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倾听先锋作家的心声(散文)
那天是5月17日,鄢陵的天气有些冷,只有16度左右,男士们多数穿着长袖衬衣,还有那件印着“奔流”的马甲。我由于是从杭州过来,带的衣裳都是短袖裙子和衬衫。而且都是真丝的。真丝这种布料,夏天穿真的很凉快,春秋穿却太凉了。虽然是小满前一天的季节已是夏季,江南已经是炎热的夏天了。可是鄢陵地处中原,还有几分凉意,特别是阴转多云的天气,更加重了凉。我们坐在靠近门的地方,感觉穿堂风凉嗖嗖的。我身上穿着真丝裙子是短袖的,虽然外面套着“奔流”的马甲,胳膊还是很凉的,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
那天,是河南著名先锋派作家墨白老师的讲座,他讲的题目是《文学的地域性与世界性——以福克纳为例》,我看着白板上那投影,是位置于密西西里河边上的一个小镇,小镇的名字叫“约克纳帕塔法,”墨白老师指着地图说:“在地图上邮票这么点儿的地方,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每一个都是经典,这个地方就是福克纳的精神原乡……”后面的内容我就听不见了,我的思想溜号了,我想起了莫言将自己的高密东北乡,叫做“血地。”因为他的故事都发生在高密东北乡,那里是他的精神故乡,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随便想象一个人物,就会活灵活现地演绎出一大堆惟妙惟俏的故事。墨白老师说:“福克纳31岁写完了他的成名作,意识流小说……”后面就是分析小说写得怎么怎么有特色,我却没有仔细听。我在想:“史铁生的故乡是北京,他写的最多的是地坛公园,于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我与地坛》。陈忠实的故乡是“塬上”,那里是产生《白鹿原》的土壤,于是他的作品都离不开那片土地,贾平凹的作品都发生在秦岭……总之每一位成功的作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那里面能够演绎出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
突然,墨白老师话锋一转讲到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这时候他是指的在先锋文学作品方面,有的国家走在了前面,值得中国现代作家学习。可是有的学员不同意这种讲法,便大声提问:“老师,您说《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小说与您的福克纳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更优秀?”全场想起了噼噼啪啪的掌声……我被惊醒了,从溜号的梦幻中醒了过来。我感觉这些学员的发言有点偏颇,所以也举手想发言。
这时候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大家在等着墨白老师的回答,而我却不合时宜地“阿嚏,阿嚏,阿嚏,阿嚏,阿嚏。”连续打了五个很响亮的喷嚏。我低头看见自己的胳膊上曝气一层新的鸡皮疙瘩,清鼻涕刷刷地流了下来。顿时形象十分狼狈,已经无法关注课堂上的唇枪舌剑。
“您冷了吧,赶紧穿上这个套袖,别冻感冒了。”小学妹递过来一双防晒套袖,薄薄的,似乎纸做的一样,我有点不相信,这个东西能避寒,但还是接受了妹妹的好意,伸出胳膊穿上套袖。不一会儿,我就暖喝多了。没想到,这么个薄薄的套袖竟然解困于我的清冷之中。真正不可思议啊!有时候寒冷和温暖之间只差一双防晒套袖的距离。
我身上暖和起来,精神头儿高多了,思想不溜号了,开始仔细地听墨白老师讲课。其实我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对于墨白老师有些了解,他是现代先锋派作家,喜欢学习和阅读西方先锋派作品。他的作品也是显现着先锋派的特点,因此在国内他被称为先锋作家。墨白老师是当代著名的先锋小说家,剧作家。曾经在周口地区文联《颍水》杂志社任文学编辑,1998年调入河南省文学院专业创作。曾获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中篇奖、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1984年开始在《收获》《钟山》《花城》《大家》《人民文学》《山花》《十月》《上海文学》等刊开始发表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失踪》《灰色时光》《街道》《夏日往事》《秋日辉煌》《某种自杀的方法》《最后一节车厢》《阳光下的海摊》《一个做梦的人》等一百多篇;近百篇;中篇小说《黑房间》《告密者》《讨债者》《风车》《白色病室》《光荣院》等四十余部;出版长篇小说《梦游症患者》《映在镜子里的时光》《裸奔的年代》等六部;随笔《洛丽塔的灵与肉》《三个内容相关的梦境》《博尔赫斯的宫殿》、访谈录《有一个叫颍河镇的地方》《以梦境颠覆现实》等七十余篇;出版中短小说集《孤独者》《油菜花飘香的季节》《爱情的面孔》《重访锦城》《事实真相》《怀念拥有阳光的日子》《墨白作品精选》《霍乱》等多种;创作电视剧、电影《船家现代情仇录》《特警110》《特案A组》《当家人》《家园》《天河之恋》等多部;总计七百多万字。