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生活可成诗
《生活可成诗》
日月分秒,皆可盛情;生活细碎,万物成诗。宁静致远,注重当下,甜苦蜜莲,亦可成诗。心,似阿里巴巴神灯,你往神灯中注入安恬、知足、善良,心会变得轻盈、愉悦、空灵。如果你往神灯里注入的是贪婪、悲观、忌恨,心就会变得沉重痛苦、烦恼无缝。
无论生活如何打击你,你都得感谢生活;虽然我们都渴望甜;
但是如果生活只有这一种味道,你也不懂得那是甜;只有尝过酸与苦,才能知道甜是幸福。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写:雅舍居半山,有洞无窗、蝇虻为邻,夜鼠伴眠,聚蚊成雷,有瓦滴漏,榻下有溪……虽一榻一椅一几,陈设简易,但洒扫拂试,酣睡读写,均已有倚。梁先生泰然说:“雅舍”自有“雅”性,“雅”性即有“雅爱”。
有“雅”心平,对外在处之泰然,生活就是人生的过程,痛苦与快乐,苦难和幸福的综合就是生活。心态就是感受,都可以积极地把生活写成诗!
《心的蜕变羽化》
年近耄耋看自己,原来自己是个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的人。害怕一接受,就像以前的付出都是枉然了;好像就要否定了自己的偏执。自私、烦恼、负重、偏见地保护自己虚荣,真是可怜之至。
一生,特别是年轻时,我想要做一个不放弃自我而努力的人,但忽略了包括虚荣的自我,所以一辈子活得很累。活到了古稀末,追求少欲而乐,糊涂而老,反倒寻得了少名少利的守候,简单了,心轻松了、人就自由了。在人生渐行渐远的岁月里,自查其心,在心旌飘摇的夕阳自查中,有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轻松愉悦。
让老暮时刻的心宁静下来,似乎只能听见魂破皮骨,离魄而出的声音。心里那破欲的声息,我很想在有生之年把它刻录下来,穿越到壮年时回放聆听,边问问自己,究竟自己的心,是不是听得懂那魂离魄时的心境?这世上,让该来的人来,让该去的人去,顺其自然,是对世界最大的成全!
总觉得别人把你看轻了,实则是你把自己看重了。生气、愤怒、伤心,其实只是你所得到的结果和你的欲望差得太远,是超大的欲望在惩罚自己。眼不可直视太阳,直视者则“盲”!但可心存阳光,则体有远芳。努力让灵魂变成肉体上可简单显现的东西——知足。
心若宽大,人就轻松;心若知足,愉悦满满;心若无澜,碧海青天。老弱,是思考自己的时间,在承认自己老的日子里,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心蜕变羽化,以便灵魂轻轻飞天!