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看图说话在十八·系列散文 ——《陪伴幸福》·十二
十二、看图说话在十八
文/妍冰
今天起,我有半个月休息。
今天恰逢南国书香节——中山第九届书展在上午九点在博览中心举行。我要前往捐赠一批书义卖助学。11点前将书送到之后,再去儿子家送一些吃的给宝宝。
11点进门时候,正看到孙女和外公在一楼摇摇椅上玩。我过去,她没见到我。于是我躲在门柱后面诵道:
《渔歌子》·张志和作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诗是孙女几个月的时候经常读给她听的,也是她最喜欢听的一首。
一直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里面,孙女为什么偏偏喜欢张志和的《《渔歌子》。
孙女静静听了一会,就笑了,她向着声音这边走过来,我继续往里面躲藏。她试探着一步一步走进来。终于看到我,笑着扑过来。
我抱起孙女,让她叫奶奶。
她便清楚地叫了声:“奶奶。”
我赶紧应她:“哎!”
然后我叫她:“若邻宝宝。”
她也应着:“哎!”
然后她外公、太公和我大家都笑了。她自己便乐不可支。
带孙女的日子就是如此快乐。
半个小时之后,我有事离开了。孙女向我招手拜拜,做着飞吻的动作,心情美美地离开了他们。
趁着半个月休息,我便与宝宝爷爷一起去到香港儿子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看看。几天前儿子在香港发来微信说:“爸妈的酒店訂好了。”
我说:“好我给你转账啊。”
儿子说:“别转帐了,难得来一次,酒店钱就我给您和我爸付了。”
乘开往香港的大巴很顺利到达儿子上班的公司附近。按着儿子微信指引,我们在地铁出口等儿子来接。几分钟便在人群中发现了儿子疾步走来。
“你发现没有?儿子在人群中多么醒目,一眼就看到他了。”先生望着前面走过来的儿子,笑眯眯地说。
“哦?你也有这种感觉?”我笑了。一向不怎么表扬儿子的老爸,今天也由衷赞叹,我又何尝不是同感?为人父母都是如此吧。
儿子还没下班,午休时间又短,我们谢绝了与儿子共进午餐的邀请,从儿子手里接过他在宿舍的钥匙,便与儿子分手,又坐回王太子方向地铁。
刚刚上了地铁,儿子微信指引我们下了地铁,如何如何到他的宿舍,还发来图片。
“儿子真是事无巨细!”我感叹道。
按着儿子发来的导航,顺利到了儿子的住处。房间不大,被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给儿子发了一条微信:
香港这样的弹丸之地,七拐八拐的,如果不是你的导航还真找不进来。现代化通讯真好!谢谢儿子!
之后,一连三天,逗留在香港大街小巷,登上太平山,乘船环游小岛,不亦乐乎。
香港特区,地方小人很多,秩序井然。空气清新,天很蓝,云很白。
离岛坪洲不大,无意看到一艘老船底朝天扣在路边,无声地表示这繁华都市曾经是一个渔村。
这里很静,除了海风,海浪,还有海鸥的歌唱,几乎听不到其他杂音。
离岛虽小,海水很蓝,天气晴朗,海风很爽,忍不住挽着海风起舞。
在离岛吃了一餐带有海鲜的午餐,海鱼非常新鲜,味道不错。先生一杯冷饮,我自然要来一杯热咖啡提神。
明天登太平山。
在香港坐上这不一样的缆车,我才发现这车好大,容纳很多人,缆车最前面和最后面都有方向盘,一名司机下山时在最前面操作驾驶,当缆车上山时候时最前面就成了最后,司机便通过整节车厢来带最前面继续开了车门。下车在左,上车在右,司机继续驾驶。上车很稳很快。我们面向山顶坐着,感到非常安全。
在山上,我们随着人流,先在山顶趴在栏杆上,隔海遥望对面香港,其实,香港就是一个大岛,远远的,只能看到林立的高楼,几座蓝色玻璃幕墙的高楼直耸云端。海面有很多船只,有的是客轮,有的是货轮,海水依然蓝,纯净的蓝,和蓝天一色,朵朵白云映在海水里,分不清那云在海里还是在天上。山风吹来,周身清爽。我们拿着自拍杆,自顾拍着沿途美景,心情无以伦比的美丽。
我们看到凌霄阁摩天台,便乘着电梯上了最顶,看风景视野更加好。
第三天近海,伴着小雨参观维多利亚港湾,在尖沙咀天星码头附近。
天下着小雨,我们上了2号线大巴,这里大概六个站便到了。在这里打着伞逛了近两个小时。感觉很不错。香港文化中心建筑别致,周围还有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中心音乐厅、中心剧场、香港太空馆。
在星光广场南面就是维多利亚海湾了。
返程一切顺利。晚上回到家。
“我们居住的城市真是大啊!马路真是宽啊!”这是和香港对比后产生的感慨。
宝宝十八个月了。
都说:看图说话在十八。意思是大多数宝宝都是十八个月会说话。
果然,这时段宝宝突然会说很多话,且表情丰富,乐于讲话,带着她在外面,见到年纪大的就喊:奶奶,奶奶。离开就扬手说:拜拜……
上午在楼下,教她走正步,我喊一二一,她学着我的样子,昂首阔步,但是两条腿向两边分开,一涵姑姑在旁边笑得弯了腰,说:“宝宝走路像大老爷!”
