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白鹭洲公园(散文)
一
白鹭洲公园位于赣江畔,与白鹭洲书院隔江相望,犹如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将它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吉安一道古朴优雅的风景线。
我又一次来到了白鹭洲公园。为什么会对白鹭洲公园如此情有独钟呢?这样轻轻地问自己。是喜欢这里潺潺而流的清泉?还是喜欢这里的昆虫拍打着翅膀在明媚的阳光中飞行?是喜欢这里的鸟儿和蝉的大合唱?还是喜欢这里的清风拂过脖颈的柔和细语?可以肯定的是,又不完全是。
进入公园便被几棵古柳吸引住了。它们姿态各异,各具形色。每棵树都是枝条丝丝缕缕,犹如垂下一道绿色的帷幔。其中两棵树尤为特别,它们斗拱在一起,造就出一个天然的大门,撩开门帘一样的枝条时,也同时撩开了蒙在心上的轻纱,一片清爽便涌入心怀。
抢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的钟鼓楼。据石碑上的记载,钟鼓楼始建于北宋时期,起初只是一个用石块垒砌,中间用土夯实的土台,为春秋两季祭拜青原山山神之用。绍兴年间,当地知军郑作肃和尚书刘才邵崇尚儒雅,注重文化,商定建成三层楼阁,除储藏祭祀用品之外,提供给当地文人墨客诵诗写词,宣扬文化之用。就是现代人口中所说的举办“文化沙龙”。在明宣德年间,在三楼增设钟鼓,以定晨昏,规律着人们的作息时间。晨钟暮鼓,声震长空,悠悠岁月似乎被印记在绵延的远山之中,一声声的韵律里,四季斐然,在气势磅礴的氛围下,煜煜生辉。
钟鼓楼青砖红瓦,雕梁画栋,檐之四角飞翘凌空,远看,如雄鹰展翅,有着腾空跃起的磅礴之势。近观,端庄威严,安详自在,如一位遗世的老人在静观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往昔的兴衰,今日的繁华,大故事,小情节,静静地收纳在它的“眼波”中,化作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恬静便是此时的自然之态,我想以内心之恬,去偎天地之静,应该有难得的心灵宽慰。一番慰藉如一望无际的绿源,生来至古稀,去却青春薄发。
来到屋檐下,用力推开那扇朱红的大门,那栩栩如生的木雕“古城吉安”跃入眼帘,一座城的“古”,是需要有积淀的,古味所透出的深厚感,如同一道晕光,笼罩着街头巷尾。
那精湛的木雕艺术,把古吉安城郭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犹如穿越了岁月的烟尘,置身其中。千家商铺,万家灯火,游城南,逛北街,拉家常,话桑麻。那簇拥的茶馆,热闹的灯会,杂耍的戏台,东城的“吃相”,西岸的“诗兴”……一一鲜活于眼前,耳边仿佛传来儿童的嬉笑声,大人的高谈阔论声,商贩高亢绵长的叫卖声……这里一切的一切显示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也包含着吉安的发源、走向、成长、曲折与辉煌,我忍不住连连点头,“啧喷”称赞着工匠们的手艺,惊呼着“妙,妙,妙!”古韵悠悠,典藏于心,此刻被这番美妙所透润着,让人倍感服帖。
我慢慢地移着步子,来到了钟鼓楼的二楼。二楼的墙壁上,镶嵌着8块大石碑,密密麻麻地雕刻着吉安本郡,从唐朝至晚清以来的名人志士的名字与简介,如欧阳修、周必大、刘才邵、刘辰翁、解缙、胡铨、文天祥……每一个名字都是那么的辉煌灿烂,足以彪炳千秋。
提起尚书刘才邵,我不禁想起他的人生“丰碑”。刘才邵生于宋朝1086年,江西吉安人,在二十四岁时解褐奉朝请,任赣、汝二州教授,他的诗词创作力抵时俗,上承欧阳修、苏轼,下启杨万里、范成大,文学负有“惩恶”、“劝善”的重大社会意义,其影响之大,于两宋文学,有“大勋劳”矣。这是著名诗人杨万里对其评价。曾有著书周必大为之作序。宋高宗时,刘才邵任中书舍人,兼代理直学士院,得宋高宗器重,夸他的文章“文不加点”。当朝宰相生妒,竟借故将他贬任漳州知府。刘才邵到了漳州,看到当地连年遭受干旱,五谷欠收,百姓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刘才邵不因被贬而一蹶不振或放任自由,而是带领漳州人民,修陂建坝,储汇水源,开渠14条,引水灌溉,让荒漠变良田,并用工作之余著有《榭溪居士集》,他的丰功伟绩,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想,当时创建白鹭洲公园把钟鼓楼设为重要景点之一,和这些伟大人物应该有着重要关联吧?这不仅仅是昭示古吉安的文明,也是为后人树立学习的榜样,不管谁来了,都是一种与文明对视,一种心灵的濡染。
