外表看起来,还真挺好看的,新桌子成了家中的一道风景。
   余下的一个凳子当然也有用,平日里成了我的玩具,放倒之后,骑在上面,当作马骑。偶然,有些场合也会用上凳子,像学校大合唱、运动会什么的,还是需要带着着凳子去的。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家里终于从平房搬进了楼房。这是一个15米大的房子。新房间里是三张床,为了节省地方,两张单人床是叠起来放的,有一张带两个抽屉方桌,床和桌子都是公家配的,凳子因为本来隶属公家,所以搬家时带了过来。
   以前拼凑出的圆桌,在这间屋里就显得太寒酸了,父亲终于下决心,要打一张饭桌。现在想想当时真不容易,父亲根本不会木匠活,可是也不得不自己动手,饭桌制作到一半的时候,不会干了,父亲不得不去请教同事,人家来帮忙,免不了还要吃顿饭,当然,那时请客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几经周折,桌子打好了,桌子是可折叠的,可以节省空间,就这样,不仅将一个凳子解放出来了,家里终于还能围着一个圆桌吃饭了。
   我上了中学的时候,学习氛围已渐浓厚,地区有了重点中学,学校也有了重点班,放学之后,大部分时间,我大多时间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家里办公桌就成了我的专属,桌子上摆放了一个上海牌收音机,余下也没有多大面积,天天晚上,我就坐在高板凳上,趴在桌上学习。因为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家里怕时间长我变成水蛇腰,就商量着要把板凳换了。刚好,附近日杂进了一批折叠椅,记得是15元一对,这在当时也是较贵的,可父母还是下了决心,买了一对折叠椅,记得父母当时对我说,这一对椅子要跟我一辈子的。
   记得是在七八年级的时候,父亲又决定要制作沙发,当时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有了沙发,我家再没有有些说不过去了。作沙发,也是被倒逼的,买木料,买弹簧和拉簧,买包沙发的面料等等。虽然,制作沙发的过程不易,且几经反复,不管怎么说,家里最终有了一对沙发。随着沙发的诞生,板凳彻底被折叠椅和沙发取代了,伴我多年板凳终于完成了使命。
   转年四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生活环境已改变了许多,房子也换成了一百多平的大房子。可陪我度过童年的板凳,却一直没舍得丢弃,平时仍静静的呆在某个角落,且时常发挥着作用。有时登高找些东西或擦拭顶灯的时候,仍会用到它。

共 17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凳子是陪伴我们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家具,作者通过一只简易的凳子跟随自己学习生活的变迁,寄托了深深的感情。那时候条件简陋,物质贪乏,上学时常常要自己带板凳,粗鄙的条件并未影响到“我”对生活的热情。后来条件稍好,凳子换成折叠椅,再后来换成沙发。无论生活几经变迁,板凳依然保留在生活中,即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也依然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作者通过朴实地描写,由小见大,以物托情,几十年的岁月变换,陪伴在身边的凳子虽在变换,可是对于生活的热情却丝毫未变。感谢老师对晓荷的大力支持,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1-06-17 15:30:16
  感谢老师投稿晓荷,创作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