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关于“诺言”(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关于“诺言”(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32.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2发表时间:2021-06-17 16:55:43

“诺”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诺,从言,若声。”简单明白的说来 :就是“答应人家”。“ 诺言”也就是答应人家的话。关于“诺”还有许多成语表示,比如“一言九鼎”、“ 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等等,其中最响亮的就是“一诺千金””还有指责不守诺言的,如“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可见诺言的重要性。
   诺言就是人与人在交往中的口头契约,是行动前的预支性的应承。表示“说话算数。”但是之所以好“诺”,就是因为有人不“诺”。既然有人不“诺”,那么“诺言”也只是一个“言”,甚至是“谎言”,而不见行动。可以看出所谓“诺言”只有极少属于法律范畴,大量的却属于道德领域。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比较著名的就有什么“商鞅立木取信”“曾子不撒谎”“季布一诺千金”等等。也有个“一字千金”的故事,说当年吕不韦把他的《吕氏春秋》张挂与京城门口,许诺增删一字者赏赐黄金千两。结果并无一人来增删领取奖金,至于是慑于吕不韦权势,还是吕不韦谎称无人保住千金,这个至今还是谜团。
   兑现诺言的故事也是有的。比如西汉大将军韩信,早年贫困,受到胯下之辱,一位当用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不仅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许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大将军,被刘邦封为楚王。他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援救帮助的老人。于是他费尽心机找到这位老人,给予千金作为报答。
   还有宋庆龄信守承诺的故事。一天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某日宋庆龄副主席要来看望孩子们。园长和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约定那一天,天气突然变坏,飞沙走石不停。幼儿园里纷纷议论:“宋副主席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庆龄竟然冒着沙尘来了。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宋庆龄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我应该遵守诺言。”也有不遵守诺言的故事。春秋时代,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五梧迎候。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大夫,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就一边敬酒,一边取笑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啊?鲁哀公便代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就从此而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信誓旦旦变为空头支票,把诺言当做取悦的工具,推销的技巧,竞选的武器,骗子的伎俩,不守诺言者把诺言当做歌唱,我真为诺言的贱价而寒心。比如,当年稿“计划生育”时,一些地方的领导就许诺说“谁执行了计划生育,就给他就业、住房、保健三优先。”结果到几十年后的如今,当年的独生子女都年近不惑了,业没有就,房没有得,保健也是个虚话,许诺成了空话,诺言成赝品。因此那些诺言太多的行业未必就是可以信赖的行业,那些诺言太多的公仆未必就是真正的公仆。
   理所当然的职责承担,不应该叫诺言。责无旁贷的“必须”是不言自明的天职;那些大张旗鼓的搞什么“承诺签名”,“承诺仪式”之类的,不是“作秀”就是搞形式主义的把戏!人一旦开口承诺了,就要说话算话。不必要时时刻刻,过不几天就要宣布“诺言”一次。许多电视广告,不厌其烦地,反复多变的向观众承诺他的产品是“高质量”是“最流行”是“价格最低”,保证送货到家,保证退换等等,还一再做些怪状表演,其目的就是引观众们去上当,去买他那多年就卖不出去的水货。电视上的承诺竟然是漂亮的骗局。有些商家在店门上挂着“大放血”“大甩卖”“大亏本”“最后三天”的诺言,其实你过了三十天也是如此,那些漂亮的字牌的承诺就是“请君入瓮”的圈圈。有些商家动不动就用“搞活动,大减价”的行为来笼络顾客,买上多少元物资还可以去抽到大奖。这些诺言听起来真的很悦耳,但是你一旦相信了,保证蚀本的是你。这些诺言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剑。
   还有一些学校也喜欢搞“学生、学校、家长”三方面签字的协议书,协议书里有对学生学习,健康,安全等诸方面的承诺。还有要学生回家后,帮父母洗碗,给父母捶背的孝心,家长给学生辅导作业等。结果呢,学生的一切责任都到了家长的身上,那些协议的承诺完全成了套住家长的绳索。“协议上的承诺”成为“游戏”,道德教育成为空洞的协议,行为规范转化为契约,真是可笑之极。
