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栖凤尖下,那一座坟茔(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栖凤尖下,那一座坟茔(散文)


作者:陶建军 秀才,106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7发表时间:2021-06-29 11:23:45

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我的朋友老张邀请我到巴水源头,去探寻红色记忆。他的目的很明确,不断挖掘他所在的巴水源头,栖凤尖下的文化遗存,逐步引发人们对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栖凤尖认识与重视。老张一直以为,巴水源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高,是天然的氧吧,是深呼吸的绝佳去处。这颗散落在大别山腹地的明珠,藏在深闺无人识,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这里山青水绿,环境优美,奇花异草,令人目不暇接。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传奇丰富,传说中有李世民扬鞭策马,驰骋而过的唐王寨;也有康熙皇帝洗马的洗马河和跃身上马的上马石;还有据说是太平军进攻时砍伐的独杨树……
   这里还有很多革命遗迹。李峰山及其附近地区,各种纪念碑、烈士墓,星罗棋布。红色教育资源不少。
   “要挖掘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故事,逐步将巴水源头发展成为红色引领,生态康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老张是个追梦人。他的梦想还很有现实意义。
   6月底的一天,他找到一位知情人一一曾经担任李峰山地区民政部门的一位退休老干部熊凯先生。
   熊老生于1933年,耄耋之年,身材瘦而高,精神矍铄,气宇昂扬,面色红润,声若洪钟,幽默健谈,思维清晰,记忆惊人。年近九旬,老当益壮。
   说到李峰山地区的革命历史,老人如数家珍。他说:“我曾经亲眼见过土匪杀害革命烈士,那个时候,主要是刘邓大军驻扎在这里。很可惜呀,在我们这里牺牲了很多革命同志。我最恨那些屠杀革命战士的土匪、刽子手。”
   熊凯老人首先带我们去了李永吉烈士牺牲的地方。
   “1948年2月花朝节的夜晚,一股土匪突然袭击李峰山下的夏家垸。当时驻李峰山地区的工作队长李永吉正在组织开会。土匪进村野狗狂叫,他们听到响动不正常,急忙转移。李永吉掩护其他队员转移后,正准备从厅堂的一根柱子爬到屋顶。突然,敌人闯了进来,一枪就击中了他。他从柱子上掉下来,摔倒天井里,牺牲了!土匪看到参会人员踪影全无,就撤走了。据说这股土匪来自河南!”
   在巴水源头杉林河水库边的夏家垸,垸子最后面有一栋矮房子。老人指着房子边的一片杂草又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天井。当时有一栋四拼的老式平房,中间是天井,四周是房子,天井右边有几根柱子,李永吉就是爬上最旁边的柱子,想从天井口上屋顶。遗憾的是敌人冲进来了,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我知道,这个故事,也是老人当民政干部的时候,知情人给他的转述的。一路上,谈笑风生的老人,此时此刻,表情凝重,面容凄苦,几十年岁月风雨,并没有冲淡他对烈士的记忆。他对先烈的深切哀思,让我肃然起敬。
   他的讲述,把我们带回到那并不遥远的从前。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线、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1947年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
   这之后,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在李峰山成立了麻东县政府。麻东县政府成立以后,向各地派出了工作组,领导农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木子店地区的破坏,以及当地土匪势力的猖獗,屠杀革命战士,蒙蔽群众阻扰工作的事情,时时发生。当时群众基础薄弱,麻东县委工作举步维艰。刘邓大军离开大别山以后,留下了一批战士驻守,与麻东县委一起,组织群众继续开展革命斗争,经常受到土匪骚扰甚至剿杀。
   李永吉的牺牲,就是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他当时是驻村工作队长。在组织工作组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开会,没有想到被人通风报信,找来土匪突袭,英勇牺牲。
   李永吉牺牲后,他的遗体被正义群众就地掩埋。以后,与另两位烈士的遗骸一起,被安葬在巴水河畔,栖凤尖山麓下的花绣岗下。
   熊凯老人说:“李永吉的墓,离这里不远。我们去看看!”
   就在古李公路边,有一座坟茔,在半山坡上,坟茔被青松环抱。我们走上台阶,站在墓前。有一块石刻的墓碑印入眼帘,上方三角形的碑额上写着:“烈士墓”,两边的挽联是:“英雄功绩永垂青史,烈士忠魂与世共存。”石碑中间从左到右,是烈士的名字:“李永吉、余同志、赵玉怀。”
   在李永吉三位烈士墓下面,还树立着另一块墓碑:“花绣岗无名烈士墓”,两边的挽联是:“英名永驻,浩气长存”,横批是:“永垂不朽”。两块墓碑上面,摆放着一叠叠祭祀的纸钱,周围散落着很多塑料花。
   青山有幸埋忠骨,巴水多情祭英灵。
   那一刻,我深深址感动着,我感动于革命烈士的无私牺牲精神。三名烈士以及更多的无名英雄,静静安卧在大别山的怀抱,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后人,对他们的血脉延续也无从查考。可是,他们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让人顿生敬意。一个人为了事业,为了他人的幸福,连自己的生命都愿意放弃,还有什么比这更崇高的。毛泽东主席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纸钱、花朵、墓碑、还有,麻城市政府树立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牌,都让人感受到,李峰山地区的人们,对于烈士的敬仰与缅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道敬仰的民族是可悲的。习近平总书记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还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牺牲在木子店地区的烈士,大多数都没有后人来寻访,李峰山地区的群众,就是他们的子孙。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元宵节,人们自发地为烈士墓祭送鲜花;清明节,人们自发地为烈士焚烧纸钱,打扫墓地。多少年来,从未间断!
   熊凯老人还介绍说:尽管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当地土匪们蒙蔽过不少群众,但是大多数群众还是很有正义感的,他们将革命烈士的遗体偷偷掩埋。解放后,经过民政部门的寻访,重新修葺,以告慰烈士英灵!
   习近平总书记召号加强党史学习,意义非凡。当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弘扬红色文化,牢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时,我们这个民族就会永远充满希望与活力,我们这个国家就会一天天走向强盛。

共 25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于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特别能够表达作者不忘党恩,坚定跟党走的决心。湖北麻城是老革命老区,是烈士鲜血浸染的红色土地,曾经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作者通过熊老的讲述,开启了一个缅怀英烈的场面,还原了一段壮烈历史。李永吉是李峰山地区的工作队长,召集会议时,被人告密。在土匪突袭的关键时刻,他为了掩护战友们转移,不幸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李永吉连同另外两位烈士墓,每年元宵及清明节都有人祭扫,人们的自发行为告慰英灵,也是感恩英雄,承继遗志的最好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加强党史学习的号召,我们要通过学习,缅怀先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者的文章凸显了这样的主题。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6-29 11:25:32
  缅怀革命英烈,与当下学习党史活动契合。感谢赐稿,期待更多大作。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 楼        文友:李岩        2021-06-29 13:27:44
  时代需要传承更强音,不是别的,而是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笃志前行。
3 楼        文友:最美的诗意        2021-06-29 19:05:32
  江山文学网的荒原是个人渣
最美的诗意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7-04 20:42:53
  一篇缅怀文字,感人至深。义前也在一些刊物上读到过湖北麻城革命老区的战斗故事。他们是该让后人铭记在心的。满满正能量好文。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