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汽笛在召唤(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汽笛在召唤(散文)


作者:陈友 童生,84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99发表时间:2021-07-01 22:26:41
摘要:原创首发丹枫

【丹枫】汽笛在召唤(散文)
   铁路筑路工人活着,就是一列火车汽笛在奔跑。
   绵阳的陈开印叔父和秀水的黄绍龙叔父,要去汉旺看望我的父亲——他们的筑路战友,奉母命,我将一路结伴相陪。铁路建设点广线长,两位叔父已经有四十来年未通音容了,是最近在老年微信群才再次与母亲相识。知道父亲已中风瘫痪,他们迫切希望见父亲一面。其中的陈叔,在筑路工地上有个绰号”兔子”,因此印象特别深刻。母亲说,叔父们探望父亲之后,还要探望在河清的其它筑路工友们。
   在这“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时节,叔父们思念的花朵也在盛开。那一个个的工友,就是他们心中春天的声音,每一位工友都有特殊的符号,是成昆、西延、京九等等新中国的铁路网线,也是耳畔嘹亮奔驰的汽笛声。很久没有贴心地亲近了,叔父们要迈着近八十岁的脚步,去寻觅,去呼唤那一列列分散的火车汽笛们。
   一行人中数黄叔年龄大,已七十八岁。退休后,他与爱人享受了很短的两人生活,十几年前伴侣不幸就故去了。他的家庭代表了绝大多数同时代的筑路工人,他们从走进铁路建设那一刻起,就在大江南北奔忙,一年只有一个来月的探亲,如果任务重,还会是两年、三年一个月探亲。他们的家人,只知道在祖国的大地上有他们眼睛无法看见的儿子、爱人、兄弟、父亲在奔走,却从没有谁踏进过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等到他们千里万里地回到了故乡,都已是两鬓如雪飞。
   父亲是个粗人,参加过川藏公路、成昆铁路等著名工程的建设,八零年代,还以出国劳务的形式为国创造过外汇。当年在工地,就是请兔子叔叔帮忙写家书。前几年,父亲多次从河清到花荄去寻觅过他,因叔父早已搬至绵阳,几次都扑了空。在汉旺,他们见面了。
   再聚首,却无法言欢。父亲八十有一,一生健壮,之前从不知疾病为何物,就连感冒也是见了他就躲得远远的。而中风后的父亲无法独自站立,牙齿全脱手足僵直,说出来的话要全靠听的人意会。很显然,两位叔父无法面对眼前的老人,就是他们心中的那朵春天的花,就是那一串挂在绿树叶片上清亮的露珠,就是那在崇山峻岭回荡奔驰的火车汽笛。相会的眼眶刹那变得湿润,叔父们各自背过身去,转回头,又是一付微笑的面孔。他们硬生生咽下去的,就是曾经流淌在脸上身上肩背上滚烫的汗水,还有那一声声能够让彼此取暖、照亮彼此、同气连枝的劳动号子。很快,叔父们就像当年战胜隧洞坍塌一样,坚强地战胜了眼前汽笛喑哑的悲凉。他们不停地安慰父亲,鼓励他配合护理,争取能有早日康复的那一天。
   中午的饭桌上,终于解开了兔子叔叔的绰号之谜。他个子较矮人却十分灵活,高小毕业,算是同代工友中的高学历了。他跟黄叔只学了三天电器,后来,硬是就考上了八级电工的本本。他的年龄比乡党小几岁,退休后的工资却要高出千元左右。在工地,他是前线的开山工、混凝土工、电工、机械修理工,是后勤的文工团员、宣传队员等等。退休后因机械修理技术硬又被返聘回去,加起来,居然就有四十多年的工龄。在铁路建设的海洋里,他是蛟龙,身手敏捷,如影如风,难怪工友们要给他一个”动若脱兔”的雅号了。
   父亲那时的筑路工人,河清就有十几个。下午,叔父们在街区逐一探望其它战友,不幸的是一些人早就不在人世,有些甚至是前脚退休,后脚就亡故了,并未能充分享受他们亲手建设过的安宁。
   曾经与陈庚将军并肩战斗过的革命烈士朱英汉,其故居就在英汉街。在街道行走,和煦的阳光洒在叔父们的身上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里顿时写满了“又逐春风到洛城”的兴奋和欣慰。叔父们讲,朱英汉的儿子朱家福,也曾是筑路大军里的一员。他们是一起从不同的乡镇集结在原安县县城安昌,被县上领导亲自组队,带着全县父老的嘱托和期望,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筑路大军的。他们一起走进了成昆铁路的建设工地,朱家福与其它叔父同吃同工,一起为着祖国的建设事业挥洒热血和汗水。那时的工地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混凝土施工是使用大铲,甩开膀子分层朝上翻。那每一寸钢铁大道的延伸,都是他们奋力拼搏的结晶,是献给祖国母亲赤诚的爱。
   无疑,建设祖国、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的红色基因在叔父们身上得到了传承。他们不辱使命,无愧共和国建设开路先锋的殊荣,用自己的双手,坚实地托举起了红色巨龙腾飞的铁血动脉。
   人的一生很短暂,难免生老病死。能为人民、国家的利益奉献青春和热血,他的生命一定是高尚的,重于泰山;一个人总是沉溺于个人私利,将个人利益放置在国家利益之前,他的生命一定是低级的,轻于鸿毛。
   已是黄昏了。送走两位叔父,望着他们的车影消失在远方,倏忽,一列奔腾嘹亮的火车汽笛就迎面而来。
   那是一辆新时代建设的火车,他在向我召唤、在告诉我,做为筑路工人的后代、曾经的筑路工人,我有责任继承传统,将奋斗、奉献的基因牢牢镌刻在血肉之中,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要时刻用生命,捍卫汽笛的风采!

共 19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今日七月一日,是中国建党百年纪念日,作者的文中没有提及一字,却用最深情的文字为建党节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祝福,感谢老师!在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铁路建设,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全是人力分层朝上翻的劳动,每一寸钢铁大道的延伸,都是他们奋力拼搏的结晶,是献给祖国母亲赤诚的爱。如今年事已高,父亲也瘫痪在床,两位老战友相约来见,面对眼前的战友,他们硬生生将眼泪咽下,以微笑的姿态安慰父亲笑对人生。在送别两位叔父后,面对他们远去的车影,仿佛一列奔腾嘹亮的火车汽笛就迎面而来……我们的祖国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才有了这让人敬仰的汽笛的风采!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歌颂铁路英雄,满满正能量,值得敬仰!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7-01 22:27:26
  感谢老师奉献美文,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陈友        2021-07-01 22:45:27
  谢谢社长老师辛苦编辑,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