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关于“诺言”(随笔)
“诺”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诺,从言,若声。”简单明白的说来 :就是“答应人家”。“ 诺言”也就是答应人家的话。关于“诺”还有许多成语表示,比如“一言九鼎”、“ 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等等,其中最响亮的就是“一诺千金””还有指责不守诺言的,如“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可见诺言的重要性。
诺言就是人与人在交往中的口头契约,是行动前的预支性的应承。表示“说话算数。”但是之所以好“诺”,就是因为有人不“诺”。既然有人不“诺”,那么“诺言”也只是一个“言”,甚至是“谎言”,而不见行动。可以看出所谓“诺言”只有极少属于法律范畴,大量的却属于道德领域。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比较著名的就有什么“商鞅立木取信”“曾子不撒谎”“季布一诺千金”等等。也有个“一字千金”的故事,说当年吕不韦把他的《吕氏春秋》张挂与京城门口,许诺增删一字者赏赐黄金千两。结果并无一人来增删领取奖金,至于是慑于吕不韦权势,还是吕不韦谎称无人保住千金,这个至今还是谜团。
兑现诺言的故事也是有的。比如西汉大将军韩信,早年贫困,受到胯下之辱,一位当用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不仅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许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大将军,被刘邦封为楚王。他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援救帮助的老人。于是他费尽心机找到这位老人,给予千金作为报答。
还有宋庆龄信守承诺的故事。一天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某日宋庆龄副主席要来看望孩子们。园长和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约定那一天,天气突然变坏,飞沙走石不停。幼儿园里纷纷议论:“宋副主席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庆龄竟然冒着沙尘来了。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宋庆龄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我应该遵守诺言。”也有不遵守诺言的故事。春秋时代,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五梧迎候。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大夫,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就一边敬酒,一边取笑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啊?鲁哀公便代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就从此而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信誓旦旦变为空头支票,把诺言当做取悦的工具,推销的技巧,竞选的武器,骗子的伎俩,不守诺言者把诺言当做歌唱,我真为诺言的贱价而寒心。比如,当年稿“计划生育”时,一些地方的领导就许诺说“谁执行了计划生育,就给他就业、住房、保健三优先。”结果到几十年后的如今,当年的独生子女都年近不惑了,业没有就,房没有得,保健也是个虚话,许诺成了空话,诺言成赝品。因此那些诺言太多的行业未必就是可以信赖的行业,那些诺言太多的公仆未必就是真正的公仆。
理所当然的职责承担,不应该叫诺言。责无旁贷的“必须”是不言自明的天职;那些大张旗鼓的搞什么“承诺签名”,“承诺仪式”之类的,不是“作秀”就是搞形式主义的把戏!人一旦开口承诺了,就要说话算话。不必要时时刻刻,过不几天就要宣布“诺言”一次。许多电视广告,不厌其烦地,反复多变的向观众承诺他的产品是“高质量”是“最流行”是“价格最低”,保证送货到家,保证退换等等,还一再做些怪状表演,其目的就是引观众们去上当,去买他那多年就卖不出去的水货。电视上的承诺竟然是漂亮的骗局。有些商家在店门上挂着“大放血”“大甩卖”“大亏本”“最后三天”的诺言,其实你过了三十天也是如此,那些漂亮的字牌的承诺就是“请君入瓮”的圈圈。有些商家动不动就用“搞活动,大减价”的行为来笼络顾客,买上多少元物资还可以去抽到大奖。这些诺言听起来真的很悦耳,但是你一旦相信了,保证蚀本的是你。这些诺言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剑。
还有一些学校也喜欢搞“学生、学校、家长”三方面签字的协议书,协议书里有对学生学习,健康,安全等诸方面的承诺。还有要学生回家后,帮父母洗碗,给父母捶背的孝心,家长给学生辅导作业等。结果呢,学生的一切责任都到了家长的身上,那些协议的承诺完全成了套住家长的绳索。“协议上的承诺”成为“游戏”,道德教育成为空洞的协议,行为规范转化为契约,真是可笑之极。
如今的网页上据说还开设有“时尚新款诺言特卖”,这个名称很新奇。那么“情海,商海、宦海”的“诺言特卖”一定会是很走俏的。巧语似诺,美言似信。应承是空前的爽快,兑现是易如反掌,到后来都是出尔反尔,食言而肥。
“其言太甜,其心必苦。”那些毫无节制的使用“完全”“彻底”“无条件”“包退”“包换”“百分之百”的诺言的,难免不参水。因此人们务必对这类高调的诺言保持警惕,减少上当。
还是老子说得好:“轻诺必须寡信”。那些展销会,促销会,喇叭声音最高的,调子最响亮的,词儿最甜蜜的,笑脸最亮丽的,阵势最宏大的,未必都有好货。那些喝彩的“彩托儿”到处乱窜,其中欺诈也必定是多多……前年正月的一个夜晚,两个人拿着盖有红印的纸条,来到我家推销保险,说的天花乱坠,承诺得天衣无缝,好像买了他的保险就会长生不老,医院可以千分之千的为你负责到底。我被这承诺感动了,当即慷慨的为一家四辈人都买了保险,结果我在6月左脚意外受伤,住院后去兑现保险,报销不到百元钱的事儿弄得我团团转,到头来受伤的脚没有得到保险,反而跳得更加伤痛。诺言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我吸取教训,对付此类的诺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相信、不沾边,不参与。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大诺无声,大爱无言。真正为百姓办事的是不需要诺言的,不需要百姓去“争取”的。“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一百句漂亮的诺言比不上一次实际的行动。
由此,我们坚决的拒绝轻诺、虚诺、滥诺、谎诺、空诺;我们珍视真诺,实诺,慎诺,诚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