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酒缸常埋无(散文)

精品 【菊韵】酒缸常埋无(散文)


作者:足行两行泪 举人,380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84发表时间:2021-07-08 17:30:10

(1)
   我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喝酒的历史并不长。我那具备自知之明的“纯净”之心,常常总能在关键时刻恰到好处地提醒我,一定不要在那些货真价实的酒仙、酒神们面前班门弄斧,或者到关公门前去耍大刀。那样做的结果,遭遇尴尬的只能是我自己。我的谨小慎微,倒也没给我招来什么麻烦。
   认真说来,我的酒量是在当了十四年兵、确定转业之时才稍有长进的。在此之前简直糟糕得一塌糊涂。
   可能别人(这里指的是战友们)不擅饮酒的原因,大致可以成功归纳为军队纪律严明,限制了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是不给划拳行令的时间,二是没有狂喝滥饮的条件,而我则要完全归咎于“先天不足”这一缺陷上了。
   转业到地方,为着生存的需要,我的酒量,在各种场合的威逼利诱下长进了不少,那时我主要靠的是喝了吐、吐了喝、上顿喝、下顿喝得“执著”,关键时候就不怎么怯场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偶遇那些“海量”们在场时,我又自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了。我的“矜持”,弄得满桌喝酒的人败兴而归。
   觉得自己技不如人,我在心里安慰说,十个手指有长短,你天生就不是喝酒的那块料,谁叫你“少壮不努力”呢,当然就只能落得个“老大徒伤悲”的下场了!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能喝酒而又不得喝的家庭里。都是贫穷的缘故,家里那只本来就存酒不多、样子奇特的“酒缸”,常常“埋”着的是空空的虚无,弄得爱喝酒的大人们只能望“缸”兴叹。连爷爷奶奶父亲他们隔三差五的一滴酒也粘不上。就更别说我有什么机会了。
   的确,奶奶是算不得一个喝酒之人的。她的那点酒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一次胃痛之后,给她治病的赤脚医生说,胃寒的人喝点热酒就可以缓解了,你不妨试试。她试的结果果然奏效。爷爷与父亲就不一样了,他们不论怎么说,都算得上是喝酒的强劳力。
   奶奶每次胸口疼痛的时候,就有了非要沾点酒不可的习惯。有时对着空空的酒缸嗅一下也会起点作用,不过要是再有那么三五滴下肚,那效果就立竿见影了。她那“胸口疼”的老毛病,就这样在酒的医治下时好时坏,直至死亡。
   我到了“可以打酱油”的年龄时,打回的不是黑乎乎的酱油,而是白酒。被今天的人们普遍用到餐桌上的酱油,却在那个年代是个奇货,乡下不卖,也没人买得起。家里那个最古老的酒缸,我在某次荡“秋千”玩乐时,系着的小布袋先是断了,接着便是咣当一声响,它就被摔得粉碎了。
  
   (2)
  
