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火红的七月”】守候(微小说)
守候
人们都说张翠兰傻,都傻透顶啦,明明有俩儿子还放胡大为走。
胡大为是省城的下乡知识青年,下放张翠兰所在的小村子。
张翠兰是村里唯一的初中生,在村小学当代课老师,胡大为来了之后,经常帮她,张翠兰有不会的题经常问他,胡大为成了张翠兰的老师。
一来二去,爱情就这么产生了。胡大为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是工程师,不同意这门婚事,正张罗托关系走后门,把胡大为弄回省城。可当时胡大为一再坚持,他父母拗不过他,只得作罢。
不久,他们结婚了。 胡大为爱吹口琴,张翠兰爱听他吹,每当做完家务,胡大为都要吹张翠兰爱听的《九九艳阳天》。胡大为吹得深情,张翠兰听得投入,他们度过了一段温馨日子。
胡大为是拉大网回城的,那时,他们已有两个儿子了。
胡大为回城之前,他们辗转反侧,鸡都叫了,还没睡觉,两人抱头大哭。
胡大为回省城后,情况不如预想的好。他分到一个工厂当工人。
刚开始,胡大为省城乡村两下跑,跑了几年,后来跑累了,他提出接她们娘仨进城,张翠兰是独生女,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实在不能脱身去省城,要胡大为照顾好自己。
在这期间,胡大为父母给他介绍了老同事的女儿。胡大为跑了两年,跑累了,和张翠兰离了婚。把儿子给了张翠兰,自己组成了新的家庭。
岁月的河哗啦啦地流过,一晃儿二十多年过去了。张翠兰苦扒苦拽,把两个儿子供出去了,一个大学,一个中专。她独自在老屋住着。把胡大为扔下的口琴擦得铮明瓦亮,没事时拿出来练习吹,竟然也吹出调子来,那是她百听不厌的《九九艳阳天》。慢慢地,张翠兰快活起来。
村里人都说张翠兰傻,人家胡大为离婚了,成家了,你还守着啥?由于张翠兰人品好,又有文化,提亲的不少,可她都一一拒绝,始终不肯再嫁。两个儿子小,当初最困难的时候,张翠兰去砖厂搬过砖,直到转成公办教师,张翠兰的日子才稍微轻松一点儿。
然而,世事难料,张翠兰一年比一年老了,已经迈过70岁门槛儿,儿孙满堂,两个儿子争着接她去城里享福,可她说啥也不去,她说,她离不开老屋,有老屋,她人生有个念想。
正当她心无旁骛地过自己晚年的时候,胡大为却回来了。
送他回来的是他后来的闺女。胡大为闺女有些歉意地告诉张翠兰,说父亲前年得了脑血栓,母亲护理他一年,得心梗走了,父亲含糊不清地说,要回老家,要落叶归根,还经常梦里喊“翠兰!翠兰”……
张翠兰含泪收留了胡大为,给他刮胡子,按摩,洗脚……张翠兰用轮椅推着胡大为,推着他走过当年小学校的旧址,走过她推砖的砖厂,告诉他哪些人帮助过她和儿子们,他的眼里噙着泪水。
张翠兰拿出口琴,放到胡大为的手里,胡大为眼里露出惊喜,把它放到嘴边,断断续续的曲子飘出老屋 “……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这时,张翠兰紧紧地把胡大为搂在怀里,泣不成声。
儿子们看到他们这样深情,知道母亲原谅了父亲,明白了母亲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