我喊:立定!她马上学着我的样子,一只脚抬高,,再使劲放下收拢。但是,她往往不是收左脚抬左脚,而是右脚。样子非常可爱,看别人笑她自己也笑。看我们笑着弯了腰,她也弯着腰。可爱极了!
下午4点多,她妈妈来电话,要我和外婆带着宝宝去大信苏宁电器看家电。于是外婆开车,我抱着她在后面。一路看到公交车不停从我们车前后经过。宝宝兴奋极了,不停地大喊大叫:“巴士!巴士!巴巴巴第……巴士!”
一车笑声……
今天一早,爷爷随着一起过来看孙女。
到了以后,爷爷在下面等,我上楼带孙女下来。爷爷突然说:“宝宝既然那么喜欢巴士,不如我们带她去坐一下公交车啊。”
好主意。我上楼送回宝宝小车,我们马上带孙女到公交车站点,看到030车到了,带着宝宝上了车,宝宝眼里都是喜悦和惊奇。她惊喜自己真的坐上了如此喜欢的巴士,一路眼睛不够用,左看右看,窗外有公交车经过,她依然大喊:“巴士!巴士!”
到了终点站——长江水世界。电话叫出了冰冰姑姑。宝宝也让姑姑抱着,拍照看风景,水世界的群雕像童话世界,宝宝第一次看到,欣喜不已。
今天是若邻宝宝第一次坐公交车。值得纪念。
最近一个月,九盒《论语》已经浏览完。带若邻宝宝看字卡已经不是浏览了。我们又拿出《大学》字卡读给宝宝听,她已经可以跟读了。
是啊,宝宝已经十九个月了。
她也喜欢跟读,一周时间,宝宝跟读四盒《大学》字卡,欣赏了《西方经典名画》和《中国古典山水画》·小鸟专题。
看得出来,宝宝这一时段非常喜欢小鸟,静静看着小鸟画的是,她会忍不住去亲画面上的小鸟一口。然后突然回头伸出小手说:“奶奶抱抱。”
我说:“小鸟自己飞,小猫自己跑,大家都是乖孩子,不要奶奶抱。”我说的时候宝宝做着动作配合。
然后她又说:“妈妈抱抱。”
我说:“也不要妈妈抱。”
宝宝说:“嘎嘎(湖南话,外婆)抱抱。”
我说:“也不要嘎嘎抱。”
宝宝瞪着眼睛看我半天,然后说:“不要抱抱。”
我说:“这就对了,对了!给宝宝点赞!”
宝宝便开心笑了。
八月下旬,宝宝妈妈休假,爸爸在港也请好了家。接下来一周时间,若邻由妈妈带着赴港和宝宝相聚。
宝宝不在身边,有了闲暇,便想起为什么若邻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里面,唯独对张志和的《《渔歌子》情有独钟呢?
无意中翻阅电脑文件,突然发现一个文件,记录宝宝出生后给她取名的一个插曲:
记得当时我曾给儿子建议:
取名为箬吧,意为美竹。且竹: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象征坚贞、高雅、气节
儿子和儿媳商量一番,因为宝宝是女孩子,他们决定用三个字。采用了箬的字音,名为若邻。
原来,玄机在这里!
冥冥之中,孙女知道自己叫若邻?且奶奶曾经给她取过箬?因为《渔歌子》里面有: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因此才喜欢的吗?
这几天晚上家里空调温度低了一些,宝宝着凉了。发烧、拉肚子,刚刚好一些,去医院打针,顺便量了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身高是80.6公分,宝宝是83公分,标准体重是10.1公斤,宝宝是10.3公斤。身高和体重都略微偏高。
因为感冒,宝宝很蔫,一直要抱着。十点半在摇椅上睡了。十二点醒来。喂了宝宝二米粥里面参红薯。吃得还不错。
之后一直要奶奶抱着。
外公来了,妈妈也回来了,都要不过去。
好容易外公接过去了,她马上回身喊着:“奶奶抱抱,奶奶抱抱!”身体就倾斜过来,听得心都要化了。赶紧接过来抱着。
后来大家午饭,宝宝依然不下来,黏在奶奶身上。
外婆婆赶紧吃完,来换奶奶,宝宝过去了。但是奶奶才吃了一口,宝宝又喊了:“奶奶抱抱!奶奶抱抱!”我便赶紧放下碗筷急继续抱着。
宝宝妈妈看到不忍,端来丝瓜汤,一口一口喂到我嘴里,我喝着丝瓜汤,感到从未有过的清甜。宝宝妈妈又夹了一个猪肉丸,送到我嘴里,一阵的香沁入心脾。
宝宝扭头看着我喝,看着我吃。
直到妈妈说:“妈妈抱抱,让奶奶吃饭去,奶奶累了,也饿了,不然抱不动宝宝了怎么办呢?妈妈抱抱好不好?”
宝宝懂事地点点头,说:“好!”就扑向妈妈了。
多么懂事的宝宝!
下午又带着宝宝去小儿推拿。宝宝出了一身汗,宝宝终于退烧了。
2017-8-18一稿
2021-7-1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