   如今的网页上据说还开设有“时尚新款诺言特卖”,这个名称很新奇。那么“情海,商海、宦海”的“诺言特卖”一定会是很走俏的。巧语似诺,美言似信。应承是空前的爽快,兑现是易如反掌,到后来都是出尔反尔,食言而肥。
   “其言太甜,其心必苦。”那些毫无节制的使用“完全”“彻底”“无条件”“包退”“包换”“百分之百”的诺言的,难免不参水。因此人们务必对这类高调的诺言保持警惕,减少上当。
   还是老子说得好:“轻诺必须寡信”。那些展销会,促销会,喇叭声音最高的,调子最响亮的,词儿最甜蜜的,笑脸最亮丽的,阵势最宏大的,未必都有好货。那些喝彩的“彩托儿”到处乱窜,其中欺诈也必定是多多……前年正月的一个夜晚,两个人拿着盖有红印的纸条,来到我家推销保险,说的天花乱坠,承诺得天衣无缝,好像买了他的保险就会长生不老,医院可以千分之千的为你负责到底。我被这承诺感动了,当即慷慨的为一家四辈人都买了保险,结果我在6月左脚意外受伤,住院后去兑现保险,报销不到百元钱的事儿弄得我团团转,到头来受伤的脚没有得到保险,反而跳得更加伤痛。诺言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我吸取教训,对付此类的诺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相信、不沾边,不参与。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大诺无声,大爱无言。真正为百姓办事的是不需要诺言的,不需要百姓去“争取”的。“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一百句漂亮的诺言比不上一次实际的行动。
   由此,我们坚决的拒绝轻诺、虚诺、滥诺、谎诺、空诺;我们珍视真诺,实诺,慎诺,诚诺。
  

共 24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写的太好了。他针对当今社会现实而写,有一定现实意义。在金钱为神的今天不管白猫黑猫,只要弄到钱,什么诺言都可以承诺,什么诺言都化为零。特别是当领导的,有些人就喜欢承诺,但就是不能兑换诺言,结果失信于民。 文章运用了事例论证法,列举古今大量的例子,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正反论证法),又大量引用古代成语,民间谚语等(引正法),这样就使得文章非常有说服力。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如“商鞅立木取信”“曾子不撒谎”“季布一诺千金”吕不韦“一字千金”,韩信报一饭之恩的故事,宋庆龄守诺的故事……成语古语典故:一言九鼎”、“ 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食言而肥”“其言太甜,其心必苦。”“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轻诺必须寡信”(必然吧?)……黄老的语言之丰富,实在值得学习。佳作,推荐阅读学习!(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6-17 16:57:44
  黄老这篇文章,立论正确,论据充分,富有逻辑性,非常有现实意义,值得好好学习。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17 17:06:46
  谢谢大热天精心编按,向鲁老掬躬!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17 20:25:24
  漂亮,写的真漂亮,许多的“诺言”都是谎言,都是骗人的!老师语言功夫了得,佩服佩服!向老师学习!
4 楼        文友:宁静悠然        2021-06-17 21:04:11
  老师文学底蕴深奥!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18 08:10:26
  小学生,谢谢鼓励
5 楼        文友:陆鸿禧        2021-06-17 21:35:44
  读着跟共和国同龄人的力作,受益匪浅。黄老师旗帜鲜明的论点,翔实有力的论据,铿锵有力的文字,掷地有声,力透纸背,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弘扬正能量,鞭笞虚伪的“承诺”,分析透彻,剥开虚伪的面纱,警示后人,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切勿上当受骗。黄老师用亲历为证,敲响警钟,这就是坦诚的最佳表现!黄老师是一位阅历丰富的长者,身居乡野,胸怀天下,书海泛舟,游遍华夏,悠悠五千年,皆在笔下行。黄老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写作功底,刚直不阿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令我感动!向黄老学习责无旁贷!
回复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18 08:11:42
  谢谢鼓励,我是坚持学习中,练笔每天坚持,坚持了50多年,没有间断一天
6 楼        文友:岭后人        2021-06-18 06:03:56
  诺然本身是个美好的传统,可往往都被骗子利用了,尤其政治骗子,野心家。
回复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18 08:12:13
  很正确,就是被骗子利用了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