   酒缸并不是什么缸,它样子像缸,却没有缸那么装得。只因我把它摔坏了,奶奶才以惋惜的口吻说出了它的身世。它是先祖爱不离身的宝物。先祖号称“酒缸”,在我们那山前山后是出了名的喝酒能人。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自己最多时的酒量,也只能是把随身带着的那个酒缸里的酒喝完,倘若再喝就要原形毕露了。但问题是别人并不知道他的这个底细,不等他把那酒缸喝见底时,别人有的早已吓跑,有的早已醉倒了。
   酒缸的外形倒像个圆鼓鼓的缸,肚子里却只能容纳二斤左右的酒量。听说先祖是从一个古坟里捡回来的,一闻有酒味,正好符合他的心意。生前他是很喜欢它的,走哪儿像个护身符样地带着。连死的时候,还交代要把这个酒缸装进他的棺材里。父亲却在最后因为悲伤过度而忘了埋到坟里去。
   “代销店”是那时的叫法,今天应该叫做小卖部。我们生产队就设有一个卖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代销点,爷爷把酒缸传到父亲手上的时候,买酒的事就交给了我。听父亲说,爷爷活在的时候,那酒缸大部分时间是空的。他本来也能挣到一些钱,可他把挣来的不多的那些钱积攒下来了,拿去买了田庄,为的是儿孙们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奶奶在给父亲讲述起那段艰难日子的时候,她流着眼泪是这样说的,你爹白天做一天活累了,晚上想喝口酒睡觉,可瓶子是空的,他就拿着瓶子闻……有一次,他给我说,他就不知道醉酒是什么感觉……
   别说爷爷那个年代没有尝到过酒醉的感觉。就是四十年代出生的父亲,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恐怕他也没有过此等口福的。不错,提着酒缸去打酒的是我,可我记得那能容纳二斤的酒缸从来就没灌满过,买一斤的时候居多。卖酒的是柴家婶,当酒提一头扎进那个大酒坛子里的时候,扑鼻的酒香对我也是一种诱惑,以至在我回家的路上也想尝一口,终因不敢而放弃了。之前我就听父母私下议论过,打回家的酒不是短斤少两,就是酒味很淡,我的眼睛便专注地盯视着她手上的技巧,生怕她的“打折”而让我们家多出了酒钱。那时我是多么希望她的手不要抖动、把酒提端平些、洒落的酒滴都能进到我的酒缸中来!
   那些年,农村秧人做事,最少不了的就是酒,有酒有肉就好办事。我们家缺劳力,临时买回的酒都是被请来做事的人喝了,连杀的半块年猪(另一半上交国家了)也拿出来让做活的人下了肚。倒了酒的白瓷口缸,在桌上转来转去的循环喝,下席时几乎就没有剩余了。
   晚上困了的父亲实在想喝酒了,就去摇摇那酒缸,有时运气好时,还能有几小口可以解解馋,运气不好的时候,连一滴也没有。想想一大家子人要吃饭,用钱的时候很多,喉结动几下也就作罢了。
   烂红苕以及红苕皮晒干了,能从元坝的酒厂里去换红苕酒喝,这是后来的事了。自从有了这个政策后,我们那儿的家家户户不再拿那些丢弃物去喂猪,或者填牛圈,或者当柴烧。虽然那烂透了的红苕,闻起来就有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味道,想想它也是粮食,所以人们还是乐意去酒厂排队换酒。
   在我印象中,我们整个元坝区就只有大桥旁边那独一个酿酒厂的。远远地就能看到那烟囱升腾起的白烟;也是远远地,就能听到从酒厂里传出来的嘈杂声。每次上街还不等过河,远远地就能闻到红苕酒的味儿。但我们村里的代销点,包括我们家后来也开办的那个代销点,所卖出的酒都是包谷酒。红苕的旺季是在冬天,红苕酒受时间限制,加上档次不高,它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3)
  