文艺评论界普遍认为,像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一样,墨白也在众多的小说里创造出一个文学王国“颍河镇”。墨白的小说以对人类的精神的探索和文体的叙述试验而著称,西北大学高俊林博士认为,墨白是新时期以来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既具有现代先锋意识又包含着古典忧患意识的当代作家,因而他笔下的“颍河镇”得到了国内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这时候,他停止了讲课,想启发学生,或者说引导学生赞成他的主张。于是他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解他事先并没有准备的内容。整个局面有点信马由缰,大家都放飞思想,进行文学写作的大胆想象。也就在这时候,那个提红楼梦的学生又站起来发问。其中提到疫情条件下,作为中国作家应该创作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这时候大家明显地有些迷茫,需要有人“启发指点”,作为干了一辈子教师的我,职业病又犯了,开始想起自己“授业、解惑”的使命。于是我举手表示想发言,墨白老师叫了我的名字。我说:“以前,我曾经写了一些反映那十年的作品,但是由于自己是小人物,作品又比较激进,所以没有地方发表,后来我做了修改,终于有家刊物给发了,头版头条,我很高兴,类似的小说我还在省级大刊上发表过,都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再后来,有了互联网,我将有的作品发在网络上,没想到点击率还是比较高的,看来有些读者喜欢这样的作品。我不确定这些作品算不算先锋作品……”这时候,全场响起莫名的掌声,打断了我的讲话。
当全场再一次安静下来以后,我说:“但是现如今,在全人类面临着与病毒作斗争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整个人类的敌人,作为一个作家应该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关注命运共同体这个大方向,一个当代作家,要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作家应该关注人类的大命运,不能忘记当代作家的历史责任!这次大疫情的事实证明伟人马克思一百年以前的预言是对的,我们当代作家应该从正面反映目前的疫情和政府的工作……”突然间又爆发了热烈的掌声。这时候我想继续发挥下去。但是下课铃响了……墨白老师做了总结和归纳,他说:“作家应该有历史使命感,不仅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要像一只对树木负责的啄木鸟那样,用敏锐的眼光发现那些不易察觉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同学们对他的结语很佩服。这场别开生面的、貌似信马由缰的讲课就结束啦。
妹妹问:“你还冷吗?没感冒吧?”我摇摇头,兴奋地说:“文学理论探讨应该继续下去,怎就下课了?”
小妹妹说:“当心自己别感冒吧!”是啊,是妹妹的那双薄如纸翼的防晒套袖使得我感觉到了温暖,避免了感冒病菌的入侵,我才有心思参与文学流派的讨论,否则就要担心自己的感冒了,哪儿还有多余的热情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堂讨论啊?由此可见,健康的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个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的研究有道理,人的第一个需求是关乎生存的温饱,第二个需求才是精神追求方面的。目前大疫情面前,我们整个人类的命运面临着生存的考验,全人类成为一个的命运共同体,我们首先要关注生命和生存,然后才是讨论文学流派。这也是人类需求的层次决定的吧!
这次看似信马由缰的课堂教学,由于讲课老师的巧妙掌控,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我不由地赞叹:不愧是文学高级研修班啊!教学水平就是高!对于学生课堂上的意外提问,老师是那样应对自如,这需要多么深厚的文学根底和讲演技巧啊!我通过这次听课,倾听到先锋作家的心声,明白了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啄木鸟,有了他们,文学艺术才更加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