我带着一颗无比虔诚之心移步三楼。三楼的钟鼓现在已经不再鸣响,但映入我的眼中时,依旧感觉到悠悠流逝的时光里,有着历史的光辉或阵痛。我凭栏远眺,滚滚的赣江,文风鼎盛的白鹭书院,连绵起伏的青原山,沪、禾二水环绕的神冈山,高耸入云的螺子山,一一尽收眼底,我忍不住默默吟诵着刘才邵的诗句:
波光挟日动飞栱,檐影窥江凌过帆。
栏危更觉明月近,浪涌正值秋风酣。
螺峰晚霭助遥碧,鹭渚归翼穿晴岚。
东望青原森欲动,祖意岂复劳穷探。
我从来都没有像今天,像此时如此爱着这里的一切自然风物。我还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感觉到这种绝妙的意境。我还从来没有这般痛快淋漓地暴涨着诗意。这里,流注了一切!真的好感谢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这座古老的楼阁。
二
在钟鼓楼的左边,有一口古井,名曰“乾坤水涌”,被这里的独特设计拽住了我的眼神。
据数据显示,井深十三米,直径1.8米。这口井是哪一年挖掘的,我问遍周围所有的老人,没有人知道,都说出生时这里就有一口老井了。为安全起见,老井不知在何年设有井盖与井栏。井盖上雕刻着“阴阳太极图”,井沿的大青石上,镌刻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汉字,每个汉字下面对应着一个符号和十二干支。阴阳太极图,看似简单,一个圆圈,一条曲线,两个圆点,构成两条黑白鱼,却享有“中华第一图”之美誉,这里蕴含着的深刻意境,不仅概括着宇宙的本源,也反映着世界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而且闪烁着哲学的光芒,与儒教提倡的“中庸”理论相吻合。我在井囗边上盘桓良久,赞叹着设计的工匠们真是煞费苦心!
井栏由大青石镶嵌而成,内侧镌刻着古吉安八大景观,分别是“华顶溪声、神岗帆影、南塔龙云、东城锦桃、螺山霞照、金井涌泉、青原飞瀑、白鹭文澜”。石雕栩栩如生,令人看罢有着如临其境之妙感。井栏外侧也雕刻了山水画。由于昨天刚下过一场大雨,栏面上溅了些许灰尘,略有模糊不清,我从包里掏出纸巾,俯下身子,仔细擦试一番,原来上面选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画家的作品。我仔细端详,上有李方膺的“墨梅图”,梅枝或豪气横行,千花万蕊;或枯枝疏朵,暗香流动,别有一番况味。郑板桥的“清竹幽兰顽石图”,虽粗竹几株,嫩竹两丛,狂风数缕,石与兰作陪,所画枝叶不讲成法,如秃笔直扫,整个画面看上去潦草随意,但令人看罢能感觉到一支画笔,在一起一落间,画布上留下的是痛苦过后的思索与坚韧,心灵深处能触摸到清竹劲挺,兰花高洁,磐石坚强的意境,令人生发出坚韧的信念。
围着井栏来回转着圈儿,感慨着画家、工匠们有着精湛、高超的艺术造诣,这不仅仅是画呀,他们赋予了顽石以灵性,寄游者以情思,这生动的意象不仅给人意境之美,也给人精神的力量。我用手反复触摸着这一笔笔,一画画,感觉先贤们的温度仿佛依然余留在这一笔一画之中。
三
“宝宝,小心”。
一句清脆急促的喊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抬头随声望去,一个天使般的小男孩在不远的小池边,举着小手,正颤颤巍巍追赶着一只美丽的红蜻蜓。身后的母亲一边喊着话,一边跑去欲把孩子抱起。我冲孩子笑了笑,孩子却出乎意料地向我甜甜地道一声“阿姨好”。那声音如微风拂过心头,如清泉叮咚,让我为之心动。真想跑过去,一把抱起孩子举高高。
在乾坤水涌不远处,有微微隆起的小山丘,山丘之上,古树茏葱,奇花闪烁,峰蝶翻飞。山丘的旁边有块石高叠,飞瀑直泻,小潭清幽,青苔碧绿,鱼虾欢快,虽然没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但少不了“江南小调”的神韵。
我带着无比的兴奇快速穿过飞瀑,跨过叠石,扒开茏葱的草木,来到山丘之巅。放眼望去,大池连小池,水头接水尾,池中错综有致地矗立着各种活灵活现的雕塑,有“跃龙门”的鲤鱼在喷水,结伴而行的鹿儿在饮水,乌龟爬行,白鹭展翅。每个池子的水面上,还安然地铺着几株碧绿的水莲。水莲间或撑开着洁白的瓣儿,露出浅黄的花蕊。此时,周围的无限活力仿佛都随着这水莲,这花朵喷涌而出,几位孩童手指水莲花,欢呼高叫,几位游客手持相机,对着水莲花猛按快门,欣然留住美好的时刻。
此时的我突然想起,这些清幽的水从哪里来的呢?我收回目光,低头在脚下翻找,在葱茏的草木中,我发现了一个露在外面的管道。此时的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清泉都是从乾坤水涌里引出。我忍不住深想着,挖这口水井的先人万万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人们会把井水引出来,做成这般美景,供游人欣赏,他如地下有知,一定会颔首而笑。
