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猴戏奇葩(散文)
大概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到县城办事,看到大街旁法桐下围着一堆人。我好奇地过去看,原来是耍猴儿的。
对于猴戏,我只在小时候看过。还记得一个镜头:那小猴子戴着一顶红帽子,按照主人敲锣的节奏,直立行走,小脚碎步围着场子转,时而稍停,面向周围的观众做个揖。然后锣声停止,主人开始张着盘子向观众要钱。有的见要钱就跑了,但还有些想着继续看热闹的就从衣袋里掏出一分二分硬币,丢进那盘子。看看差不多了,主人便停止收费,继续敲锣,猴儿就又重复着它的表演。观众有走的就有来的,还是满满的。
那些耍猴的就是为了几个钱,对待他的猴子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虽然也有鞭子,但未见他用来抽打猴子。猴子玩得也还自在。
但今天看的这场猴戏可就有些不同了。现场不是一只猴子,而是两只,一只大的,一只小的,都被铁链子拴着脖子。那耍猴的高大威武,四方脸,穿西装和皮鞋。按照今天的说法,颜值也不低。他挺起肚子,脸有点仰。一双粗大的手,一只牵着一只猴子。那两只猴子也没有我早年看的那只那么自在,目光觳觫着。这时候,耍猴的用洪亮的声音说:“各位观众,感谢大家来帮场。我今天让我的猴儿演一场最精彩的节目给你们欣赏。”
观众都睁大了期待的眼睛,猜测这场戏怎么演法。我也在猜测着。
耍猴儿的没敲锣,说了句“现在准备表演!”接着给他右边的大猴子下命令道:“听好了,我说开始的时候,你就打你的弟弟。”又对左边的小猴子说:“你听好了,我说开始,你就打你的哥哥。”
两只猴子被主人敲山震虎吓得发抖,但并没有准备决斗的意思。当主人用炸雷似的声音喊出“开始!”二字后,观众便像鲁迅小说里写的,“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药》)注视着猴子们。
过了好几秒钟,猴子没有动弹,又过了好几秒,猴子还是没动弹。一直过了一分多钟,猴子还是没动弹。观众急了,有人向猴主人提出质疑,表示两只猴子要是打不起来,就不给钱。
一听这话,猴主人便火冒三丈。他一只手牵着两只猴子,取过牛皮鞭子,轮番地抽打那两只猴子。猴子们向观众弄出一副可怜相,目光里像希望大家帮着说句话,叫它们的主人不要打了。但是观众并没有谁可怜它们。
猴子主人越抽打越来火,抽得猴子们吱吱叫,那声音凄惨极了。
猴子主人脸上淌出汗水。可能也打累了,便停了下来,只用话来教训两只猴子:“怎么样?滋味不好受吧?今天你们要是不听我的命令,我就把你们打死喂狗!哼!”他看看观众,又补上一句:“听到了吗?不听话我就把你们打死喂狗!”
然而,酷刑的效果并不好,两只猴子对视了一会儿,又瞅瞅主人,就是不动手。
观众开始骚动,有人小声说:“骗人的。”
猴子主人好像也听到这样的议论,便又向着他的猴儿狂吼道:“决斗开始!动手!”
大猴子向小猴子使了个眼色。两只猴子还是没有动静。
看看无效,猴主人便恼羞成怒。虾腰从他的黄皮包里取出一把匕首样的刀子来,在两只猴子头上晃动着,在阳光下闪着明晃晃的光,很是吓人。他下通牒道:“你们两个家伙是要我出丑呀。今天你们要是不听我的,我就宰了你们!”他向那大猴子做了一个刺杀的动作。“开始打斗!”他威严地喝道。
这时候,那只大猴子眼疾手快,一把打掉了主人手里的刀子,扑上去,那小猴子也跳将起来,直扑向主人,用爪子狠狠地抓他的头脸。主人没有防备,脸上顿时鲜血淋漓,可能眼睛也受了伤,因为他用手捂住了眼。
观众一哄而散,但我总觉得戏还没有结束,等了一会儿,见人们走光了,我才离开。
这场猴戏很奇葩,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场戏。因为打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耍猴儿的。
多年来,我一直带着疑点猜测这场猴戏。最大的疑惑是,那个耍猴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吸引观众?历史上好多政客都喜欢用离间计来离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很正常。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就用反间计离间了楚国和齐国的关系,终于灭掉齐国和楚国。但是他用的只是反间计,却不像这位耍猴的,用暴力逼着两方互相攻击。这位耍猴的也算是一种创新了。
但是世界上一切违背天理人性的做法总会受到惩罚。猴子非人类,但两只猴子凭借本能联合起来攻击了它们的主人,这也叫反作用吧。
20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