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从我要饭的母亲说起(随笔)
“文革”爆发的前一年,因饿得实在没了办法,父亲就带着我们一家人逃荒到了东北。东北生活相较于老家富裕,才去了那里的。刚开始的时候,暂时居住在安达市郊一家人的偏房里。黑龙江的冬天冷得厉害,做饭的锅灶都与居住的房间里的土炕连接在一起。由于房子小,锅灶与土炕之间没有遮挡,做饭时生发的水蒸气满屋子乱跑,飘落在墙壁上以后,就结了霜花。慢慢地,墙壁上的霜花越来越厚,整个房间就变成了一个亮闪闪冰窖子。
在老乡的帮助下,父亲暂时在市郊的生产队挣工分,母亲则拿起要饭棍出去讨饭。
萨尔图是大庆油田的开采中心,相距安达四五十华里,生活条件要好于安达。母亲常常乘火车去那里要饭。
乘坐火车花要花费四五毛钱。为节省开支,母亲一般都偷偷地爬到货运火车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在极寒的气候下,火车途经两个站点,加上停车时间,在车厢连接杆上乘坐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其处境是非常危险的。或因手脚麻木,或因寒冷冻得失去知觉,那结果不堪设想。
有一次,在返回安达的途中,因天色已晚,母亲不小心提前了一个站下车。结果,她没等下一班车,而是背着沉重的干粮,行走了十多里崎岖不平的土路,直到晚上十点多钟才艰难地回到了家。
因要饭,母亲曾被人作为“盲流”而严加盘问;因要饭,曾被饿狗咬伤了手脚;因要饭,也曾被人无端的鄙夷、嘲笑。
母亲出身于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庭,当她与父亲结合的时候,她就背负起了沉重的生活负担。什么衣食无忧,什么人格尊严,统统都离她而去。她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牛,艰辛地耕耘在田野上,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并把这奶无私地奉献给了她的儿女。
终于从东北回到了老家。已是“文革”后期的老家,运动形式依然严峻。我未被推荐上中学,母亲心如刀割,她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在大队的“学习班”上,有人说母亲为自己家的地看过庄稼,给起个名字叫做“看鞭子”,意思是不允许别人到地里偷庄稼。“看庄稼”也算是一种“罪过”。母亲伤心地对父亲说:“看庄稼我得罪谁了?怎么也成了罪过?”
父亲说:“你不要放在心上,他想怎么说就让他说去,心里无冷病,不怕刮冷风。”
母亲已离开我们十五个年头,她生于一九二四年,如果还在的话,将是九十八岁。她在血雨腥风中吃了几十年的苦。幸亏“四人帮”的倒台,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我和弟弟及侄儿侄女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有了体面的工作。母亲心情舒畅,吃得饱,穿得暖,日子过得很滋润。只可惜幸福的生活没来得及享受,她就匆忙地离我们而去了。
连日来,因网络喷子们的胡说八道,使我夜不能寐,从而使我想起了母亲。
坏的环境能使人变成鬼,好的环境则会使鬼变成人。母亲讨饭的时候,才仅仅四十一岁。不惑之年的人,正是事业蒸蒸日上的黄金季。可在食不果腹的岁月里,什么理想,什么奋斗,皆是一片苍白,一缕空气!
无论当官的人,无论做学问的人,还是一文不名的百姓,都要正直,都要讲良心。不做亏心事,不说过天话。老家有一句俗语,叫做“不要卷舌头说话”,所表达的就是这种意思。有人说,改革开放前,已解决了七亿人民的吃饭问题。试问“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这样,怎么会使人民吃得饱?还有的说,改革开放前中国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也是无稽之谈。就是放到现在来说,我们也不能说我国已经是一个完全的工业国。也有人念念不忘过去的大集体,认为那样公平合理。是的,大集体的确贫富悬殊不大,可都是清一色的穷人。土地包干到户以后,短时间内就解决了吃饭问题,结束了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历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打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还有,莫言的母亲比我母亲大两岁,比我三婶大将近十岁,我母亲和三婶都是小脚,且我三婶还健在。怎么莫言一说他母亲是小脚,就惹来那么多的质疑声呢?还有,莫言母亲捡了麦穗,就被说成是“偷”。并以朱自清做比喻,说什么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小时候,我就和母亲去生产队地里捡过庄稼,那是饿急了,不吃饭会死掉。朱自清是教授,吃国家的俸禄,他不吃救济粮不一定会饿死。我们平民老百姓不吃饭肯定会饿死的。再者,从思想觉悟上来说,两者也没有可比性。比方说,全国都学雷锋,你为什么无所事事地在网上无中生有地说三道四呢?你说你爱国,那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呢?
再说说打莫言母亲的人。明眼人一看便知,偷捡麦穗的人中,莫言母亲年龄大,小脚,跑不动,就挨打了。在喷子眼里,弱势群体被惩罚,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而一跑了之的人倒是什么罪过都没有。打人的人也无须受到良心的谴责。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示众》一文中,记述了这样的画面: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期间,课间观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播放的内容却是为俄国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捕获、枪毙的画面。来自中国的学生们目睹同胞被杀害,口中竟高喊“万岁”,这样的“看客”群体令鲁迅深感愤怒。从此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从学医而改变为学文。
当今的网络喷子,与鲁迅笔下的看客有过之而无不及。动辄假惺惺地喊“爱国,万岁”,其两面三刀,拉大旗作虎皮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曾在网上看了一则惨不忍睹的故事,讲的是“文革”中,儿子为了“立功”,他揭发自己母亲的不当言论,结果母亲被送上了断头台。要知道,这个母亲曾是党的地下工作者,是一个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做出过贡献的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信,当今别有用心的喷子们,若是在那个时代,也会毫无情面地做出“大义灭亲”的“伟业”的。人心何在,天理何在?!
网络喷子大多是文盲、法盲和德盲,正确的价值理念被吞噬,取而代之的是偏见、愚昧、无知、荒唐……这样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很多喷子实际上都是在作恶!可悲的是他们不感到自己作恶,反而感到光荣、自豪和幸福……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爱国者。然而,他们因不得志而对现实不满,唯恐天下不乱,其结果不是爱国,而是害国。
正确看待历史,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才能体悟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人说,同一个问题,观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会大相径庭。这是一种和稀泥式的糊涂概念。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理与谬误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