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苏北的梅雨(散文)
芒种过后,小麦进仓,这个季节的收成刚完成,天也就变了,雨开始断断续续地下起来,有时不紧不慢,有时来去匆匆,也有时天上像是有个窟窿,河水每天见涨,一直延续到小暑方才算告一段落。这就是梅雨,因为是在梅子黄时下的雨,下在江南梅子成熟期间,因而得了这么个称呼。
我们虽说不在江南,但在这一小时交通圈内也相隔不远,梅雨对里下河地区的影响非常明显。都说江南多雨水,我们这也少不到哪去,你只须看看我们这里的女子便会知道,她们不输江南仕女的清丽温婉,跟江南女子一样,有着光洁的腕、纤细的颈、垂顺的发,以及飘逸的裙摆,不缺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丽清婉,亦如画中的古代仕女,动人处更是美如天仙一般。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多亏了这雨,一个跟江南同步的梅雨,或许就是这梅雨将家乡的女子润泽得一个个都拥有两汪深情的眸子,透出她的婉约和清纯。要问因何这江北女子也有这等美貌——美得像画上的佳丽?
是苏北的梅雨。
苏北的梅雨是清凉的,许多生物在这雨中孕育、成长,乡村的梅雨更是给人一种清鲜,一种洗礼,那些从民居的烟囱里升空的袅袅青烟更给人一种怀想。对年青人来说,他们尤其喜爱这苏北的梅雨,喜爱这雨中即景,梅雨季节不用伞,他们的心也是湿渌渌的。梅雨困不住他们,对年青人来说,梅雨则是一个机会,一个抒发情感的机缘,携手恋人,漫步雨中,互诉衷肠,这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
苏北的梅雨是浪漫的,她并不缺江南梅雨中雨打芭蕉的韵律;苏北的梅雨是执着的,她悄悄而来,悄悄消失,总在这个季节如约而至,带给庄稼甘霖,带给有情人柔情,带给生物更多灵性;苏北的梅雨是婉约的,她来时总是那么步履轻盈。苏北的梅雨像极了苏北人的性格,有时大气磅礴,有时委婉优雅,动如娇兔、静如处子,我甚至能从这梅雨中听出地道的乡音。苏北的梅雨中有太多的回忆:漫步雨中,垂钓池畔,看雨天蝴蝶飞舞,坐在圩埂上听柴雀悠扬的歌唱,也曾有过在这雨中相互追逐嬉戏放飞童贞的经历,这一切犹如昨天,都是因为这梅雨有着让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年轻的年纪,那是一个甜蜜的岁月,心中总是充满一种期待,想象着心中那个女神出现在绵绵细雨中,让柔和的风轻拂她的秀发,雨水滴哒哒地顺着她的小花伞滑入在她的脚边。当她蓦然出现,一幕《雨巷》的场景猛地冲击着青春萌动的心: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苏北的梅雨就是一种爱情之雨,打湿你的内心,让你每年都期盼着她的到来。
里下河地区河多沟多水多,有水的地方便有芦苇,沿岸两条长长的绿色芦苇带,在雨水的浸润下、在微风的轻拂下摇摆着挺拔向上,柴雀立在枝头唱着委婉的歌曲,村妇们在端午前将那肥绿的芦苇叶打下来裹粽子,烟雨中袅袅炊烟升起,里下河地区便如一幅水墨画般吸引着那些文人墨客,以她为题,写诗作画。
里下河的梅雨滋养着这一片土地上的人,几十年时光中,又有独具慧眼的地方官员将这“画里大丰”因地制宜加以改造,最终变成了今天的“花里大丰”。梅雨挡不住人们观赏郁金香的步伐,更无法阻挡年轻人相伴花海一同赏花的浪漫之心。
有一次陪友人去花海,由于担心会下雨,便做了些准备,最终还真的下起了雨,但让人奇怪的是这雨并没有冷落人们赏花的心情,相反却平添了赏花的激情。大丰人既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也不失其浪漫的一面,大丰人因这满眼的绿色吸引着投资者,大丰人因花而美,因水而更加富有灵性,最终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人居城市,成为人们最为喜爱的养老休闲之地,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夏天的雨已不再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潭,村民家的水泥场上在雷雨过后会有成百上千的小青蛙跳跃着奔向附近的河边,开始它们的新生。小猫躲在无雨的地方闭目养神,狗儿仍旧在雨中奔走,寻觅着它的美味。树上的鸟儿从不知道躲雨,它们还在辛勤地飞来飞去,带着刚出窝的后代们练习飞翔的和捕食的本领。刚从地下钻出来的虫儿们活跃在各种青叶上,贪婪地啃食鲜嫩的叶。水中的鱼躁动在河边的水草丛中,张大嘴巴吮吸着新鲜的雨水。雨过天晴,夏阳高照,蛙声便会鼓噪整个盛夏,蝉声也开始了合唱,此起彼伏,它们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来感激这里下河的雨季。
苏北的梅雨是盛夏的前奏,是水乡如约而至的来客,这里的人年年期待着梅雨的来到,将田里的庄稼洋溢,到了秋天便会有丰收的场景,因为雨的滋润使得这个地方的人美、景美。雨后的大丰抖落一身的烟尘,正以全新的英姿迎接着四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