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参禅(散文)
下午,轮到我们小组参加“国培计划(2020)县级培训者研修培训的网络研修。网络研修指导的题目是《小校长,大作为》,并提出五个问题供大家研讨,可以选择两至三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即: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一下你所工作的学校。你的学校值得骄傲在哪里?你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好的校长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要把学校发展得更好,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我常常感叹流光易逝白驹过隙,怎么说老就老了,时间都去了哪儿?但是雄心尚在,暗暗地打发属于自己的第二春,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再当教研的先锋官,面对本校校长的前任,捧场抛砖总行。
我觉得,一个好校长就该是现任实验小学校长的样子。有教育情怀,想干实事,能干实事,既切合实际,制定本校的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又有细到一学期一个月一周的行事历,件件事有着落有说法。严以律己,心中有老师,学生永远站在学校的中央,让师生受关注,促成长,校长师生共进步,互相成全成就。
王老师认为:心中理想的小学教育,是能让孩子充满爱与正能量,能让不同的孩子感受到自身价值,如果不能开花,也没有关系,小草也有它的美丽,也许它还是大树的幼苗呢。让孩子们学会该有的礼貌,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和形成的性格对后来有很大的影响。经典诵读,不仅仅是背诵古诗词那么简单,还要了解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要顺从孩子爱玩的天性,不一味约束,因势利导,玩中学,学中玩。而我的学校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一切出发点都是学生和教师。硬件设施教学管理,都从学生教师的角度考虑,管理人性化。
蒋老师感慨,好校长应该是眼里有人,尊重教师,关爱学生,让师生在学校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一位好校长应该是心中有光,有教育情怀,有教育理想,在学校发展的蓝图中给老师指明前进的方向;一位好校长更应该是管理有方,脚踏实地,务实奋进,将学校的各项管理做实做细,形成一体化。一群肯干的教师遇上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是幸福的,一位务实的校长遇上一群爱岗敬业的教师更是幸福的。
沈老师心中理想的学校是校长目光长远,心怀大局,为老师搭建发展平台,老师在校长的带领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共同建设校园。
向上向好是人的天性,不过懒情也是人的软肋,巴不得别人勤快多做些,自己慵懒少做点。有奖勤罚懒,挖掘潜能的妙招是领头人要具备的本领。汪校概括为心里有光、眼里有人、管理有方,称它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共同的目标。徐老师附赞,称他把自己的想法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校的冯老师站在新校区上课,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录播室设备先进、效果显著,偌大的草坪操场更让孩子们静动结合,有张有弛。这里饱含着汪校前期周密谋划付出的心血。她心领神会地说,搬进新学校一年来,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认真敬业务实的老师通过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促使孩子们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倍受社会和家长认可,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这种变化也反过来让深处教育中的我深感幸福。
她清楚地记得,三年前汪校送她的四个字“服务服众”。“您教会我如何对待工作,让我受益非浅。这四个字一直伴随着我,像灯塔一样指引我前进的方向,非常感谢您!”她由衷地向指导者致意。
有的研修者认为,心目中的学校是校长对老师思想上引领,让老师明白学校的发展规划,老师对每天工作的地方充满热情,充满期待,实心实意地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
15位研修者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汪校觉得,教师职业倦怠是个大命题,需要在制度层面优化激励措施,增加活力源泉;学校硬件条件县局一直在不断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学校会越来越漂亮,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习成绩提升则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言者谆谆,听者颌首。指导者不失时机地问冯老师提高语文成绩,引发大家深思。
对于提升语文成绩,冯老师的答案是“恩威并施,刚柔并济”。
一个语文老师首先是行为品德老师。开学第一课,要严格做实两件事:摆正课桌椅和练坐姿。课桌椅横竖每排定好标准,该靠线的靠线,该用尺子量的用尺子量,达到横竖成线。端正的坐姿是学生认真学习态度的表现。“头正身直足平”,只有这样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以教育和示范使孩子们明白:要学习,正坐姿,坐好姿,学好习。
其次,敬畏课堂,敬畏学生。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有充足的上课准备。一月不读书学习,自己晓得;半年不读书学习,同事看得出来;一年不读书,连学生都看得出来。若是不准备充足,对不起学生,对不起神圣的课堂,更别提反思教学。
再次,重视课内外阅读,尤其是激发阅读兴趣。学习课文时,及时抓住课文之外的阅读。如,学完《猫》《母鸡》后,顺势推荐老舍的《骆驼祥子》,简述其基本内容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学了丰子恺的趣文《白鹅》后,顺势告诉大家丰子恺不仅文笔幽默,画画得更是栩栩如生,他是一个擅长图文并茂的有趣人物,引导大家去阅读他的作品……阅读方法也不容忽视。农村孩子从小没有阅读兴趣,看不进去。这学期,我尝试“顾炎武的另类读书法”,不是一个人读,而是邀三个朋友一起读。具体做法是,四人各坐左右位,每人都买同一本书,先让一个人读,其他人静听;读的过程中,若有人对所读内容有疑义,就打断读书人,提出自己的疑义,大家就停下来讨论这个问题,相互辨析,直到统一意见,循环推进,并把这种方法延伸到课下,活跃读书氛围;边读边提问题,讨论问题,集思广益,有利于厘清思路,得出正确的看法。学生一旦爱上读书,与书为伴为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勾玄提要的领悟力自是日增月长,长文还会难教吗?
最后,注重习作仪式感。在强调阅读的同时,加强习作展示环节仪式感。到时候,我在教室铺上红地毯,作文优秀者从教室后面沿着红地毯慢慢走上来,在众人羡慕的目光注视中朗读作文,伴随着掌声沿红地毯走到教室后面。于无声处,提高孩子舞台自信心,激励他们主动修改习作,提升习作水平,进军展示台,精彩发布。
一石击起千重浪。三个小时不见面的互动交流,大家意犹未尽,研修结束,仍有多份心得及做法贴在群内分享。
教育是唤醒,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撼另一棵树。你若成长,势不可挡;你若堕落,无药可救。
说到底,专业成长,隔行不隔理,行行相通。安于现状的教师,内驱动力不足,才会从外部找原因,为自己不优秀寻借口。你不能改变世界改变他人,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每天早起后,深呼吸,振作精神,认真备课了解学情,因材施教,结识学习网络上的教育达人,看看同行遇到这类问题的解决路径策略,因为日光之下无新事,总有让你有触动豁然开朗的地方。这样内外双修,做事成了干事业,追求的目标升格,就可以克服职业倦怠情绪,突破发展瓶颈,有突破有顿悟,你的日积月累,才能换来别人的望尘莫及。成长的路上并不拥挤,只是坚持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