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童年的梦想(散文)
一
“自在飞花轻似梦”,这或许就是我童年最真实的写照。我的童年是在梦中度过的。
七十年代末,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们这里农村到80年才包产到户。农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多付出就能多收获,那高兴的劲头不亚于从天上摘下了星星。记得包产到户第一年,父亲种植了两亩麦子,第二年麦子大丰收,收割时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晒谷场上连枷飞舞,噼噼啪啪的响声此起彼伏,麦子装了一袋又一袋,父亲的扁担挑弯了,奶奶的嘴笑歪了,我的肚子吃圆了。那年吃得最多的是面粉做的大油饼,那真叫一个字——香!
然而,童年给我的最大的快乐不是吃的,而是自由玩耍。
夏天游泳、捕蝉,捉迷藏、“打仗”等,尤其难忘的是那夏日的夜晚。
每当这个时候,也是大人们最轻松的时刻。劳累了一天,父亲坐在竹制的凉床上“吧嗒吧嗒”地吸着烟,那淡淡的火花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像跳跃的萤火虫。孩子们则围绕凉床追逐打闹,嬉笑声充满了整个夜空,与喧闹的蛙声形成了二重奏。
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我便问父亲:“爸爸,星星是什么东西做的?”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那一刻竟然语塞了。
“哈哈,你也不知道。”我讪笑道。因为我一向很崇拜父亲的,他是很有学问的,经常给我们讲故事,什么地主罚吃长工肥肉的故事,小猪过河的故事等。今天竟然不知道!
他窘得将烟头扔在地上,吐了一口口水,紧接着用脚踩上去,脚跟踮起来,脚尖来回转动,将烟头在地上狠狠地摩擦,半晌突然冒出一句:“去去去,一边凉快去。”
我知道父亲是生气了,便不敢再问。可是他越说不出,我越感到好奇。
那一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也不知道怎么了,进入梦乡后,我突然像轻纱一样飘了起来,越飘越高,一直飘向那遥远的星辰。我猛然低头看看自己,居然长了两条轻似蝉翼的翅膀。像雪花一样,就这样飘飘悠悠地飞啊飞,不知道飞了多久,我飞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原来这里是星星的世界,每一颗星星就是一个会发光的小人儿。他们笑盈盈地看着我,却从不言语。当我伸出手时,轻轻一碰,他们就像气球一样,“砰”的一声就破了,随即散作无数的萤火虫撒满夜空。最后发出恐怖的控诉:“还我命来!”那强烈的声波不断地撞击着我的耳膜。
我“啊”的一声,惊出了一身冷汗。翅膀消失了,沉重得像一个秤砣,从云层中直往下坠,紧接着听到“砰”的一声响。
原来,我躺在半米高的长木凳上睡着了,梦碎时摔到了又干又硬的晒谷场上。疼得我哇哇大哭,母亲抱起我,一边安慰,一边给我讲天宫中的神话故事。故事让我的心情大好,睡意也顿时烟消云散。那一年我才七岁。
从此,探索宇宙的秘密成了我的梦想。
二
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学校教导处宣主任教我们自然课。他讲了大自然的动物、植物,我第一次知道还有一种叫鸭嘴兽的动物竟是哺乳动物,了解了螳螂粗暴的繁殖方式……当他讲到更精彩处的时候,我突然站起来,脸窘得通红,嗫嚅道:“老师……你能……给我讲讲宇宙……星星吗?”
讲完后,我便低着头等候着他像父亲一样的斥责。
“哦,好啊!”想不到,他很和蔼。
我抬头看了看他,他微笑着示意让我坐下。
那一刻我的心怦怦直跳,紧张得嗓子眼直冒青烟。教室里顿时出奇地静。有人瞪大眼睛看着我,有人则出神地看着宣主任。也许在他们看来,我是第一个没有经过老师允许就站起来发言的“异类”吧。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宣主任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表扬了我强烈的求知欲。
宣主任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了地球与月亮、太阳的关系,讲到了恒星、行星、银河系,甚至还探讨了宇宙生命之谜。听得我热血沸腾,竖起耳朵,一动也不动。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星星和太阳一样,也是发光发热的大火球。这与我童年幻想的完全不一样,听着听着,我不禁傻笑起来——幸好没笑出声来。
不一会儿下课的铃声响起,不过宣主任的每句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从那天起,我便是一个彻底的天文谜,每天做着各种宇宙梦。想象着外星人的容貌,想象着我登陆外星球的场面,想象着各种惊险的场面……整个人生活在一种轻纱似的梦中,生活变得异常浪漫、美好。
进入中学,学校订了《中学生杂志》,每期上面都有一个天文科学小知识,通过它我了解了哈勃望远镜能够看20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知道了“黑洞”……原来宇宙是这么神奇,于是我向师哥师姐们借来了往期杂志如痴如醉地读着,那劲头不亚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正在吮吸母亲的乳汁。
中考那年,一直想当天文学家的我,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家里穷,上不了高中,只能上中专,父亲说提前出来工作,好减轻家庭负担。这样一来,上不了高中,就上不了大学,更谈不上什么科技大学,离科学家的梦也就渐行渐远。
当收到师范学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乃至全村都沸腾起来了,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一向胆小且身体有些残疾被人看不起的父亲在众人面前终于站起来了。那一刻,我终于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光耀门楣”,这种自豪感让全家享受着好一阵子。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我的天文梦,想到我的理想无法实现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当时的感受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总结就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这也许就是“理想”存在的常态吧。我想尽管主观的愿望很美好,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一定的客观条件才能实现。
从此,我的天文梦变成了一座死火山,沉寂了好多年。
三
毕业以后,我当上了一名小学老师。繁忙的工作加上成熟后的稳重,丢掉了童年的幻想,拥有更多的是务实精神,闲暇之余我宁愿想想明天怎么把新课上好,怎么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怎么通过自学考试提高学历……我知道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富于幻想的;成人的世界是务实的,想到的大多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琐事。
每次在给同学们讲理想时,我的天文梦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孩子对于我的童年故事也是饶有兴趣的。我跟他们讲天文知识时,他们也像当年的我听宣主任的课一样认真。我已经教了二十几年书,不敢说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但我敢拍着胸脯说我的学生也有好几百。这些学生在我的影响下,都酷爱自然科学,有个学生竟然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从事天文学研究,现任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将来他能不能成为科学家我不好说。
虽说我的天文梦没有实现,却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这或许就是聊以自慰的孟婆汤吧。
有一天,我与好朋友说出了这个心结,他竟然嗤之以鼻,说:“这有什么遗憾的,生活本就如此,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我们父代好多的愿望没能实现,却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了,不是很正常吗?”
是啊,这或许就是生命的规律吧。我无言以对,静静对着夕阳笑了……西边的天空泛起了绯红的晚霞,今晚或许又是一个满天繁星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