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那一年,我也二十七(散文)
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孩子来说,能成为一名党员那该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自然,我肯定也有这样的心理。
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我来到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学校的党员好像没有几个,同龄中没有党员、预备党员,甚至入党积极分子也从未听说过,我这棵普通的嫩芽更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了。92年,亲眼目睹家兄入党,加入党组织的激情又一次被点燃,于是,我悄悄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就在时间的流里不断变化着:波澜起伏、微波荡漾,最终水平如镜了。
94年有了自己的小家,暑假后离开中心小学,来到一所村级小学任教。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钟摆似的不停忙碌。《入党申请书》在我的印象中已早没了踪影。
岁月静悄悄地走着。95年终于峰回路转,经过组织考察,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继而被列为了发展对象。有了上交《入党申请书》的前车之鉴,我依旧忐忑,因为我毕竟才是发展对象啊。97年寒假刚结束,新年的钟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那一个傍晚,兄长一样的李校长把我叫到校长室,笑容可掬地说:“你赶快填写好《入党志愿书》。祝贺你啊,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你很快就能成为预备党员了!”我因惊喜而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好的,好的!”突然到来的惊喜让我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准备政审材料,上交志愿书,支部开会讨论,严格的组织程序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前,我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那几天,我总想找一个空旷的原野尽情地呐喊几声,以表达我满心的愉快。
细想起来,在我的入党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党员转正前发生的一些事。
98年5月,党支部讨论我能否如期转正。19日傍晚,我又一次拿到了《入党志愿书》,首先需要两个介绍人填写转正意见。吃了晚饭,我琢磨开了:身为入党介绍人的老校长年事已高不再上班,另一个介绍人梁老师因身体欠佳在家休养,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工作,我不如趁着月明前往打扰了。这样想着,我便骑着自行车直奔老校长家。那时候的楚州大道还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路灯也没有现在的稠密明亮。老校长家就在楚州大道边上。坐定后,我说明来意,老校长对我赞不绝口!老校长平时话语不多,大家能明白的事他从不多言,总是用口头禅“不言而喻”来概括,但那一次,他格外用心。认真思考后,在我的《入党志愿书》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意见,并庄重地按下了手印。梁老师住在水泥厂宿舍,离城区有四五里的路程,虽不是很远,但多半是土路、没有路灯,我费了很大周折,才在一溜儿十多间的平房中找到梁老师家。梁老师家生活简朴,十几平方的屋子既是卧室、也兼做餐厅、客厅,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她乐观、开朗、敬业。梁老师虽是女同志,但说话、做事都很爽直,她很快也写好了意见、按下了手印。
月牙偏西,夜色略显迷蒙。路边的田地里有花草、庄稼的香气息,还夹杂着一些不知名的虫儿的鸣叫。我脚蹬自行车满怀欣喜地往回骑行,嘴里兴奋地哼唱着那年春晚刚刚传唱的,那英、王菲的歌曲《相约98》。猛然间,车头颠簸了一下,接着冲进了路边不大的泥坑,我双手撑着车龙头,借势前滚,人竟然翻了过去。站起身,惊魂稍定后,我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扶正有些歪斜的车龙头又小心地向家的方向骑行。我寻思着:路面还算清晰,如果自己不得意过头,稍加小心,怎会有如此尬事呢?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态,认真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啊!
弹指一挥间,来到了2021年,我已是一个具有24年党龄的老同志。5月下旬的一天,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和妻子填写好预备党员亲属“政历”审查材料。我恍然醒悟:原来,儿子也要入党了!放下手机,我静坐在椅子上陷入美妙的遐想: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我成为预备党员,那年我27岁;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儿子如果能顺利通过政审,也将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不也正好27岁吗?两个重要的年份,如果我和儿子又有了相同的人生履历,这怎能用“巧合”一词能形容得了的呢?我的心潮又一次起伏了。
儿子不经意间已经长大!当他真正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时候,我这个老党员一定要送给他一枚闪光的党徽作为礼物,并嘱咐他:无论是铺路石还是砌墙砖,都应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竭尽所能地发挥出自己该有的光和热!
那一天,我坐在椅子上美妙地想了很久、想了很多。
(经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