   自从我把那个奇特的酒缸摔烂以后,家里每次买酒是用什么东西来替换它的,我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是买酒的次数不多,二是买回的数量依然不多,基本上还用“酒缸常埋无”来形容,那一点也不过分。
   迫于生活的压力,我们家在我到了可以单独背酒回来卖的年龄时,也开了个代销点,生产队以前的那个代销点已经关门大吉了。
   能近距离天天闻酒香,我们倒是比父亲更容易满足。但问题是,父亲根本就不能享受近距离带给他的好处。糖和酒混杂的那种香味儿,我们有事无事地朝那间有内容的屋子靠近,父亲却在有意无意间回避着。
   代销点进家后不久,父亲就抽起了土烟。看到他实在想喝酒的样子,母亲就鼓励他说,你去舀来喝点嘛,不要舀多了。父亲则先在心里盘算后再做出决定:算了,不说赚点,连本钱都还卖不回来……
   整买零卖,加上挥发,价格又不能高于公社和元坝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加水充数,但先前的那个代销点听说就是因这而关门的。父母总结后,发誓也不能往酒坛中加水。本来打酒的人就不多,喝酒的人一旦发现上当了,那肯定就不会有下次再来打酒的机会了。
   他们是想用好酒的名声带动其他的销路,但这招并没奏效。我们家开办的那个代销点才经营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因赊销严重难以支撑而关停。本来心心念念想靠它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反倒还欠了几十元的外债。
   有个细节,我至今也没忘记。在清算货品的当天,父亲用一个以前不知装过了什么东西的空瓶子,奢侈的装满了一瓶酒,爽快地说道,管他妈的咋个亏,先留一瓶起来再说……
   这瓶酒就是一斤的量。父亲用它醉了一回,奶奶用它缓解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胃痛。而在这之前她为了一改用酒治胃痛的习惯,胃病发作时就服用“树椒子”,但那效果终归来得很慢,每次会把她疼得冒汗……
  
   现在的情况当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健在的父亲,已经老了,老得滴酒不沾。他常常感慨,年轻时想喝酒却没酒喝,唯一的装酒的瓶子天天都是空着的。现在想喝什么酒就能喝到什么酒,却又不能喝了……
   每年捋坟,他都拿上最好的酒,在爷爷和奶奶的坟前点上香,倒三杯酒在他们的坟头。跟随着的我,便能听到如下动情的话语:
   “爹,你为了让儿孙能过上好日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你生前最喜欢喝酒,却没喝过一次饱酒……”
   “妈,你胃寒,每次痛起来都要喝口热酒才能缓解,我连这小小的愿望都没能在生前满足你……”
   听得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流。我的心中打定了主意:今天日子好过了,就不能让活着的二老再添遗憾!

共 33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从自己喝酒的酒量说起,引出一家几代人喝酒的精彩故事。故事紧紧围绕那个“酒缸”徐徐展开,童年的农村老家,那个奇特的“酒缸”却没有很多的酒装,大多数时间“埋”着的总是空空的虚无,爷爷奶奶父亲想喝酒而不得。如今想喝什么酒就能喝到什么酒,却又不能喝了。怀念老人的喝酒只能是坟头祭酒。散文形散神聚,一个“酒缸”写出历史的转折,以小见大,表达出深刻的主题!细节描写很好,语言晓畅很到位。好文鼎力推荐!谢谢赐稿!【编辑:黄金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71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08 17:32:20
  散文紧紧围绕那个“酒缸”徐徐展开,形散神聚,一个“酒缸”写出历史的转折,以小见大,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希望下次投稿把题目按要求填写完整!谢谢作家合作!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7-08 19:10:01
  老师提醒说“按要求填写”,是指什么,能否说明一些?
2 楼        文友:叶雨        2021-07-08 22:51:00
  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能品出酒文化来,那是真的在品酒。《酒缸常埋无》这个命题很好,耐人寻味。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7-09 13:14:20
  谢谢赏识。
回复2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7-09 13:14:32
  谢谢赏识。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09 08:54:19
  要按要求填写题目,请不要无辜增加负担!给你提出建议还不满意是吗?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3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7-09 09:16:11
  老师言重了,我没有不高兴的,感谢您还来不及呢!只是我的确不知道,故而才问的。望老师别在意。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09 08:55:46
  文章写得再好,也要按要求发文!谢谢!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4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7-09 09:20:05
  我的文章写得不好,让老师见笑了,请多指教。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09 11:17:11
  我就是看到这篇文很好!才在电脑出问题时抓紧编发出的,好文我要不准它存久了!谢谢理解。好文要快发,是我们的原则!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5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7-09 12:24:14
  谢谢老师的赏识。我话有不妥之处,还请老师原谅。
6 楼        文友:鲁芒        2021-07-09 12:02:07
  写酒,其实是写历史,很好。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