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遇见云台山(散文)
六月,为了寻一处清幽的避暑胜地,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南太行山的一颗明珠——云台山。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境内,是五星级的旅游景区。云台山因山势险峻,地貌奇特,山谷之间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山奇水秀,风光旖旎,让人心驰神往。
从开封出发,正西上连霍高速,然后再转郑云高速,便可直达云台山风景区。
早晨,天公不作美,一场夏雨不期而至,一时间把地面弄得湿漉漉的。还好,一会儿功夫,雨过天晴,大家心中欣喜不已。雨后的云台山倒是别有一番情趣,碧空如洗,驱散了夏日的炎热,树更绿了,天更蓝了,空气清新,气温不高不低正适合登山。
从景区门口到各个景点,路途遥远。要翻山越岭,需要坐巴士上山,一路上云雾缭绕,犹如进入了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山路陡峭崎岖,蜿蜒盘旋,汽车像蛇一样灵活地在山间穿行,时而飞驰在山腰,时而冲上山尖,时而又下到了谷底。透过车窗往外望去,树木茂密,山石嶙峋,鸟鸣声声,溪水潺潺,山间美景随处可见。汽车一路颠簸,曲曲折折,弯弯绕绕,经过数十个隧道,峰回路转,景色宜人,风光秀美,让人惊喜不断。
沿途经过“叠彩洞”,它是通往茱萸峰的一系列隧道,是云台山的又一重要景点。它的精彩不亚于郭亮村的壁挂公路,据说是修武县人民历时十年才修成,总长四千八百多米,由大大小小十九个洞组成。洞的长短不一,小巧精致,各有风姿,随着山势高低起伏而修建,沿着陡崖峭壁穿山而过,穿行其中,犹如坐过山车一般惊险刺激,让人心情激动。透过洞与洞之间的空隙,欣赏外面的风景,犹如照相机的镜头,远观近看,远山如墨,溪流淙淙,别有洞天。
最美的风景常在于险远。为了攀登山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奇妙感觉,我们趁着天气凉爽,绕过红石峡,先乘坐巴士来到了茱萸峰的山脚下。
云台山因“山奇”而闻名,这里是山的故乡。景区内奇峰座座,山峰林立,连绵不绝,大片的原始次生林覆盖着南太行山,碧水青山,野花簇簇,让山有了不一样的色彩,穿行于山间犹如走进了缤纷多姿的彩色画卷中。茱萸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这里有中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天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的奇峰峡谷,有双崖对峙的漫长的峡谷群和形态万千、变化多端的各种瀑泉溪流。这里气候凉爽,山上原始森林绿意浓浓,参天古木,深邃幽静,或旁逸斜出,或亭亭玉立,每一棵树都以不同的姿态迎接着慕名而来的游客,时不时地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形状各异的奇峰怪石,抬头俯首,比比皆是,构成了独特的云台地貌奇观。
踏着脚下的千层台阶,沿着山间弯弯曲曲的小路逶迤前行,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忽远忽近,忽高忽低,错落有致,热情相伴。一只只土蜂,从树丛中飞出来,在耳畔嘤嘤地唱着歌儿,像喋喋不休的导游,唯恐我们在路上寂寞。我小心地向前攀登,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心中仍然充满了喜悦之情。一路上,碰到了许多游客,有不会说话的孩子,被父母抱着上山的,还有年逾古稀的老人,手拿拐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他们的精神鼓舞了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登山之乐,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它的乐趣。登上茱萸峰山顶,北望太行深处,层峦叠嶂,群山巍峨,南望千里沃野,富饶丰硕,充满了生机,让人心旷神怡。
云台山中药材丰富,像灵芝、茱萸、当归、天麻等,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古人寻仙问道的圣地。在茱萸峰,我邂逅了“药王洞”。唐代药王孙思邈一生医人无数,免费为穷苦百姓治病,曾在此采药炼丹,写成不朽的医典《千金方》。至今药王洞里还保存他的石像。他端坐洞内,神情安详,供后世人敬仰。洞口一棵红豆衫据说已有千年的历史了,是孙思邈亲手所种,高大茂密,四季常绿,日夜守护着药王洞。而唐代大诗人王维,在登茱萸峰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云台山不仅是美如画卷的自然景观,更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让游客必欲一睹而后快。
接着,我们又来到凤凰岭。这儿的玻璃栈道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随着山势,蜿蜒盘旋,犹如见首不见尾的一条长龙,又像从天上落下的一条长长的白色飘带,缠绕在陡峭的山壁上,让人望而生畏。站在玻璃栈道上,让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面是绝壁悬崖,群山苍莽,气势磅礴;一面是风景秀丽的山水奇观,树木郁郁葱葱,溪流如带,蜿蜒远方。往远处望,远山如黛,山河壮观,景色荟萃,美不胜收。抬头望对面山峰壁立千仞,如同刀劈斧削,看得人心惊胆战。一对年轻的情侣,张开双臂,仿佛要比翼双飞,他们神情安然地站在玻璃栈道上合影,用手机留下美好的瞬间,让云台山水作为爱情的见证。走过他们身旁,游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不由感叹一句:年轻,真好!
