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三碗不过岗恶狗及其它(随笔)
只要读过《水浒》的人,都会记得景阳冈武松打虎的经典故事,也都记得那“三碗不过冈”的生动情节,可惜的是人们在这个紧张激烈故事中,几乎都忘记了那个“三碗不过冈”的酒店老板——这个极其不会做生意的人儿。
这个酒店老板极其不会做生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他只会把自己的酒店的广告招牌“挑在一面招旗的幌子上,”风吹得招旗直摇晃,人们根本看不清写的是什么词儿,这样是招引不来多少生意的。那个时候虽然没有电视广播等来大吹广告的条件,也没有带电池的传声喇叭一类的响器。但是这个老板可以用点石灰之类的颜色水在道路、山崖。村口多刷几条大幅标语,写得醒目一点,这样那招引的效果一定要好得多。还有可以用一些白布,红布之类多拉一些大条幅在显眼的道路上,屋檐上、这样也是可以引来许多顾客和食客的。可惜这个老板太不会经营广告了。
第二,这个酒店老板太讲诚信,不会夸大自己的老酒来让食客们多饮几碗。你看武松进店吃了三碗酒之后,还要准备再吃下去时,这个老板他不但不再上酒,还就实话实说了:“我这酒虽是村酒,却强过老酒的滋味,客人来店只吃三碗便醉,过不得前边的山冈去。”当武松夸赞“这酒好生有气力”的时候,他也不会抓住机会做广告,让客人多吃多收钱,然后喝醉了要在酒店住宿下来,又要赚取一笔住宿费。这个老板偏偏不再卖给武松,惹得挨客人武松的骂。还要把他这个“鸟店子翻倒转来。”
如果是换成今天的某些店老板,一定要首先大做广告,在电视上每天吹成百上千遍,直叫人听得耳朵麻,头皮晕。还可以大舞台,请一些未如流的歌唱家在舞台上扭屁股表演,吸引酒客来一边喝酒一边看美女;还可以在门的两边摆上大大的牌子,说他的酒是“杜康的秘传”“李白的最爱”,还可以用硬质纸壳写出“大甩卖”“买一送一”“跳楼价”之类的来吸引顾客登门。
如果是换成今天的某些店老板,不仅要劝武松多喝几碗,还要以“过了此店再无酒”的理由,劝武松打上一壶带着走。向武松吹嘘,他的酒是最正宗的白酒,是用祖传秘方加水制止成的,喝了这个酒不仅强新健体、活血化瘀、补脑提神、舒筋活血,还可以健胃养心,催眠入睡、抵抗癌症,免除新冠病毒等等。还可以编一些诸如“一人喝醉,全家不累”,“喝了我的酒,健康天天有”之类的顺口溜来让小孩儿们到处唱。
如果是换成今天的某些店主,还可以利用当地条件,作出如下“创造性”的经营赚钱举动:比如一:可利用官府已经贴出岗上有猛虎的大告示文章,再在酒店里补写一小告示文章,说“进来因为冈山有吊颈百额虎伤人,官府要求三五人结伴才能过……”这样一来,先来的客人必须住店等待不可,店主的收入就会平白增加好多。还可以利用景阳冈的地理环境在扩建“景阳冈大酒楼”,“三碗醉”酒亭,“十八碗”酒村等等。这样保证酒店日日客满,夜夜丰收。可惜这个酒店老板太没经济头脑,做着“三碗不过冈”的老实生意,难怪总是清淡……
写到这里,我又记起民间两个卖酒的故事。西汉时有家酒店,卖出的酒老是一股酸味。酒酸不好喝是事实,但是酒店老板又不准人家提意见,更不准说他的酒酸。一天一个人去他的店里打酒,见到酒店的廊柱上用麻绳死死捆着一个男人,打酒的人问老板:“他犯了什么罪,你把他捆着?”酒店老板回答说:“他说我的酒酸。谁说我的酒酸我就捆谁。”打酒的人说:“把你的酒给我打一壶我喝看酸不酸。”酒店老板打出一壶酒。卖酒的人尝了一口,酒店老板问:“好喝不?”
卖酒的人回答说:“你把他放了,把我捆起来吧!”
东周时候,宋国有家酒店,他的酒的确不错,味道香醇,老板的价格也合理,也从不短斤少两,经营服务态度也好,可是他的酒就是很少卖出去。他想不通,就去请教一个老人。“老人家,我家的酒质量味道都好,我的价格也不高,也从不扣称,为何总是卖不出去?”老人想了一阵说:“你家的狗一定很凶恶吧?”
卖酒的老板说:“狗是有点凶,但它与卖酒有啥子关系呢?”
老人说:“如果有人提着酒壶来买酒,狗迎面凶猛的扑上去咬他,谁还敢来你这里买酒啊!”酒店老板顿时醒悟,回家便把狗宰了,结果生意红红火火。
当然,今天的酒店、商店或者超市,是不会弄条恶狗在门前吓唬人了。但是“咬人”的东西依然存在,比如我就常常听到有人说他今天被商店“宰”了。或者有时被超市的价格“坑”了,这样一来,还不是被恶狗咬一口一样吗?
生命兴衰似彩虹,理疏经络血流通。
秋冬春夏身吞苦,雨雪冰霜体傲风。
慢步长拳添骨气,轻挥利剑斩灾虫。
时光珍惜斜阳美,颐养天年是福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