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马上就办(小说)
上面有政策:小孩黑户口不能入学。这已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张海旭的儿子已到了上学的年龄,可还没有上户口,这事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为此他找过乡派出所,户籍警官对他说:“你这事我查过,你儿子是超生的,当时你没有缴纳罚款,派出所才没有给你儿子上户口。”
“我知道,在当时我确实没有钱。”
“你没钱还生什么儿子?”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传宗接代呗。麻烦你帮个忙好吗?”张海旭边说边递烟。
“我就是个小小的户籍警,你这个事办不了。”警官随手拨开张海旭伸过来的手。
“那怎么办啊,孩子不能不上学的!”张海旭多少有些气恼。
“等呗。”警官瞥了他一眼,之后一摊双手。
张海旭扫兴而归,心里闷闷不乐。妻子也不停地埋怨他,说他没能耐,连个能帮忙的朋友也没有。这时,供货方的任建国来了,他都没心思搭理。
任建国在店内转了转、看了看,笑着问:“张老板,我看你这店里好些货都没有了,补点吧?”
“不补!我人都烦死了,还补什么货?”他心烦意燥地说。
“有什么好烦的?现在生意都难做,我懂。”
“不是做生意的事,是我儿子的事。”
“你儿子怎么啦?”
“你看,都快开学了,孩子没有户口就进不了学堂。”说完,张海旭又蹙起眉头。
“不可能吧?小孩子出生后就上户口了。”任建国疑惑不解。
“还不是当时乡计生办把超生罚款与新生儿入户口捆绑在一起,我们不交齐罚款,他们就不让我儿子上户口。”张海旭解释道。
“有这回事?”
“唉,烦着呢,对了,你在公安部门有熟人吗?”
“你们派出所的人我不熟,县局倒是有熟人,只是,不知我那同学肯不肯帮忙?”
“试试呗?”张海旭马上盯住。
“好吧。”
张海旭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脸上露出了笑容:“来,兄弟,咱俩先喝酒,喝了酒我再进货。”
本来撅着嘴的妻子在一旁急忙插话:“老张,还愣着干嘛!准备酒啊,你俩喝一杯,我去炒个菜。”
“张老板,酒我就不喝了,我还不知能不能帮到你的忙。”
“没事的。这公安局又不是你家开的,你只要尽力就行了。”
张海旭用抹布把小桌子擦了擦、端进店中,说:“任老板,咱两兄弟就在店中喝,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瞧你说的,我和你还不是一样,常常是一边吃饭一边看店。”
“别客气了,你先坐下,菜还没炒出来,咱俩先用花生米下酒。”张海旭边说边把食品密封袋撕开,把花生米倒进盘中。
他俩边吃花生米边喝酒,有说有笑。不一会,陈小雪把热气腾腾的菜端上了桌子。
任建国喝完一杯后说:“老兄、嫂子,你俩所托之事我记住了,在此少陪。”
“今天高兴,咱两兄弟再喝两杯呗?”张海旭提议。
“不喝了,我还要开车回家。”任建国婉言谢绝了。
“那行,我先进货吧。”
“好的。”
交易完毕后,任建国风尘仆仆开车回家后,就火急火燎地拨打董必胜的电话,他在电话中问:“老同学,我想求你帮个忙?”
“什么事?你说。”
“我有一个亲戚,他的小儿子今年快八岁了,还没有上户口,你能帮个忙吗?”
“是怎么回事?”
“是超生的,他当初没钱交罚款。”
“这……”
“你帮这个忙应该不难嘛?”
“可政策摆在这里?”
“政策?我那亲戚可是八年前生的孩子噢,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从出生之日起就取得中国国籍。人家快八岁了,你们公安部门不可能让他变成一个无国籍人嘛?”
“你说的也有道理。好吧,我帮你。”
通话结束后,任建国拨通了张海旭的电话:“老兄,你明天带着儿子去派出所上户口吧。”
“你那同学答应帮忙?”
“是的。”
“那你要过来噢,你不过来我可搞不定。”
“好的。”
第二天,张海旭带着儿子去了派出所,他父子俩站在派出所门口,焦急地等待任建国的到来。不一会的功夫,任建国到了。
户籍警官看到张海旭走进办公室,劈头便说:“我昨天不是告诉你了嘛,办不了,怎么又来了?”
张海旭尴尬之间,任建国在一旁拨通了手机,之后对警官说:“警官,麻烦你接个电话。”
“谁啊?我不接!”他绷着脸,当即拒绝。
“是你们县局董局长的电话。”任建国轻声说。
警官愣了一下,迟疑片刻,又不敢怠慢,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将信将疑地接过手机到一旁接听。没几分钟的功夫,他返回办公室。
“谁是你家的亲戚?”他微笑着问。
任建国拍了拍张海旭的肩膀,也笑着说:“这是我堂哥。”
“给你儿子上户口的资料带来了吗?”
“带来了。”
“那好,把资料给我,马上就办。”
我看到了老师的文笔老道,对拙作的修改之处恰如画龙点睛妙极了!
但把标题改为“马上就办”我感觉到有点欠妥,该标题不能贯穿全文。
“马上就办”是一种很乐意地去办,不带有任何情绪。
我觉得文中的前一部分内容与“马上就办”标题风牛马不相及;文中的后一部分内容与“马上就办”标题也有点牵强附会。
我不会写文,胡诌八咧几句,请老师多多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