云台山因峡而显幽,是“北方岩溶地貌”,最值得称道的是红石峡,来云台山,必游红石峡。它全长1500米,峡谷深幽,景色奇绝,犹如铺展开的巨幅山水画。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下去,未见瀑布,先闻其声。“一线天”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此为云台山的西大门。红石峡集“泉、瀑、溪、潭、涧”于一谷,融“雄、险、奇、秀、幽”于一身,被称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等连成一道线,最下面潭水深幽,上面溪流不断,清水石上流,汇成了长长的“九龙溪”。
一路上溪水欢唱,水花飞溅,犹如美妙的琴音,不绝于耳,响彻红石峡谷的沟沟坎坎。红石峡的岩石,为紫红色的石英砂岩,顾名思义,石头以红色为主,与其他灰色的山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显现出的红色,因形成年代不同,深浅不一,层层叠叠,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矗立在山水之间,如诗如画,意境深幽,耐人寻味。岩石就像一本本厚厚的史书,等待你去赏读!
在石缝中偶尔会伸出一两棵小树来,点缀着红色的岩石,红绿相间,煞是好看。小树随风起舞,像是向游客点头致意,又像顽皮的孩童在和你捉迷藏。有的岩石光滑温润,上面长满了绿色的青苔,有浅绿的,有墨绿的,像草坪一样平整,柔软。有的石块则干燥粗砺,像被风干了的活化石。在红石峡的红岩壁上,一块突出的巨石,犹如如来佛的脸,慈祥安然,和蔼可亲,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玉面佛”。
沿着山间狭窄的步道,随着游客走走停停,山风徐来,夹杂着水汽,清新凉爽。一群老年游客,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说说笑笑地忙着拍照,他们爽朗的笑声,传遍了红石峡的每一块岩石,又从高处落下来飘荡在溪面上,打着旋涡往远处流走了。一座小桥架在两山之间,山势奇崛,下面飞瀑如注,震耳欲聋。行人站在桥上看风景,别人站在远处看他们,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风景画。山因为有了人而充满了情趣,充满灵性。
云台山因水秀而名扬四海,飞泉流瀑一个接一个,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这儿是瀑布的王国。远望,可见天台瀑布,甚为壮观。还有天门瀑、青龙瀑、黄龙瀑……条条瀑布,雄伟秀丽,气势如虹,喷涌而出。这儿是泉水的天堂。像多孔泉、珍珠泉、明月泉……泉水甘甜,清凉如冰,鱼翔浅底,让人乐而忘返。
紧贴着红石峡山间窄窄的石壁,小心翼翼地行走,耳畔传来溪水“哗哗、哗哗……”流动的声音,仿佛天籁之音,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感觉。看山间的深潭,绿如碧玉,像宝石,深不可测。从山腰走到谷底,可以近距离地触摸溪水了,凉凉的,滑滑的,软软的,水如丝绸一般润滑,从手心里漫过,妙不可言。一块巨石天然有两个孔,架在两山之间,像搭架的双孔石桥,人们小心地从上面走过去,唯恐一不小会掉了下去。走过去的则拿起相机给石板上的人们照相,大家开心不已。
这时候,突然水面上云雾蒸腾,仙气飘飘。只见一位英俊潇洒的翩翩公子和一位温柔可人的仙子出现在水中的石头上,犹如从画中走出来的,是那么遥远,又是那么真实。男子身穿长袍,手拂琴弦,女子手执茶杯,为爱人奉茶,恩恩爱爱,温馨和谐,这样的画面看着就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再加上美妙的音乐声响彻红峡谷,引得游客发出了阵阵喝彩。“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那一刻画面突然静止了,大家仿佛被时间定住了,或站山顶,或站在石阶上观看,进入到了美妙的剧情中,融入到了山水画卷中。
一路欢歌一路美景。在泉瀑峡有云台天瀑,因落差大,景色秀美而为世人所铭记,是云台山最响亮的名片。往上望,瀑布上白云朵朵,飘飘悠悠,似柳絮,若飞花。向下看,飞流直下,水花四溅,犹如卷起了千堆雪,把瀑布笼罩在一片云雾迷蒙的仙境之中。山的壮美与水的柔软就这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生命在于运动,登山,心中自然会情满于山。徜徉于山水之间,享受着这难得的人间清欢,虽然有些累,但更多的是欣赏自然风光所带来的快乐。然而山高水长,再美的风景,总有脚到达不了的地方,让人心生一丝丝的遗憾。
再见了,云台山!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只为期待下次与你再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