蝉儿欢叫着,几只不知名的昆虫拍打着翅膀,从这个枝头飞往那个枝头。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夹杂着花草的香味,我深吸着几囗气,清新的气息,好像把肺部淘洗了一遍。
四
公园里花木葳蕤,樱花、玉兰、杜鹃已经开过,撑着像抹过油的肥大绿叶。我边走边欣赏。几块大青石撞入我的眼球,它们错落在一片草坪上,显得非常突兀,我好奇地沿着石板小路走过去。
有几块青石大概有两米多长,成方正的条形状。还有几块是圆柱体,我推测着应该是门槛石或者是门框和房柱子。据说,这些都是在1953年创建白鹭洲公园时从地底下挖掘出来的,当时还挖掘出了兽头、铜器、陶片。面对这几块古老神秘的大青石,我俯下身子仔细端详,用手反复触摸,它们的纹理清晰可见,那么流畅美观,石质坚硬,手感温润舒适,色泽沉稳,透着古朴与沧桑之美。
这几块神秘的大青石啊,把我引向了遥远的历史。我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些史料,大概内容是,吉安周边发掘出土了不少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商周时期的大量铜器,铜器堪称“中国青铜第一”。这些出土,说明了一万多年前吉安就有了刀耕火种,有了“农耕文明”,在商周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工业文明”。吉安是从秦初设县,汉未设郡,历史长达几千年,是“赣文化”发源地之一,吉安自古乃人文渊源之地,素有“江南望郡”的美誉。
联想着这些林林种种,面对这些如此宽阔,有模有样的大青石,结合门口的钟鼓楼以及那口十多米深的古井,我们不难推测在遥远的古代,白鹭洲公园内一定有着极为气势非凡的建筑,有着极为丰富繁华的生活。
我站在这块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望着这一块块大青石,心情难免有些复杂,只要是有心的人,看到这些“辉煌的建筑”如今只有几块出土的大青石横卧地面,多少有些伤感。我终究低下了头,向一些远年的灵魂祭奠。我也想起了一句话:繁华三千,终是过眼云烟,所谓“荡然无存”往往已不是夸张之言。
五
在大青石的不远处,挺立着几棵千年枫杨树,树身被青苔和凤尾草包裹着。青苔泛着绿莹莹的光,凤尾草舒展着嫩绿的叶片,可以看出,它们在大口地吸收着树干的养分,而古枫杨依然枝繁叶茂,灿灿烂烂挂着一串串黄绿色的小花,树顶直刺蔚蓝的晴空,颇有非凡的气概,使人看了,油然而生钦佩之情与凌云之志。
我绕过古树,呈现在眼前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提起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不得不想起,属于吉安辖内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和被誉为“第二井冈山的东固”。在那些烽火年代,吉安是“红色的起点”,据相关统计,江西省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25万余人,且吉安、赣州最多。可以说,这每一寸土地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流着泪,颤抖着双手深情地抚摸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不远处,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手捧鲜花,正列队向纪念碑走来。
我想,政府把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白鹭洲公园内,是有一定的意义,让英烈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吉安人民,告诫着后人,在过上幸福太平的日子,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我总觉得有人文历史的公园是不一样的,它会让人充满崇敬与敬畏之情,甚至是自豪与力量。
现在终于明白,我为什么对白鹭洲公园情有独钟,在这里,不仅只欣赏了风景,还可以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感受古老的故事,感受来自心灵的力量,感受人间的情爱。
白鹭洲公园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远不止这些,一切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欣赏,去感怀。
我想说,白鹭洲公园是历史的典藏,人间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