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蒜泥鸡蛋(散文)
在我的老家商丘一带,蒜泥鸡蛋是最为普通的一道家常小吃,可谓老少咸宜。
说它普通,因为食材寻常,做法极为简单,一学就会。蒜泥鸡蛋不仅富含营养,而且具有杀菌抗毒功效,有很好的防癌、抑癌功能。因为在制作过程中,能让大蒜充分氧化,与大蒜酶起反应,产生大量蒜素,食用效果好。小时候,我就经常见母亲做蒜泥鸡蛋。先煮两个鸡蛋,与此同时,把一小捧剥好的蒜瓣放进洗净的蒜臼子里,加少许盐,开始搉蒜。等大蒜搉碎成糊状时,将煮好的鸡蛋去壳,放进蒜臼子里,再小心地把鸡蛋与蒜糊合起来搉碎。这时,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把鸡蛋弄到蒜臼子外面去,需要用手捂着搉。片刻,一股蒜香加着鸡蛋香味弥漫开来,待鸡蛋与蒜泥融为一体后,将其挖出盛进盘子里,最后再滴点小磨香油,蒜泥鸡蛋就成了。根据个人喜好,蒜泥鸡蛋可佐食调味,也可夹在热馒头里吃,也可拌捞面条。说实话,鸡蛋本身味道纯净、性平,和大蒜混合,很巧妙地稀释了大蒜的辛辣味道,入口鲜香,齿颊生津。
关于蒜泥鸡蛋的来历,我没有仔细考究过。只是听人说,以前,老家的有个家庭主妇比较贤惠,一次,家里来了客人,那天家里只剩下两个鸡蛋和几疙瘩大蒜,再没有其他的蔬菜。因家里条件不太好,更别说去街上割肉买鱼了。于是,聪明的她就将鸡蛋煮熟了,放进蒜臼子里与事先弄好的蒜泥一起搉碎,然后盛进盘子,滴两滴香油。尽管有些寒酸,但也比没有菜强些。别说,客人吃后赞不绝口。自那以后,蒜泥鸡蛋便传开了。简单生活,不经意间或多或少与美食相连。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来修武工作这么多年,发现当地人竟然没有吃蒜泥鸡蛋的习俗,多少有点奇怪了。今年四月中旬,与修武的文友前往安徽亳州采风,席间主人推荐了亳州风味小吃鸡蛋蒜。刚开始我搞不懂什么是鸡蛋蒜,等菜端上来一看,哦,原来是蒜泥鸡蛋。亳州距商丘也就四五十公里,叫法不一样也很正常。印象深的是亳州人喜欢用饼子卷裹着鸡蛋蒜吃,当天,我也入乡随俗,美美地品尝了一下独具亳州特色的鸡蛋蒜,重温了一遍久违的蒜香味道。说真的,亳州的鸡蛋蒜让文友们一饱口福,连声称赞。说话间,一盘鸡蛋蒜很快就“烟消云散”。见状,主人又要了一盘,以满足大家的口欲。我坐在一旁见他们很享受的样子,只是笑而不语。饭后,文友们有点余味未尽,在弄清楚了鸡蛋蒜的做法后,纷纷表示这菜好做,回家后咱也弄点鸡蛋蒜尝尝,用热烧饼就着吃,想着就美。在亳州的第二天,临近中午吃饭时,主人征求大家的意见报菜。其中,一女文友大声说,来盘鸡蛋蒜!看样子,她鸡蛋蒜还没有吃够。话音刚落,几个人也随声附和。于是,那次采风除了古井贡酒、亳芍、中药材、牛肉馍之外,鸡蛋蒜便成了亳州之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等返回后,七八个文友先后写了多篇有关亳州采风的文章,他们都不忘鸡蛋蒜的美味。其中一篇文友的文章,更是对亳州的鸡蛋蒜不惜笔墨:“餐桌上的鸡蛋蒜,是将煮熟的鸡蛋捣碎,和大蒜汁拌在一起,夹在薄饼里,既没有了鸡蛋的腥味,也没有了大蒜的浓重气息,可谓是一道简单易学、口感互补的家常菜。”可惜,文字记述的做法不太准确,蒜泥鸡蛋不是“将煮熟的鸡蛋捣碎,和大蒜汁拌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小磨香油也没有提及,要知道,蒜泥鸡蛋离不开香油的。看来,文友还没有真正学懂弄通做蒜泥鸡蛋的要义。
汪曾祺说过,会吃,就是会生活。蒜泥鸡蛋,好吃不贵,经济实惠。只是,虽说是美味,也不能多吃,吃多了烧心。还有就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吃完之后,嘴里有大蒜的余味,似有不雅。
初夏时节,正是新蒜上市的时候,闲暇之余,来点蒜泥鸡蛋尝尝也是不错的选择,你不试试?
2021-05-20
注:
搉:quē,方言,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