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谈精神(随笔)
今年七一那天上午,观看纪念建党100周年实况转播,其中提到的“建党精神”让人不由得为之一振。
这里所说的精神可以理解为,宗旨、主要的意义。王安石在其《读史》诗中有:“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精神这个词有时也形容人或物有生气,对于个人而言,人们常说要有精气神,不能萎靡不振。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撑,人可能会失去斗志,碌碌无为,甚至一事无成。可以说,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无穷的。它能激励、鼓舞人们不断前进,汲取能量,争取更大成绩。
其实,精神不仅仅对个人,对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它像一支支催化剂、强心剂,时刻发挥着催化和激励作用。可以说,我们国家向来是不缺少精神的。古时候的一些成语无不包含着催人奋进的精神,像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不胜枚举,它们可以说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基因。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光辉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先后孕育、诞生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大别山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孟泰精神、航天精神、红船精神、奥运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这些精神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背后都是历经千辛万苦,都是不懈奋斗的缩影,都是时代的印痕,都是信仰的流露,都是忠诚的体现。虽然征途漫漫,精神历久弥新,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总的来看,这些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和延续,称得上与时俱进。它们从侧面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善于不断学习的政党,也是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在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一段峥嵘岁月、一个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都是我们精神的来源和素材,都值得我们反复回味和咀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们背后蕴藏的闪光点都给我们及后人以启示和力量。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的诞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道路走向胜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首次提出阐述了红船精神。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红船精神,深刻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红船精神凝聚着我们党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当然,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则是伟大的建党精神,它具体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虽然仅32个字,却凝结着共产党人百年奋斗所彰显的伟大品格和作风魅力。
精神不老,梦想长青。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必须有一点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必将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